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逼人请叫我小九哥

第一百五十章 这会不会是大明太子的阴谋?

“你可看清楚了?当真是太子来了?”

英国公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管家连忙点头回道:

“错不了,奴才认得太子爷,千真万确啊!”

英国公这才不再怀疑,他整了整衣衫,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地往门口赶去,同时赶忙让管家通知家中的其他人一起接驾。

与此同时,英国公府门口,周围的小厮们早已吓得浑身发抖,一个个纷纷跪地叩首,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没办法,这让这位是太子爷呢!

整个大明地位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其实朱慈烺本可以不用通传直接就走进去,可他终究还是没有这么做,毕竟这是英国公府,若是直接贸然闯入,实在是有失体统,也显得不够尊重。

于是,他先是让人进去通报,自己则是在门口等候着。

没过多久,英国公便匆匆忙忙地走了出来,由于走得太急,他的衣衫还有些凌乱,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而在他的身后,跟着一大家子人,既有他的夫人、小妾,还有其他的儿子们。

众人神色有些慌张,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惊到了。

“扑通”一声,英国公率先跪倒在地,高声呼喊道:

“臣英国公张之极参见太子殿下!”

紧接着,女眷们也纷纷行礼。

“臣妾参见太子殿下!”

其他人也都跟着恭恭敬敬地行礼。

人群中,唯独少了英国公的长子张世泽,只因他此时正在兵部任职,所以并不在家。

朱慈烺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俯身将英国公扶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道:

“英国公不必行此大礼,本宫只是路过此地,顺道来看看,不必如此紧张。”

英国公忙道:

“太子殿下驾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请进!”

说着,便侧身引领着朱慈烺一行人缓缓走进府中。

本来作为大明第一勋贵,不说面见太子不需要行如此大礼,就算是见了崇祯,英国公其实也是不需要跪的。

但是,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

其他人不知道这位太子爷的手段,英国公能不知道吗?

其他人不知道这大明早已经变天了,英国公能不知道吗?

所以在英国公看来,这个时候态度谦和点,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多时,众人来到中堂。

朱慈烺走到主位,神色从容地坐下,英国公则小心翼翼地在一旁陪同着。

英国公心思缜密,他一边命人准备上等的茶叶和点心,一边赶紧派人去兵部叫张世泽回来。

虽说他也不清楚太子爷此番前来究竟是找他还是找张世泽,但他觉得有张世泽在,总归是好一些的。

喝了几口茶之后,朱慈烺放下茶杯,缓缓开口道:

“英国公,本宫有些话与要你细说。”

英国公心中一凛,立刻心领神会,连忙转身对身旁侍奉的丫鬟和管家说道:

“你们都下去,没有太子爷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

管家连忙点头称是,然后带着一众仆人迅速退了下去。

而朱慈烺身边的郑成功、李若琏等人都是他的心腹亲信,自然无需回避,便留在了中堂。

朱慈烺也不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英国公,再过些时日,父皇要御驾亲征辽东,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关乎大明的未来。”

“届时,还需你这大明第一国公全力支持,做好准备。”

英国公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他万万没想到,朱慈

烺竟打算让崇祯御驾亲征。

虽说之前也有过御驾亲征的先例,但这次情况却截然不同,因为这次要去的可是辽东啊!

辽东此时正值战乱纷飞之际,局势极为凶险。

万一崇祯到时候遭遇不测,重蹈土木堡之变的覆辙,那大明可就真的是危在旦夕了。

虽然知道朱慈烺既然这么说,那就代表这件事情他已然是决定了的,就算他劝说也没什么用处。

但作为大明的第一勋贵,英国公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劝谏一番。

于是,他当下便忧心忡忡地说道:

“太子殿下,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啊!此时实在是太过危险了,陛下乃万金之躯,怎能轻易亲赴这等险地?”

“若太子殿下信得过臣,臣愿意代替陛下前往辽东,为陛下分忧解难,万死不辞!”

朱慈烺静静地听完英国公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道:

“此次辽东之战,绝非寻常之战,它关乎大明的国运和未来,只有父皇御驾亲征,才能彰显朝廷对这场战争的高度重视。”

“所以你不必再劝,此事已定。”

英国公听到这话,心中毫无波澜,因为这跟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但紧接着,他还是装作一副担忧的摸样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既然如此,那臣便不再多言,臣近日便会着手准备随陛下出征,到时候拼死也要保护陛下的安全。”

然而听到这话,朱慈烺却摇了摇头。

“英国公莫要误会,这次本宫没打算让你随行!”

啊?

英国公听到这话,顿时一脸懵逼。

不是.....

御驾亲征这种事情不带他这个大明第一勋贵?

这是什么意思?

正当他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管家突然来报:

“太子殿下、老爷,世子回来了!”

世子就是张世泽!

英国公也顾不上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了,赶忙解释道:

“太子殿下,是臣让他回来的,臣想着您可能找他有事儿,所以派人去兵部把他喊回来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

“让他进来吧!”

管家得到吩咐,赶忙退了下去。

不多时,张世泽便匆匆赶了过来。

这一路上,张世泽简直可谓是心急如焚了,一路快马加鞭,累得满头大汗。

刚一进来,便直直地朝着朱慈烺跪了下去,口中高呼:

“臣张世泽参见太子殿下。”

说话间,只见他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一路狂奔,片刻未歇。

没办法,毕竟这还是朱慈烺第一次来英国公府,他实在是担心会出什么差错。

朱慈烺并未即刻理会跪地的张世泽,而是神色悠然地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英国公,继续刚才的话题道:

“这次英国公就不必随军出征了,本宫打算让张世泽一同出征。”

啊?

张世泽听闻此言,脸上写满了惊愕与茫然,完全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随军出征?

朝廷这是要干什么?

英国公亦是微微一怔,不过他久历官场,心思通透,瞬息间便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抹恍然之色。

原来之所以不让他随军出征,是因为要带着张世泽去啊!

虽说事情有些出乎意料,但静下心来细想,却也合情合理。

毕竟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复往昔,家族的未来重担迟早要落在后背身上。

下一任英国公也该崭露头角,担当重任了。

让张世泽随御驾亲征,能助他熟悉军中诸事,对其日后成长大有益处。

想到此处,英国公忙恭敬地躬身回应: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臣心中已然有数,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这边张世泽依旧满心迷茫,眼神中透着急切,因为他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英国公瞧出儿子的窘迫,不动声色地悄悄瞥了朱慈烺一眼,见朱慈烺微微点头示意,这才三言两语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简洁明了地跟张世泽讲述了一遍。

张世泽明白了事情得经过之后,刹那间,整个人瞬间变的精神抖擞了起来。

和英国公张之极不同,他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一心渴望能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建功立业。

而即将到来的战争,正是他证明自己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再次挺直腰背,然后向朱慈烺郑重其事地又磕了一个头。

声音坚定地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张世泽必当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殿下的信任与期望!”

朱慈烺微笑着点头,这才伸手将他扶起,然后笑道:

“英国公一脉世代忠良,本宫相信你定不会让本宫失望。”

张世泽听得心中感动不已,一旁的英国公见此情形,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彻底落了地。

在他看来,只要此次出征能够大获全胜,那他英国公的地位必将继续稳如泰山。

这对他的家族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幸事。

紧接着,朱慈烺又与英国公、张世泽讨论了一些其他事情,随后这才起身离开了。

这一天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朱慈烺却觉得颇为充实。

因为到目前为止,一切事情皆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大明未来可期!

与此同时,另一边。

琪琪格为了能尽快将朱慈烺的消息传递给自己的哥哥阿布奈,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赶路。

仅仅耗费了两天时间,便赶到了宣府。

这一路之上,她顶风冒雨,风餐露宿,身体早已疲惫不堪,甚至几近虚脱。

或许在她看来,她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也没有人会比她更快了。

然而,恐怕她万万也没有想到,朱慈烺安排前往宣府报信的锦衣卫速度更快,早在她到达宣府之前,锦衣卫便已然抢先抵达宣府了。

所以,在她赶到宣府之前,宣府总兵秦良玉就已经知悉了朱慈烺的全部作战计划。

不得不说,秦良玉再次被朱慈烺的深谋远虑给震撼到了。

此前初次见到这位太子爷时,她便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太子爷绝非等闲之辈,其思维之敏捷、谋略之深远,连自己这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都自愧不如。

如今,当知道朱慈烺针对建奴精心谋划的这一整套详尽周密的方案,更是让她惊叹不已。

先是派遣大明水师合力剿建奴水师,彻底消灭建奴的海上力量。

接着又派出关宁铁骑,如神兵天降般直插建奴后方大肆破坏,并且佯装要突袭建奴的盛京,迫使建奴不得不紧急分兵回援。

而后,在蒙古草原上扶持阿布奈重登大汗之位,然后再蛊惑阿布奈从蒙古向建奴发动攻势,佯装要对义州发动攻击。

建奴知道此事之后,肯定会再次分兵应对。

经此两轮的分兵之后,建奴留在辽东防线的兵力已然所剩无几。

此时,大明再增派五万大军赶赴辽东战场,如此一来,明军兵力瞬间如雪球般壮大,超过二十万之众。

而建奴经过两次分兵,兵力恐怕已不足五万。

二十万对五万,明军不仅兵力占优,而且装备精良、兵强马壮。

一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胜券在握,胜利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更何况,密信中还说崇祯要御驾亲征!

如此一来,明军简直如虎添翼,大明焉有不胜之理?

一时间,秦良玉只觉得心情澎湃!

因此,当琪琪格找到她,并且要求她派兵和蒙古一起对建奴发动突袭时,秦良玉毫不犹豫地便应承了下来。

“你且放心,既是太子殿下之命,本总兵自当遵命行事。”

“这样,本总兵先把太子殿下答应拨付给你的物资给你,你先回去蒙古,然后让阿布奈赶紧召集更多兵马准备出战。”

“到时候,咱们齐心协力,必能大败建奴!”

眼看着秦良玉答应的如此爽快,琪琪格一时间倒是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来的时候,虽说已经得到了朱慈烺的承诺,可一路上她心里始终忐忑不安。

担忧秦良玉会出于种种缘由故意拖延时间,或者克扣之前承诺的物资,让自己无功而返。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情却是进展得如此顺利!

顺利的让她都觉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难道真是自己想多了?

回过神来后,琪琪格赶忙拱手道谢。

“既如此,那便依总兵大人所言!”

随后片刻不敢耽搁,转身快步离去。

仅仅半天工夫,宣府这边便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将十万两银子、一万石粮食筹备得妥妥当当,并且全部移交给了琪琪格。

宣府此地原本就有阿布奈派遣的蒙古人常驻,本是为了方便双方贸易往来,如今正好派上用场,用来运送这批银子和粮食返回蒙古。

一切准备就绪,琪琪格便率领着队伍离开了宣府,向着蒙古大草原进发。

在草原上,汉人军队若是贸然出击,极易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即便手中有精确的坐标指引,也常常会被复杂的地形弄得晕头转向。

但对琪琪格以及她身边那些自幼在草原上长大、熟悉草原每一寸土地的蒙古人而言,这却并非什么难事。

所以仅仅只是用了一天的时间,琪琪格就顺利来到了阿布奈所在的草原。

经过这两个月紧锣密鼓的招募,阿布奈麾下已然聚集了两万蒙古铁骑。

放眼望去,茫茫草原之上,到处都是身着甲胄的蒙古骑兵,那场面,当真是蔚为壮观。

琪琪格望着眼前的景象,心情激动难平,她仿佛已然看到了蒙古昔日的辉煌即将重现。

她相信凭借着阿布奈的果敢睿智与蒙古勇士们的英勇无畏,他们定能让蒙古重回巅峰!

“琪琪格!”

突然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兴奋的呼喊声。

琪琪格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甲胄的少年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如疾风般朝她飞奔而来,不是她的哥哥阿布奈又能是谁?

在阿布奈身后,还跟随者一群蒙古铁骑。

“哥哥!”

看到是阿布奈,琪琪格又惊又喜。

两个月未曾相见,如今重逢,她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险些夺眶而出。

另一边,阿布奈迅速翻身下马,然后一把将琪琪格抱在了怀里。

要知道兄妹二人自从出生起,从未分开过这么长的时间。

过了好一会儿,阿布奈这才松开琪琪格,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她一番之后,微笑着说道:

“琪琪格,你怎么突然回来了?瞧你好像比以前胖了一些,看来大明的太子待你着实不错。”

琪琪格闻言,脸颊微微泛红,也不知道阿布奈是不是在调侃她,忙岔开话题道:

“哥哥,我有

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阿布奈何等聪慧,一瞧琪琪格身后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还有几口大箱子,心里便猜出了大概。

随后,他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然后带着琪琪格走进帅帐。

两人坐定后,琪琪格一脸认真地说道:

“哥哥,这次是大明太子让我回来的,他让我给你带一个消息。”

说着,琪琪格便将之前朱慈烺所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当得知朱慈烺的计划之后,阿布奈整个人也是有些激动了起来。

因为如果朱慈烺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的话,那么这一战就可以彻底把建奴打回辽东。

如此一来,他们之前丢失的土地也可以收回,而他也将会成为真正的蒙古大汗。

这可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毕竟现在他虽然也是蒙古大汗,可这个蒙古大汗却是大明皇帝册封的,而且如今蒙古的真正掌权人也不是他,而是建奴。

他渴望彻底把建奴从蒙古草原赶走,并且成为真正的蒙古大汗!

而这一天,似乎马上就要到来了!

想到这里,阿布奈顿时难掩激动之色。

不过激动之余,阿布奈突然又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总觉得这件事情可能会有什么猫腻,不然未免也太顺利了。

想到这里,阿布奈皱着眉头问道:

“琪琪格,你说这会不会是大明太子的阴谋?”

琪琪格听到这话赶忙摇了摇头,急切地说道:

“应该不会,毕竟建奴现在算是大明最大的敌人了,大明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解决辽东的建奴,因为现在的建奴已经围困他们的锦州很久了。”

“若是无法击退建奴,大明的锦州很有可能会被建奴攻破,到时候就会威胁到大明的中原地区!”

“所以现在大明迫切的想要击败建奴。”

“而且我来的时候,宣府那边已经开始调兵了,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阴谋。”

阿布奈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因为琪琪格说的没错,最近的一段时间,他也一直在观察辽东那边的战况。

知道辽东那便的战局其实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状态了,如果明军这边要是再不行动的话,没准锦州真的会被建奴拿下。

而一旦这样的话,建奴就会对锦宁防线造成很大的冲击。

到时候明军在辽东的局势就不稳了。

从这点来说,明军确实需要尽快处理辽东这边的事情。

如此看来,明军应该是诚心和他们合作的。

想到这里,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至于琪琪格带来的那些银子和粮食,对他而言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他虽然招募到了不少的士兵,但这些士兵都是要吃饭拿银子的。

最近一段时间,靠着贩卖牛羊马匹,他其实也从宣府那边获得了不少的粮食和银子。

但要知道,琪琪格带来的这些银子和粮食那可是白送的。

白送的东西,傻子才不要呢!

可怜的阿布奈,还不知道朱慈烺之所以要给这些东西,其实是要买他们的命......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些银子和粮食,阿布奈当下决定,要再招募一万兵马,集齐三万兵马之后再对建奴发动攻击。

到时候配合着明军,他就不信赶不走建奴。

至于这场战争可能会造成的人员伤亡,阿布奈也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他自幼就经历了亡国之祸,知道想要复国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死亡更是家常便饭。

他只希望到时候死的蒙古勇士能少一些,最好

死的都是明军。

这样对蒙古的未来也是有好处的,毕竟谁都知道,等解决完了建奴之后,大明和蒙古之间或许也有一场硬仗要打!

不过当然,眼下想这个实在是太早了,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对付建奴!

就这样,蒙古这边的一切都在按照朱慈烺的计划发展着......

几天之后,京城。

朱慈烺最近闲来无事,便琢磨着给建奴准备点意外的惊喜。

火器研究院中,一个身穿甲胄的锦衣卫正在小心翼翼地做着实验。

这个实验不是别的什么实验,而是硝化甘油试验。

没错!

朱慈烺这是准备制造硝化甘油了!

硝化甘油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液体炸弹,其威力相当惊人。

仅仅只是一滴就可以引发小规模的爆炸,半个鸡蛋左右的硝化甘油所爆发的威力甚至可以媲美现代的手榴弹。

本来在历史上,硝化甘油是由意大利某位化学家在1847年合成的。

不过现在不好意思了,因为朱慈烺打算提前两百年把这玩意给研发出来。

他还准备把这玩意儿当做“大礼”送给建奴。

只是不知道建奴面对这份“大礼”时,会是怎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