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镰刀行动
今儿崇祯皇帝抵达山海关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万岁爷,锦州军前捷报!”
“捷报?”崇祯皇帝一愣,“王在晋打败了豪格主力?”
“没有完全打败,”李靖笑道,“但是赢了初战,斩首七千多级!还把战线推到了小凌河南岸。”
这是真的,因为这七千多里面一大半都是蒙古人,满清八旗兵只有一两千,当然会被明军的骑兵一阵暴打。
打不过,跑不掉,还没有投降的当然就变成了死人。
“好!”崇祯皇帝大笑了起来,“初战告捷,看来朕能在今年踏平满清了!”
“是这样的,陛下。我们从燕山发起进攻,王在晋从锦州发起进攻,杨镐从朝鲜发动进攻,三路进攻,满清就死定了!”
李靖在地图上给崇祯皇帝花了三条箭头,如同三把镰刀,狠狠的收割满清。
“所以我将这次的作战计划,命名为镰刀行动!”
“镰刀行动?”崇祯皇帝大笑起来:“好名字,朕这次要砍下豪格的脑袋!他爹死了,他也得下去陪他!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
“好好好,我大明天下无敌啊!”
辽东总督王在晋的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作为一个铁杆皇汉,他在青年时代见证了辽镇在李成梁时代的强盛,在中年时代见证过辽镇援助朝鲜的豪情壮志,更在晚年时见证过辽镇在和万历皇帝的斗争中一天天衰败下去,直到让人绝望的萨尔浒。
为了拯救破碎的国家,他挺身而出,结果就被那群虫豸给赶到南京去了。
哪怕是在南京的每一天,王在晋都在心心念念着辽镇的战况。
直到,崇祯皇帝登基。
王在晋当年就说过:“他妈的,我们的国家,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子?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崇祯皇帝充分听取了王在晋的意见,于是就把虫豸们基本上都给枪毙了。
还把王在晋重新扶持起来,让他去当辽东的总督,掌握大权。
王在晋忧心忡忡,给权力没有用,辽东缺的是资源。
但崇祯皇帝是要多少资源就给他多少资源,战马,士兵,盔甲,粮饷,几乎是要多少给多少,甚至给的更多。
王在晋损失一个士兵,损失一套盔甲,崇祯皇帝就给他补充五个士兵,补充五套盔甲。
在这种强力支援,和王在晋自己本人的努力监督下,辽镇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且变得比王在晋在青年时代见证过的还要强大的多。
在今天的野战中,辽镇骑兵几乎是以极小的伤亡就推平了满清的八旗兵!
在野战中,他们打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重新回到了一汉当五胡,不,应该是一汉当十胡的光荣时代。
王在晋曾经觉得五千家丁的李成梁就已经无比强大了,直到他自己指挥五万汉人骑兵。
这种心态的变化,几乎快让王在晋爽的大叫起来。
世界就是这样,几百年里平静如水,几十年里天翻地覆!
神厨小福贵主角的年龄比某人大不了几岁。
你看到了小福贵等人身处无尽的黑暗,无能为力。
而另一个比他们小几岁的人,已经撸起袖子准备把这一切干碎了。
北洋海军创始人之一的萨镇冰,在朝鲜战场亲眼绝望的见证绿营败走平壤,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又见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入汉城。
前后只有57年,中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
甚至更近一点,在45年委座被人打出了大溃败,中国从此被踢出餐桌。
所有人都觉得中国完蛋了。
六年后,踏入汉城的中国军人,重新把这一切都给抢了回来!
或者,还可以说的直接一些,
某人1949年还被困守长春等死,1951就率军攻入汉城,满打满算间隔也就14个月左右。
他们49年还是败军之将,51年就是近代史上唯一率军攻入敌国首都的。
还是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只需要十四个月。
实际上,这种事在历史上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发生了。
比方说,对于明朝初年的君臣来说,他们家里的长辈就有人是南宋人,而且还有南宋人活到了明初参见过明太祖。
明太祖写过一篇文章叫《扬王行实》讲的是自己的外公陈公的故事。
陈公是扬州人,在南宋末年参加了南宋与蒙古惊心动魄的最后一战—崖山海战。
在战斗中陈公大难不死,兵败后身体浮在海上,被认识的老上司某统领大人捞了上来。
当时统领已经投降蒙古,蒙古人命令把捞上来的南宋兵一个个扔进海里。
陈公因为和统领关系很好,被藏在船底。
他想尽办法回到了苏北老家,然后娶妻生子,陈公一生无子,只有两个女儿。
次女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北伐,离开神州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就此回归神州的怀抱!
所以没有什么恍如隔世,只是当事人自己也感慨万千罢了。
“总督大人,小凌河对面的奴贼好打啊!我愿为先锋!”
“是啊,他们的兵马不比咱们多,只要能渡河,肯定能打赢!”
“虽然他们还守着小凌河险要,已经在小凌河岸边上下了寨子,但是咱们有大炮的,狠狠的轰他娘的!”
“总督大人,咱们粮多,奴贼粮少,哪怕我们是在找不到地方过河,只要对峙上几个月,奴贼就得粮尽!那时候,我们就能冲上去狠狠的骑马与砍杀了!”
“对,对,对,陛下要从燕山发起进攻,杨总督要从朝鲜发起进攻,我们从小凌河一代发起进攻,满清鞑子完了!”
锦州城外的明军大营中,王在晋手下的辽镇将领纷纷请战,这个时候正七嘴八舌的在劝王在晋找机会渡河,然后狠狠的打击满清八旗兵!
犹豫就会败北,果断不会白给!
现在小凌河对岸的奴贼那么多,一看就是主力啊!
要是能把他们干掉,这些辽镇将领可就要起飞了。
而且这几年因为辽西屯田屯得不错,不仅种上了燕麦、黄豆、高粱米,而且还种了许多蕃薯。
何况崇祯皇帝还给弄来了那么多的罐头,怎么吃都够了。
后勤没问题,战斗力没问题,那剩下的就是能砍下多少人头了!
这一次,辽镇是一定能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