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走海路运输
“陛下,江南虽好,但陛下不可在此长住!”
终于有忠臣站出来进言了。
敢于犯颜直谏的,是南京兵部尚书。
“陛下,”他大声道,“如今辽东沦陷敌手,满清年年犯境,国门岌岌可危,全赖燕辽将士浴血奋战,才得保全至今。如若陛下和朝廷南迁,为国守土的燕辽将士还有士气吗?蓟辽、燕宁一旦有失,国门就将洞开,天下也将为之震动。因此臣请陛下早还北京,坐镇督战,以御奴贼!”
“你说满清?放心,朕北归之后,肯定是要彻底解决满清,为汉人解决这个后顾之忧的。”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根本没把满清当回事。
崇祯皇帝对北方的防务是非常放心的!
现在大明的北方防线非常坚固,满清当然可以突破,就是要死无数人而已。
满清八旗兵经过崇祯皇帝不断的打击,现在还剩下多少?
再死一点,就要绝种了!
一众奸臣顿时就急了,崇祯皇帝这个君虽然有点昏,但是军事能力还是很过硬的!
这从崇祯皇帝多次在远离城堡的野战中击败了大股奴贼的满八旗兵上就能看出来。
自萨尔浒之后,明军怼上八旗兵就是败多胜少,而野战获胜的次数更是罕见。
可这个奴强明弱的趋势,在崇祯皇帝上台后,却被彻底扭转。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的军事能力,足可在大明历代君王中排第三。
可现在这个军事能力第三强的崇祯皇帝,现在居然不想着怎么去打死皇太极,反而是天天想着怎么收大家的税,这怎么行?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的也是......不过朕并不想住紫禁城,莫愁湖边的西苑不错,朕想让人重修一番,作为朕今后在南京的居所。
另外,朕看上海这个地方很不错,朕想在那里建一座城市。”
两个大工程啊!
南京工部尚书周应秋马上就在心里盘算开了,可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空欢喜一场。
崇祯皇帝道:“西苑和老山宫的工程不必麻烦南京工部,朕自会让少府出面找人来建的!”
“不过南京工部也有活干!”崇祯皇帝的语气沉重了一些,“骆总兵,徐总兵,你们俩说说淮北水患和漕运中断的事情吧!”
崇祯皇帝说这话,当然是准备废漕改海了!
这事儿因为牵涉到太多的利益,所以争议极大。
崇祯皇帝早就想要废漕,只是他之前的兵马不在这里,没法及时镇压,所以一直没有正式提出。
而现在......运河徐州段和淮北段又叫大水给冲了!
这个黄河水会带来很多泥沙,会把运河徐州段和淮北段给淤上。即便大水退了,运河也无法很快恢复通航,而是需要朝廷拨款去疏通......这可是大工程,有时候得干上几年。
当然了,运河淤塞也不等于漕粮就不能走河道北运,因为还有黄河河道可以走。但是黄河河道很难通行,因为水流太急,而且北上的漕船又是由低向高逆行而上,非常费劲儿。
另外,黄河河道中的险滩很多,漕船容易翻覆。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只要停了运河疏通工程,漕运就自然废掉了——拨不拨这个款子的权力,可在崇祯皇帝手里攥着。
他不给钱,别人也没办法啊!
“万岁爷,”骆养性道,“这次黄河水患非常严重,徐州州城又泡了水,四周一片泽国......臣还是坐船出城的呢!”
“运河河道呢?”崇祯皇帝又问,“能恢复吗?漕运还能维持吗?”
“陛下,”徐允松道,“运河河道早没有了,得等水退了才能看见......至于漕运,当然也断了,只能运到淮安再换海船。”
现在的淮河还有出海口,而淮安还是一座拥有内河港口的城市!
崇祯皇帝又问:“水退之后,运河能马上恢复?”
“不可能,”徐允松回答道,“运河暂时只能到淮安了......淮安以北的河段,估计得挖新河道了。”
黄河泥沙连徐州的城墙都能埋掉,何况徐州段、淮安淮北段的运河河道?根本不存在了!
“新挖河道得多少年?会不会河道没挖好,又被大水淹没?
“这个......臣也不得而知。”
“既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假装思索了一下,“那就先走海路吧!我们有的是船,以后就走海路运输!”
旁边的奸臣马上道:“陛下,海路的成本高昂,而且也没有运河安全啊!”
崇祯皇帝当然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但问题是,汉人要想拥有未来,就不能惧怕海洋,就必须打出去!
一个沿海运输就把人吓傻了,那汉人要怎么才能走向远洋?
技术是会进步的,成本是会降低的,唯独勇气,没有了就再也没有了!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走大运河,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满清开战。
但是走海运就不一样了,崇祯皇帝不需要给老百姓加税,就能凑齐解决满清所需的资源了。
划算不划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崇祯皇帝拿到军费!
这个重要!
某种程度上,这是以崇祯皇帝为代表的皇权,以洪承畴为代表的少府皇权官僚,和以沈延扬为代表的海商,三方势力联合起来,干死大运河和盐业,然后重新分配利益的过程!
一如当年美苏联手,干死英法的殖民地统治!
崇祯皇帝如今已经掌握了两万多家丁级别的精锐,算上即将入关的辽镇家丁,他手上掌握的家丁总数直接突破到了三万多人。
以这种武力,想要镇压大运河上的叛乱,简直不要太容易。
而洪承畴手下的少府皇权官僚,更是对盐业的利润磨刀霍霍。
一年六千多万两啊,只需要给崇祯皇帝交四千万两,剩下的全是他们的。
一年两千多万两,怎么分配都是很有赚头的!
当然要干死那些前辈,踩着他们的尸体吃肉了!
哪怕是沈延扬为代表的海商,更是觊觎大运河可以贩卖货物的利益,对这部分利益垂涎三尺。
只需要大量扩建船队为崇祯皇帝运粮,每年再给崇祯皇帝一千万两军费,就能得到这部分特权,简直是天大的好处。
没有人比奸商更懂垄断有多赚钱了!
三方势力都磨刀霍霍,大运河和盐商集团当然就要崩溃了!
哦,他们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需要学黄巢,杀进北京城,武力推翻崇祯皇帝的独裁统治,当然就能破局了!
或者他们只需要和女频一样,找出来一个能在云南那种破地方养出十万骑兵的郡主出面为他们说话,那崇祯皇帝肯定拿他们没办法。
两个都做不到?
那就等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