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破胡虏,誓不回朝

实际上,大明的天子和朝臣们还给了这帮军阀足够的信任,既没有派出监军的太监,也没有太多的弹章揭发他们的罪恶......当然了,这也是因为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三人的操守还不错,在练兵屯田的事情上还算靠谱。

而崇祯皇帝这个皇帝也是他们这些辽西前线的将帅们遇到的最懂军事的万岁爷了,天启皇帝和万历皇帝同崇祯皇帝一比,简直就是俩军盲!

而崇祯皇帝的军事能力,在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他们仨内行人看来,已经超过当年的东李西麻,也就是戚继光戚少保能与之相比了!

而他身边的李靖就更可怕了,战必胜,攻必取,伐必克。

蒙古,满清,不吃猪肉,农民军,西南土司,大运河反贼,几乎都被李靖打出了歼灭战!

有在这种军事水平的皇帝和总参谋长,辽镇的将帅当然能放开手脚练兵了!

崇祯皇帝不仅不会拖他们的后腿,而且也不会让别人去捆他们的手脚,还能在军事上面指点他们,能够纠正他们和王在晋在军事布署、装备、训练、组织上的诸多错误。

最让这些辽镇将领感到意外的是,崇祯皇帝还针对几乎成为削弱明军战斗力的顽疾,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改变的家丁制提出了一个让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家丁千户百户制。

崇祯皇帝将辽西走廊和辽西山区,由蓟辽将门自己开发出来的屯田千户和屯田百户所,都封给了蓟辽军的三总兵和六副将以及下面的一些参将,让他们用这些千户所的土地和屯田户去供养自家的家丁。

因为蓟辽将门一方面可以从几百万粮饷当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投资(这其实属于贪污);一方面又有二百多万辽东难民在关内生活困难,保守歧视(难民总是让人看不起啊),都巴望着回到辽东、辽西家乡,所以蓟辽将门可以很容易的招募到屯田户。

因此辽西走廊和辽西山区的屯田情况,比之燕山、大宁要好太多了,到了崇祯五年的时候,辽西的一大堆千户所已经实现了盈利,可以用来养蓟辽将门的家丁了。

不过崇祯皇帝也不会让这帮蓟辽将门白白把自家的土地(用公款开发出来的)分给家丁当职田......他给蓟辽军的三总兵六副将画了最诱人的大饼!

许诺他们在收复的辽西、辽东地盘上圈占同样数量的土地,作为自家的勋田,同时还允许他们世代领有辽西的“家丁千户所”。

当然了,崇祯皇帝嫡系军队的军将,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待遇——在新收复的土地上受封世袭军千户和圈占勋田!

崇祯皇帝喜欢给功臣封地授千户授百户,把他们变成小小的封建主......这基本上还是太祖朱元璋的路数,区别只是朱元璋搞了个“模糊封建”,并没有把千户所、百户所封给一帮老兄弟,而是让他们的子孙世袭卫所官职。

这种封法,有封建的好处,却没有封建的责任。

所以一代人之后,几百个卫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如果朱元璋将几百个卫下面的一千多个千户和一万多个百户都授给老兄弟们,明军的战斗力也许还能多维持几代!

而在崇祯皇帝这里,无论是中央军骑兵还是蓟辽家丁,现在都是成了干劲十足的初代封建主义好战士。

而且蓟辽将门有了足够的土地和屯田户可以分给家丁,当然就能少贪点军饷少吃点空额,也能给下面的额兵发足饷了。

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他们几个现在都是有理想的军阀和官僚,在达到封侯拜相圈地的目标之前,当然得在自己的武装力量上多用点心了。

所以在大明崇祯五年四月二十二日这天拿出来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九万多蓟辽战兵,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崇祯皇帝带来的侍卫团官兵都会数数,现在分散下去数,不仅要数,而且还要记录每个人的姓名、籍贯、官衔、职位和饷额!

全部都要登记在册!

而且这些侍卫团的官兵一边记录,还会一边传达崇祯皇帝的圣旨!

“莫要怕死!万岁爷已经准备好了抚恤和棺材,从优从厚,抚恤银子起价就是200两......”

“万岁爷和王总督还有各位总兵、副将,会同你们一起过河杀敌!当万岁的都不怕死,你们怕什么?”

“万岁爷有旨,凡是无令而退者,无论官居何止,皆杀无赦!”

“今日之战,万岁爷会亲自督阵,以摧破敌阵为功,不算首级,你们不可为割人头而乱阵脚......”

好啊,抚恤的银子和装尸体的

棺材都有了!

而且万岁爷还有带着一群总督、总兵、副将一起过河......整整齐齐的,一个都不少,大家伙同生共死啊!

万岁爷当到这个份上,下面的大头兵还要怕死,那还吃什么军饷!

“万胜!万胜!大明万胜,吾皇万岁......”

点数刚刚结束,原本士气很高(想要鞑子脑袋)的部队就开始欢呼了!

十几万人的欢呼,那可真是惊天动地的气势啊!

而当士兵们开始欢呼的时候,王在晋、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正在小凌河边的一处用来掩护渡河的炮兵阵地上苦劝想要身先士卒的崇祯皇帝。

“万岁爷,您是万乘之尊,怎么可以打头阵呢?您要是头一个过了河,还要臣等做什么?”

“是啊,万岁爷,头阵让臣来,您就在小凌河南岸督战吧!”

“万岁爷,臣愿意请战......”

三个总兵都在请战,抢着要头一个过河!

不过崇祯皇帝的目光却落在了蓟辽总督王在晋的脸上,“王都督,你觉得朕应该打头阵吗?”

王在晋当然摇头了,“万岁爷,您怎么可以打头阵呢?您是大明皇帝啊!臣愿意为皇帝前驱!”

崇祯皇帝笑着摇了摇头:“哈哈,王爱卿,你的好意,朕心领了。只是朕为天子,如果避战不出,岂不是成了缩头乌龟?

这样一来,下面的将士要怎么看朕这个天子?

传朕的旨意,朕今天先带着中央军的战士过河打头阵,不破胡虏,誓不回朝!”

王在晋一愣,他刚才是想劝崇祯皇帝来着,怎么崇祯皇帝还越劝越来劲了?

他赶紧给心腹大将何可纲打眼色,想让后者再次请战,可崇祯皇帝已经开始唱歌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