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药!
制造硝化甘油需要用到硫酸、硝酸以及甘油这三种主要材料,同时还需要用于混合与储存的玻璃器材。
而朱慈烺恰好拥有这些东西。
甘油是制造香皂时产生的附带产物,仓库里已经存放了好几吨。
浓硫酸和硝酸早在唐宋时期便已出现,大明也一直在使用,所以很容易就能搞到不少。
至于玻璃器材,毕文轩对烧制玻璃技艺娴熟,不管什么样式、何种用途的玻璃制品,他都能烧制出来,满足需求自然不在话下。
硝化甘油的制造方法也较为简单,只需将两份浓硫酸与一份硝酸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接着加入甘油再次搅拌即可。
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冰块对溶液进行降温处理,不过这对于朱慈烺而言并非难事。
因为皇宫每年冬季都会储存冰块,直接从冰窖里搬运几块出来就能派上用场了。
为了确保整个实验过程的绝对安全,所有操作都是在一大块冰块之上完成的。
因为低温可以使硝化甘油更加稳定。
当完成上述步骤后,硝化甘油便会沉淀在杯底,将其分离出来,便得到了真正的液体炸弹——硝化甘油。
原本,朱慈烺是打算亲自进行制造操作的。
毕竟在整个大明,只有他清楚硝化甘油的威力。
然而,当郑成功、李虎、毕懋康、宋应星等人听闻此次要制造的是一种远比火药威力更为强大的炸药时,他们坚决不让朱慈烺动手了。
万一在制造过程中出现什么差池,导致太子爷受伤,那他们可就罪责难逃了。
朱慈烺见众人态度如此坚决,也只好妥协,最终决定从锦衣卫中挑选一人来负责具体的操作。
挑选人员时要求颇为严格,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操作者不能手抖。
经过一番筛选之后,终于选出了一位比较合适的人选,随后给他戴上口罩、套上甲胄,这才开始了实验。
此刻,朱慈烺站在十米开外的地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正在操作的锦衣卫,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还不时地拿起望远镜观察实验进度。
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他的要求进行。
没办法,毕竟这会制造的可是硝化甘油,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毕竟这玩意要是爆炸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反观他身边的郑成功、李虎、毕懋康、宋应星等人,此刻脸上皆是一副无奈的神情。
起初,当听说朱慈烺有办法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炸药,且威力比现有火药强大数倍时,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兴奋不已。
可当了解到炸药的原料后,他们又不禁有些失望。
在他们看来,这些原料怎么看都和炸药联系不到一块儿,更何况它们还都是液体。
液体难道也能爆炸?
开什么玩笑!
尽管心中存有疑虑,但看着朱慈烺那满怀期待的样子,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保持沉默,静静等待最终的结果。
毕竟他们总不能扫太子爷的兴吧?
片刻之后,朱慈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通过望远镜,他清晰地看到那名锦衣卫已经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
成品的硝化甘油已经被提取出来,装入了一个玻璃杯中。
而这个装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也正放置在冰块上,以维持低温状态。
要知道,硝化甘油这种物质一旦温度超过37度就会开始挥发,进而引发爆炸,所以必须低温存放。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暂时没有什么危险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便对身边的几人说道:
“成功了!现在咱们过去看看吧,不过千万要记住,任何人都不能触碰那个玻璃杯。”
身边的几人听到这话,虽然觉得朱慈烺的叮嘱有些过于谨慎了,但还是纷纷点头回应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等明白。”
随后,朱慈烺率先迈步朝前去。
可刚走出去没几步,朱慈烺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脚下的步伐也硬生生的停了下来。
因为此时此刻,只见那个装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竟然在冰块上滑动了起来,并且径直朝着桌边滑去。
朱慈烺心中暗叫不好,这才猛然想起自己疏忽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如今已然是五月中旬,白天的最高气温快要接近三十度了。
而在这样的温度下,冰块融化的速度也会加快,而随着冰块的融化,其表面的摩擦力会逐渐变小,放置在上面的物品自然就容易滑落。
比如眼前这个装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
下一秒,朱慈烺毫不犹豫地大声喊道:
“快跑!”
喊完之后,他立刻转身拔腿就跑。
开玩笑,这个时候不跑等者被炸飞吗?
他刚才可是看到了,这次提炼出来的硝化甘油足足有
小半杯,这玩意要是爆炸,房子估计都能被炸毁!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可把郑成功和李虎等人吓了一跳,他们下意识地赶忙护住朱慈烺,然后朝着门口飞奔而去。
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也被郑成功和李虎一人拉着一只胳膊,踉踉跄跄地跟着跑了起来。
此时此刻,这两小老头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能被拉扯着跑了起来。
紧接着,就听到“哐当”一声,那杯装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掉到了地上。
下一秒。
“轰!”
一声巨响突然在身后炸响,爆破之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天地都撼动一般。
就连整个房间的屋顶,都被爆炸给掀飞了!
虽说朱慈烺几人已经跑出了屋子,可爆炸产生的气浪依旧十分强劲,还是将朱慈烺等人猛地掀飞了出去,随后重重地摔落在地面上。
好在关键时刻李虎反应迅速,拉着郑成功一起充当了“缓冲垫”,这才使得朱慈烺以及毕懋康、宋应星没有直接摔到地上,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
如此巨大的响动瞬间引起了在外巡逻的锦衣卫以及火器研究院其他人的注意,当他们看到朱慈烺正从地上站起身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吓得魂飞魄散。
什么情况?
炸药炸到太子爷了?
虽说大家都知道研究火器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来这里工作的人也都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可这要是炸到了当今太子爷,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啊!
要是太子爷真有个好歹,恐怕明天这大明火器研究院就得关门大吉了。
一瞬间,众人纷纷朝着这边跑来,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担忧。
“太子殿下,您没事吧?”
“御医!御医!赶紧去找御医来!”
“毕大人,您怎么能在太子爷面前做这么危险的事儿呢?”
..........
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说着各种话。
郑成功和李虎更是被吓得不轻,他俩顾不上身上刚刚被撞击产生的疼痛,赶忙伸手在朱慈烺身上摸索着,查看他是否受伤。
两人同时在心里念叨着:
我的太子爷啊!您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眼看着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场面也变得越发慌乱,朱慈烺不禁皱起眉头,大声呵斥道:
“慌什么慌!本宫这不是好好的吗!”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安静了下来。
朱慈烺接着说道:
“行了,都别愣着了,留一部分人收拾一下这里,其他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众人不敢违抗朱慈烺的命令,于是除了一些人留下来收拾爆炸现场,其余的人便都陆续离开了。
只有郑成功和李虎二人依旧满脸关切地望着朱慈烺。
李虎一脸担忧地问道:
“太子殿下,您真的没事吗?”
朱慈烺摆了摆手说道:
“放心吧,本宫没事。”
刚才的爆炸虽说威力挺大,但朱慈烺其实也就是受到了一些冲击力而已,而且有郑成功和李虎护着,他压根就没受伤。
反观一旁的宋应星和毕懋康两人,此刻却有些惊魂未定。
他们刚才也被冲击波波及到了,好在有李虎和郑成功充当“肉垫”,所以也没有受太重的伤。
不过此刻,这两位着实是被刚才那一幕吓得不轻,整个人都哆哆嗦嗦的,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紧接着,宋应星忍不住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这...这就是您说的硝化甘油吗?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刚才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最终提炼出来的硝化甘油也就那么一点儿,没想到竟然差点把整个屋子都给炸没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毕懋康虽然没有说话,但其实他和宋应星一样好奇。
朱慈烺刚准备说些什么,突然好似想到了什么,猛地瞪大了眼睛,喊道:
“坏了,屋里还有人呢!”
郑成功和李虎一听,也瞬间反应过来,之前屋内的那个锦衣卫还没逃出来呢!
不过这爆炸威力如此之强,那名锦衣卫又是距离爆炸点最近的,这下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虽说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二人还是赶忙准备进去查看情况。
可就在这时,只见之前那个锦衣卫突然自己个晃晃悠悠地从门口跑了出来。
郑成功和李虎见状先是松了口气,然后赶忙上前将人搀扶住,随后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这才冲着朱慈烺说道:
“太子殿下,人没事。”
原来,就在刚才朱慈烺喊“快跑”的时候,这个锦衣卫也
立刻反应过来,随后拔腿就跟着朱慈烺等人一起跑了。
只是没来得及跑出屋子,就受到了冲击波的冲击,不过好在他身上穿着厚厚的甲胄,这才没有受伤。
不管怎样,看到这场爆炸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朱慈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然要是因为制造硝化甘油出了人命,那朱慈烺心里可就有阴影了。
不多时,在一间整洁的屋内,匆匆赶来的御医正在给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检查身体。
这御医是负责在大明火器研究院巡逻锦衣卫去请的,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要是不找御医给太子爷看看,他们实在不放心。
最终的检查结果是朱慈烺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倒是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身上有一些擦伤,李虎和郑成功二人则是受了些撞击伤,身体有些淤青。
总的来说,算是有惊无险。
等送走了御医之后,朱慈烺这才继续说道:
“好了,刚才姑且就算是实验失败了吧,咱们重新再搞一次,不过这次可得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不能再发生意外了。”
“毕竟刚才硝化甘油的威力你们也都见识到了!”
郑成功和李虎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脸色煞白,赶忙劝说道:
“太子殿下,要不就算了吧!这东西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您不能再涉险了。”
“这种事情,交给毕大人他们去研究吧,您还是赶紧回东宫去吧!”
说实话,郑成功和李虎这会儿真是怕得厉害,就刚才那么一点儿硝化甘油,就差点把房子都炸了,他们实在是不敢再来一次了。
要是炸死其他人也就罢了,可要是伤到朱慈烺,那他们两也不用活了。
一旁的毕懋康和宋应星虽然也对硝化甘油的威力十分在意,但考虑到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容易爆炸了,也赶忙附和道:
“太子殿下,您刚才说的制造方法我们已经记住了,接下来就交给我们慢慢研究吧!”
“您还是先回东宫歇着吧,等有了消息我们再向您汇报。”
他们也是被刚才的爆炸给搞怕了,唯恐再发生什么意外。
朱慈烺听了这话,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耐着性子说道:
“本宫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不过你们大可以放心,因为本宫其实是有办法可以让硝化甘油稳定下来的。”
“只需要再加入一些特殊的材料,就可以将其转变成稳定的高爆炸药,其威力大概是火药的五倍以上。”
“放心吧,刚才的事情只是一个意外,以后注意点就可以避免了!”
而朱慈烺所谓的特殊材料,自然就是硅藻土了。
只要将硅藻土和硝化甘油进行融合,就可以制造出稳定的硝化甘油炸药了!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南方一带就已经有了硅藻土的开采活动。
不过那个时候,硅藻土被当地人称作“白泥”。
据说这种白泥用途广泛,在造纸领域更是有着独特地位。
除了用于造纸,白泥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比如用来清洗衣物,甚至是.......当做食物!
有时候民间闹了饥荒,百姓为求生存,就会将白泥作为食物食用。
由此可见,硅藻土在中国古代其实并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听完了朱慈烺的话之后,郑成功和李虎还是有些担忧,不过毕懋康和宋应星两人却是眼睛一亮。
随后,朱慈烺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硅藻土的事儿告诉了他们。
最终,在朱慈烺的坚持下,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试验。
这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朱慈烺直接派人从冰窖里搬来了一大堆冰块,把半个房间都给塞满了,使得整间屋子的温度都降低到了十度以下。
大夏天的,进入到这间屋子里的人都得穿上厚厚的冬衣才行。
然后他们所有人直接退到了三十米之外的地方,前方还放了一些盾牌作为防御。
而负责实验的锦衣卫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地穿上了护甲,脸上还戴着面甲,然后重复之前的操作步骤。
终于,这次再次成功提炼出了硝化甘油,而且全程没有再发生意外,因为屋子里的温度足够低,冰块也没有融化。
之后,又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进行了融合,成功制造出了硝化甘油炸药。
为了测试这种烈性炸药的安全性,朱慈烺特意让锦衣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然后往地上一摔。
结果硝化甘油炸药并没有爆炸,这就证明这种全新的高爆炸药十分稳定。
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如获至宝,兴奋得满脸通红。
然后当下便打算进一步做实验,只见他们先是把硝化甘油炸药塞进一个竹筒里,又在里面填充了一些火药,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炸弹。
随后找了处山地,接着用引线点燃炸弹之后,往远处一丢。
下一秒。
“轰!”
一声巨响,炸弹瞬间炸裂开来,直接一座小山头炸的碎石横飞。
仿佛地面都在晃动。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毕懋康激动得胡子都在微微颤抖,连连称赞道:
“好!好!好!此炸药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比平常的火药威力高了五倍不止!这可真是攻城略地的利器啊!”
“若是将这样的火药用在火炮以及震天雷上面,那再厚重的城墙,在它面前也如同豆腐一般脆弱啊!”
宋应星也是激动得直点头。
“毕大人说的不错,此等炸药,毕将成为我大明无往不利的神器!”
看到毕懋康和宋应星的反应,朱慈烺则是会心一笑。
因为此时此刻,在他的系统版面上,同样也出现了硝化甘油和硝化甘油炸药的选项。
也就是说,只要他需要,他随时随地都能从系统购买硝化甘油和硝化甘油炸药了!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
随即,朱慈烺笑着说道:
“关于硝化甘油的制造方法,本宫已经全部交给你们了,接下来的生产和研究就靠你们了。”
“记住了,此乃我大明之神器,万万不能泄露出去。”
“除此之外,你们要想办法将这种炸药应用到火炮以及其他火器之中。”
“不久之后,大明就要面临一场硬仗了,本宫希望到时候可以带着这种新型炸药改良的火炮和火器去对付敌人!”
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听到这话,赶忙一脸郑重的回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紧接着,又寒暄了几句之后,朱慈烺这才带人回到了东宫。
等回到东宫之后,首先迎上来的便是一脸焦急的郑小妹。
只见她一脸关切的走上前来,围着朱慈烺左看右看,仔细检查着他的身体,然后又语气担忧的问道:
“殿下,有没有找御医看过,真的没有受伤吗?”
“臣妾可是听说过,这种事情有时候会造成内伤,千万不能大意!”
“要不再找御医来看看吧?”
看着眼前一脸担忧的郑小妹,朱慈烺笑道:
“放心吧,小妹,太医已经检查过了,本宫没事,再说了,不是还有大舅哥保护本宫嘛。”
郑小妹一听这话,神色瞬间冷了下来,随后扭头看向郑成功,没好气地说道:
“大哥,你就是这么保护太子的吗?要是太子真出了什么事儿,你如何担待得了?”
郑成功听到这话,面色顿时一阵菜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就连一旁的李虎,这会儿也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眼见如此,朱慈烺又赶忙安慰了郑小妹一番,这才让她消了气。
接下来的几天里,朝廷之前所推行的各项商税改革也都在按部就班地继续进行着,不过相关的争论却依旧存在着。
其中反对声音最为强烈的,当属那些南方的商人和官员了。
虽说京城距离南方颇为遥远,可这些商人似乎有着自己独特的消息渠道,能迅速将京城这边的消息传递到南方去。
于是乎,在最近这几天里,内阁就收到了不少南方官员的联名上奏。
无一例外,全都是反对商税改革的,尤其是针对盐税这一块儿。
但内阁直接就把这些奏折给无视了,甚至都懒得送到朱慈烺这里。
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这些官员之所以反对商税改革,肯定是他们之前从中谋取了不少利益,甚至有些人就是盐商的保护伞。
以往靠着盐商,他们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结果现在朝廷一道盐税改革的政令下来,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能不急吗?
不过,他们着急也没用,这毕竟是朝廷决定的事情,不管谁反对,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当然,内阁之如此坚定推行改革,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仅仅只是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户部那边就收到了商人们缴纳的盐税以及保证金共计三百多万两银子。
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不断增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