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陆的问题

崇祯皇帝一直觉得,汉人的未来的非常光明的。

因为“战争的成本”提升了。

战争的成本是美国人提出的一个概念,美国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制造武器的成本会越来越提升。

一战时期如果能有热气球步枪机关枪能挖战壕就是一支强大军队,到了二战时期必须有飞机坦克和大炮,到了冷战时期必须有核潜艇航母和洲际导弹。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由于战争成本的提高,小国家越来越难有强大的武力。

比如一战时期的比利时可以阻挡德国军队达四年之久,到了二战比利时军队只抵抗了几个星期。

这不是因为比利时军队变弱了,而是因为战争成本提高了。

比利时这样的小国负担得起一支步枪和战壕的军队,但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立纳粹德国那样庞大的以二号四号坦克为中心的机械化步兵战斗集群。

所以只能面临被德国征服的命运。

这个问题用在蒙古身上也是一样的,蒙古人甚至可以说比比利时人还要早,是被“战争的成本”第一个淘汰的群体。

在中世纪蒙古人可以用木头混合胶水与动物筋腱制造弓箭,加上鹿角就可以制造出杀伤性武器。

但到了近代,到了火绳枪和大炮的时代,蒙古人就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

其实在满清时期,这个倾向就已经很明显。

满清如果不是趁明朝灭亡后,闯贼无能没有治国能力,天下大乱之际入关获取中原资源。它恐怕就是一个被统一后稳固下来的中原王朝横扫的政权。

而蒙古最强的政权竟然是西域的准噶尔而不是占据漠北的喀尔喀,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变化。

这在隋唐宋元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一直是漠北政权征服西域政权,比如黄种突厥人自阿尔泰山崛起,征服并强迫白种的吐火罗人学习突厥语,形成萨尔特突厥群体,再比如铁木真歼灭花剌子模。

而到这个时代却是西域准噶尔一度征服了漠北的喀尔喀。

如果我们考虑到“战争的成本”这个因素,问题就会豁然开朗。

准噶尔控制着西域南疆地区,可以掳掠萨尔特人作为工匠,让瑞典军官指导制造大炮。而漠北的喀尔喀没有这个条件。

而到了民国时代,满清残余复辟势力比如呼伦贝尔的索伦人想要反抗汉人军阀割据一方就根本不可能,被“战争的成本”无情淘汰的民族只能是汉人军阀枪炮下的绵羊。

而蒙古也是一样,任何蒙古政权,不管是科尔沁的乌泰政权或者苏尼特的德王政权都已经不具备抗衡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汉人军阀势力的能力,除非它像喀尔喀一样当俄罗斯附庸。

在时代的力量面前,没有科学和文明积累的民族必然会被淘汰,历史之神是残酷而无情的。

当然有文明积累的群体也没必要骄傲,如果是费拉怯弱不思进取,又勇于内讧怯于外斗的皇越思想占据主流,就算有科学实力也等于零。

火炮是一个产品,背后是一条产业链,要从铁矿,工匠培养,设备制造等,要有具有基本数学几何知识,要掌握经典力学的基础应用游牧怎么获得,还不是抢定居民族。

这就是一个悖论,如果定居民族的武备可以被抢,说明他们没有发展到临界点,换句话说,抢这些跟抢破烂没有区别。

如果定居民族的火器发展到临界点,那游牧民反而能歌善舞了,至少是抢劫的代价太大而得不偿失,等于抢不到。

所以崇祯皇帝压根就不觉得蒙古人在火枪面前是什么威胁,可以集中全部的精力发展海军,用来解决倭寇问题。

古典时代,日本和游牧是两个bug,你不会看到朝鲜、越南、缅甸、老挝来入侵中国,但是游牧和日本是一有机会就来入侵,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国与国之间,最大的安全保障是能互相伤害,谁都有衰弱的时候,谁都有走窄的时候,你趁我虚弱的时候来入侵我,搞大屠杀,那么将来你就要面对你虚弱的时候,我入侵你,对你搞大屠杀。

所以像越南这样的,他不敢搞侵略,宋朝时期越南屠过梧州,后来被报复了,宋朝报复过一次,明朝又去打他。

但是日本和游牧不一样,游牧可以跑,草原上不安全就往中亚跑,中亚不安全还可以往东欧跑。

从中国这边的蒙古大草原到东欧的大草原,这条广阔的地区,游牧民族可以任意跑。

中国最远也就到贝加尔湖,再远补给就跟不上了。

所以游牧民族无论是抢劫还是入侵,都毫无心理压力。

日本是另一个类型,古典时代中原王朝是没有能力入侵日本的,唯一的一次是元朝,被海风吹散了,日本到二战对抗美军还把神风这个名词拿出来用,可想记忆有多深刻。

除此之外,中原再也没有入侵日本的记录,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入侵日本毫无意义,且不说能不能打下来,即使打下来,如何统治呢?

既然不担心被报复,日本自然就毫无心理压力的一次一次的入侵中原,这大概也是近代日本敢打美国的一小部分原因,他大概觉得美国也不可能跨越万里来攻打日本本土,结果没想到美国真的打来了。

现在的日本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那种不用担心被报复的心理了,所以日本今后再想搞入侵,就要先想想失败后会面对什么样的报复。

本质是英国曾经也是日本,欧洲的日本,他也是不怎么担心欧洲大陆的国家跨过英吉利海峡去报复他的。

美国则是更大号的英国日本,他远离亚欧大陆,太平洋和大西洋像两道屏障保护着美国,所以每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看戏的旁观者,战火烧不到美国本土,就像曾经战火烧不到英国和日本本土一样。

青藏高原、西域、东北,包括越难,都是古代农业社会统治成本远高于征服成本的,所以自汉武帝开始,拿下来之后一直没有太深的经营,强的时候打下来也是以都护府自制的方式去治理,弱的时候丢就丢了。

实在是宋朝没掌握幽云十六州的后果太严重,让汉人有心理阴影了,这才有了明的天子守国门,而且叠加了科技发展、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的作物等,边疆也能种地养活大量人口,这才开始重视这些地方。

而崇祯皇帝,总觉得日本是个大麻烦,所以就在积极准备登陆日本的事情。

现在大明有太平洋舰队,可以夺取百分百的制海权,还有规模庞大的登陆舰队,可以保证至少投放超过十万明军登陆。

问题在于,登陆之后怎么办,这得和这些奸臣们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