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三军合围

王在晋听着这帮辽军宿将的话,真有点哭笑不得了。

几年前就是这些人畏敌如虎,现在轮到他们四处喊着要开战了?

不过这是正常的,因为辽镇现在的优势太大,正面硬冲都够了。

哪怕是只会“结硬寨,打呆仗”的军事小白,都足够把满清给打死无数次了!

这就是综合国力的碾压!

平心而论,二战德军打的其实挺好的。

曼施坦因虽然爱甩锅,但他的本事确实不错,比朱可夫强多了!

德国要是实力强大一倍,有1.4亿人口,九十六万平方公里的本土,死的一定是速联!

他们之所以战败,不是曼施坦因打不过朱可夫,而是德国的综合国力被速联给碾压了。

这才是曼施坦因每次都能对朱可夫打出绝对优势交换比,但是战线一天比一天靠近柏林的根本原因。

按照只会念经的“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说谎”理论,曼施坦因就会被这群人给抓去枪毙。

只需要少看一点琅琊榜,多看一点历史书的话,他们就会清楚的知道,正常的谋士,其实都是清醒的,并不觉得自己的“谋”起了决定性作用。

“领袖气质”、“用人水平”、“组织能力”、“执行力”、乃至于“人心向背”、“天命所归”这些看起来很玄的东西,都比“谋”重要。

以强胜弱才是历史的真相。

以弱胜强才是经典战例。

“现在我们准备了多少船,明天能不能强渡?”

辽东总督王在晋笑着看向众将,询问他们的准备情况。

“明天......”祖大寿想了想,“总能准备好二百多条,再多就得宽限些日子了。”

“到底是几百条?”王在晋道,“一条船又能运多少人?祖大寿,要给个准数!”

“有250条船,每条船都可以装运骑兵200人!”

祖大寿说的那是运输船,一次可以运几百石粮食,装运200余人过个河当然不是问题。

“那就是一次渡河50000人了!”王在晋道,“既然有了船,明日就出兵......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

“末将在!”

被王在晋点到名当然没跑,全都站出来了。

“那明日就出兵,跨越小凌河,和满清决战!”

王在晋语气冷厉,“明日你们人人都要身先士卒,所以就别想着留后手余力了......有多少精锐,都给拿出来!本督带着你们一起身先士卒,强渡小凌河,去和鞑子拼了!

到时候你们人人都得跟着过河......所有出战兵将都过河后,就烧船!我们要学楚霸王项羽,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决不后退!”

得,一个都跑不了了!

王在晋不仅是督战,而是一起过河,要破釜沉舟,要背水一战......这是楚霸王再世了!

而对面的满清,是没有刘邦的实力的。

刘邦也是神州的一份子,当然可以动员原来的秦国人为他作战,在兵力上是压倒项羽的!

甚至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干脆就是当年为始皇帝推平六国的老兵。

他们的儿子被项羽给坑杀了,能不怨恨项羽吗?

这才是项羽可以一直打败刘邦,但刘邦的兵力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

而满清属于蛮夷文明,压根动员不了多少汉人,在总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现在连质量的优势都维持不住,当然是非常崩溃的。

大帐之内的总督、总兵、副将,全都知道这次真的要拼了,所以都在心里面算开小账了——得算算手下有多少真能打仗的?有一个算一个,有两个就算一双,都上阵去杀敌吧!

就在他们算小账的时候,王在晋也是让一群参谋拿着小本子来计数了——得先弄清楚下面到底有多少能上阵的,才能制定决战的方略啊!

而且明天还得点数,人数要是差太多,那可就得割脑袋祭旗了!

没一会儿,各将所报的数目就送到王在晋手中了,王在晋略略加了一下,有九万余人......这应该就是扣掉了辎重兵、打杂兵之后,真正的精兵的数目了。

其中家丁有26000余人,骑兵有20000余骑,骑马步兵,骡马化炮兵总计有46000余人,总兵力有九万多人,打萨尔浒都绝对够用了!

王在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很好,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兵,全体战兵都带三日的干粮,和鞑

子拼了!”

......

大明崇祯五年四月二十二日,辽西,小凌河南岸。

当天色蒙蒙放亮的时候,松山城北的明军大营外,一片肃杀景象。

因为崇祯皇帝的龙旗已经抵达了锦州前线!

为了彻底消灭满清,明军此次进行了彻底的总动员,光是前线的战兵总数就超过了三十万人!

如果算上辅兵和民夫,总数绝对是超过百万人的超级大战役。

总体来看,按照李靖的策略,明军主要分三路出发。

北方集团军群,由孙传庭负责指挥,从燕山山脉出发,直扑满清的后路和断掉满清的逃跑路线,把他们彻底堵死,围杀。总计拥有两个中央军王牌骑兵师,四个明军整编骑兵师,总兵力超过十二万人。

中央集团军群,由李靖负责指挥,从锦州出发,来和满清在正面决战。总计拥有三个中央军王牌骑兵师,九万多辽镇的骑兵师,家丁,骑马步兵,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人。

南方集团军群,由杨镐负责指挥,从朝鲜,东江,旅顺一代出发,负责从侧翼打击和限制满清。总计拥有一个明军整编骑兵师,五个明军整编步兵师,总兵力超过十二万人。

三个大方向的明军加起来,实际战兵高达三十九万多人,对满清形成了绝对的兵力碾压。

崇祯皇帝要的,就是不给满清任何翻盘余地,要一劳永逸的彻底消灭他们!

而就在崇祯皇帝面前,无数辽西健儿,蓟镇勇士,将门家丁。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已经肃立在大营之外的空地之上。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士兵身强体壮,兵甲整齐,刀枪森寒,就格外满意的点了点头。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集结和披甲,这就是了不起的精锐啊!

这些就是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等人花了好几年时间和几千万的军饷,以及他们的全部忠心和良心打造出来的精兵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