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四十一章 出关!

明-后金战争早期,在其他九边军镇变成干瘪瘪的大穷逼之前,明西北边军的骑兵,并不弱于辽东骑兵。

后来在经济待遇上各镇都被辽镇完爆,自然辽镇骑兵也就成了最强。

并且也比八旗的精锐骑兵强。

至于八旗很多那些轻甲乃至完全无甲的骑射手就不提了。

但这只是说单兵或小股部队战斗力。

战争毕竟比的是总体能力。

当八旗集团可以经常在局部出现人数完全碾压明军的骑兵时,甚至在绝大多数时候,八旗兵凭借机动性优势,别说骑兵碾压明军的骑兵数量,就是他们骑兵直接碾压明军骑兵+步兵+辅兵总人数都可以。

这个时候再谈单兵素质就幼稚了。

网上的一些明清史乐子人喜欢bb一套话术,叫什么“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何处有满饷,建州皇太极。”

这个其实纯属放屁。

辽东骑兵的待遇,盔甲,武器质量,就算是八旗的巴牙喇骑兵都比不上。

八旗才是待遇非常不稳定的。

反而辽东军战兵(家丁铁骑)的待遇比八旗稳定。

八旗只是战利品发放能够做到非常有效的按事前约定分配,所以掠夺战利品时也能保持纪律。

明军是其他边镇经常拖欠,但辽东军基本尽力满足,虽然只够给家丁铁骑的,但是也足够让满清难受的要死了!

只是明军的额外赏格则经常管理不善,反而影响战斗力和士气。

但是呢,就如上面说的,数量上的压倒性劣势面前,这种小股精锐的优势意义不大。

一般来说,只有投入两倍于明军家丁铁骑的兵力,才能不落下风。

想要彻底击败他们,必须投入三倍的八旗兵,才有必胜的把握。

但是满清的八旗兵总共才有多少?

而且崇祯皇帝的骑兵损失惨重了,还能再招募汉人当兵。

只要有银子,崇祯皇帝是不怕没有汉人勇士给他卖命的!

而满清这里,就是有银子也没用啊!

银子能买到八旗兵?

买不到啊!

当初明军解决不了“八旗兵骑兵数量碾压明军骑兵+步兵+辅兵总人数”的问题,只能退缩回堡垒。

现在轮到满清面对明军的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了!

明军的骑兵总数,已经超过了满清八旗兵的总人数,这要怎么打才能赢?

哪怕是八旗兵想学之前的明军缩回堡垒,但是八旗兵上哪里去找堡垒?

就是修好了堡垒,明军的大炮是摆设?

横竖都是死啊!

豪格只能绝望的看着明军的骑兵扑上来,将数量和质量都陷入劣势的八旗兵一阵暴打,追上去一路骑马与砍杀。

等到天色昏暗下来,明军骑兵这才收兵回营,但是留给豪格的就只有绝望。

也许,现在真的只有天降陨石才能拯救满清了!

豪格开始向上天祈祷,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夜空中的星辰。

......

大明,北直隶,山海关。

夜色当中,一丛丛的篝火将四野照得通明。

这些就是崇祯皇帝和他的中央军了,在得到林丹汗被杀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就紧急抽调他的中央军北上,准备狠狠的打击满清。

林丹汗死掉之后,这世上有资格,有能力角逐蒙古大汗这个位置的人,就只剩下崇祯皇帝和满清大汗豪格!

至于林丹汗的儿子?

根本没人在乎他的想法。

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豪格,都有直接弄死他的资本。

崇祯皇帝虽然准备东征日本,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容忍豪格吞并蒙古。

一旦满清真的完成了和蒙古的合并,那么对付起来就很困难了。

数万骑兵在在北直隶的地面上行军,这动静也够惊人的。

不过这一路走来,却安排的极好。部队所过的北直隶各州府,一早就得到了命令,为这支骑兵安排好了向导和

食宿。

根据,这支骑兵的食宿并不安排在城内,一律摆在城外——各府的团练兵会将食物运到指定的宿营地,还会帮着搭好帐篷。

所以这支过路的骑兵,到了地方后,就是吃饭睡觉饮马洗马,天亮后就继续行军,行进速度也就极快了,几乎以日行500里的速度,直接来到了山海关。

而带领这支骑兵,正是大明皇帝崇祯,也只有崇祯皇帝的旨意,才能让北直隶的州府全力配合,为这种骑兵安排好一切。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打出自己的皇帝旗号,而是以总参谋长李靖的名义行动。

之所以不打皇帝旗号,主要是因为崇祯皇帝名义上还在山西抓老鼠呢!

老鼠真的不容易抓到啊!

至少到崇祯皇帝离开太原之前,大同和太原府北部各州县都没有上报疫情——没有人上报不等于没有疫情,当然也不等于有疫情。

鼠疫大爆发这事儿,的确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

虽然鼠疫病菌肯定存在于太原、大同一带——万历年间就发过一次!

不可能自己就没了吧?但是会不会传给人,还真存在变数。

毕竟历史上崇祯四年至六年时,因为陕西的义军大举渡河入晋,在山西各处转战,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破坏,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流动。

农业生产的破坏有可能让农民捕捉携带了鼠疫病毒的动物为食,从而加大了鼠疫传播给人的风险。

而人口的大量流动,也让鼠疫有可能在各地之间蔓延。

但是现在太原、大同的人口流动被控制,山西各地的农业生产也算安稳......所以病菌没有传播开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不过崇祯皇帝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为免太原、大同各地的封锁措施被下面的官员自行解除,所以崇祯皇帝不敢光明正大的离开太原,还要保持天子仍然在太原坐镇的假象......因此崇祯皇帝的这场亲征,就只能悄悄地进行,而不能大张旗鼓。

所以崇祯皇帝不仅以李靖的名义出征,而且一路上只是蒙头赶路,拒绝和地方的官员和驻军将领见面......这个李靖实在有点不近人情了!

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在行军途中不断派出传骑,带着帐前军上差的令牌去前线上打听消息。几乎每天都会有传骑从前线上返回,寻到崇祯皇帝的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