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鏖战喜峰口
大明,蓟镇,喜峰口。
数百明军守军已经点燃了烽火,正在和皇太极的部队打的火热。
没办法,崇祯皇帝虽然已经在加紧练兵了,但是蓟镇的兵马还是不够。
蓟镇的兵力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永乐时期初定为85006人,万历年间增长至十万人以上。
可惜,这些都是账面上应该存在的兵马。
所谓应该存在,就是只存在于账面上,实际上压根没有的东西。
蓟镇是大明为了抵御蒙古入侵而设立的重要防线,只是如今这条防线早就腐朽了。
根据蓟镇总兵赵率教的报告,蓟镇的真实兵力,只有一万三千多,可堪一战的,最多两三千人,剩下的全部都是老弱和空饷兵,基本上没有任何战斗力。
好家伙,一口气把超过十万人的兵额给点成了一万三千多人,赵率教可以说是为了向崇祯皇帝表忠心,把蓟镇的将门都给得罪狠了。
他在蓟镇干的这么出色,而且对崇祯皇帝高达100的忠诚度瞬间就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赞赏。
崇祯皇帝直接给了赵率教两万的新军招募额度,用来填补蓟镇的空缺。
几个月选拔和训练下来,这两万蓟镇的新兵最多是会守城和开枪,指望他们去打野战,确实是太难为他们了。
但是,哪怕得到了两万新兵的补充,相对于蓟镇需要防守的防区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足足七八百里的长城,对于任何一个防区来说都是噩梦。
那么长的防线,想要全部防好了,没有十万精锐是在做梦。
可崇祯皇帝要是真在蓟镇有了十万精锐,他防御个狗屁,早就出关踏平辽东不好吗?
所谓的长城防线,就防范小规模游牧骑兵入侵的。
一旦游牧民在长城外集结起超过十万人的规模,长城防线就肯定挡不住了。
而眼下的蓟镇,算上老弱病残也才三万出头,还要分出人马去防范山海关的侧翼,能用在长城防线的兵马就很少,能用在喜峰口的兵马也就只有区区八百人。
虽然崇祯皇帝派出了几个颇为得力的将领,守卫着顺天府境内靠近蓟州镇边墙的一些城池,但是总体而言,蓟州镇和顺天府、永平府的防备,依旧没有成为一个整体。
崇祯皇帝是主打进攻的嘛,反正皇太极不集结十万人是别想突破边墙的,而林丹汗刚刚被他打跪下,长城防线的压力其实是很小的。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反而得到了机会。
上万蒙古人被皇太极的八旗兵驱赶着猛攻喜峰口,下面的尸体已经倒下了一个又一个,可喜峰口的明军还在不停的开火。
喜峰口,又叫卢龙塞,是几千年前就被汉人控制的要塞,是汉人为此流血牺牲了几千年才保留下来的要塞,是长城抗战牺牲了无数汉人将士才守住的要塞!
非常幽默的是,这么一个汉人的要塞,居然在“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
这是要干什么?
能不能翻译翻译什么特么的叫做“满族自治县”?
一旦汉人有难,这些满人,是不是就可以打开关口,喜迎“天兵”啊?
团劫壬和闵宗萎在“团劫起来,祸害汉人,为他们自己谋取利益”这件事上,真可谓是不遗余力了!
这件事的幽默程度,相当于在明末宣布山海关不属于汉人了!
直接在汉人的防御体系上开了一个无比巨大的缺口,把刀都架在汉人脖子上了。
就看汉人能不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了!
贪官和这些孽畜比起来,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现在,这个要塞还在明军手里。
喜峰口的守军依仗坚固的城防和火枪,打退了蒙古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刚刚退下去的蒙古贵族,直接被皇太极的八旗兵给抓了出来,当狗一样的直接杀掉,然后逼着剩下的蒙古人重新整编,继续用他们的性命进攻。
皇太极现在缺粮缺的厉害,根本没时间和这些蒙古贵族演戏,直接把私自后退的蒙古贵族全杀了,逼着他们继续用命去填线。
反正死多少蒙古人,皇太极都不心疼就是了。
和明军打了这几场下来,皇太极已经有些熟悉明军的战法和武器了。
别看明军的神州初级火枪威力巨大,精度极高,基本上是点谁谁死。
哪怕是满清的白甲兵,也是一枪就秒的事情。
但是缓慢的填装速度,终究还是暴露了出来,属于是可以用人海去淹没的。
只要人海的数量足够多,进攻梯队足够快,明军就来不及上膛!
对于皇太极来说,满洲八旗兵是非常珍贵的,而蒙古人死多少都行,没了还能继续抓,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
而无数蒙古人对皇太极把他们当成炮灰这件事,只能敢怒不敢言,明军没有战马,不能追击他们。
可如果不听皇太极的,皇太极的八旗兵可是有战马的,保证砍死他们!
无可奈何的蒙古人,只能对着喜峰口不停的用命去填!
随着满洲军官一声命令,所有的蒙古弓手一齐开弓攒射!
超过四千名弓手的齐射,构成一波恐怖的箭雨,全部集中在一小段孤立的城墙上!
这段城墙上有上百明军的火枪手和步兵,被数十倍于已的弓手集火,只能缩在盾牌后面。
蒙古弓手们再次开弓,又是一波无比密集的箭雨,再次对城墙形成了打击。
好在蒙古人的弓箭不行,而明军都能配齐神州老兵甲,伤亡倒是也不太大。
但四千蒙古弓手的齐射,还是极大的压制了明军的火力输出。
和明军缠斗了几轮,丢下了几千具尸体之后,皇太极一上来就直指明军软肋:兵力不足!
几轮箭雨覆盖打击之后,就对明军的士气造成沉重打击。
虽然蒙古人排着密集的队形,让城墙上的明军几乎不需要瞄准,朝着那个方向开火就能命中,一时间让蒙古人的伤亡异常惨重。
但是明军的数量劣势还是太大了,连番车轮战下来体力的消耗也是极大,喜峰口的城防顿时开始变得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