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这才是华夏普通人的常态!
娱乐圈再大也大不到哪去。
他们这些演员,经常抬头不见低头见,即便没见,又怎么没在网络听过见过。
进入了海青老师家里,郭启林脸上笑容不断,一直保持着礼数。
“来得太匆忙了,没给您带点什么。”
“我们还用得着客气吗?拍戏第一时间考虑到我,我比什么都高兴。”
海青说出了心里话。
郭启林再不是当初的郭启林,电影圈里的地位,来到了一种很不可思议的地步。
口碑,票房皆为上成。
只要他宣布拍一部电影,她敢保证娱乐圈里面大大小小的演员全部会毛遂自荐。
这就是含金量。
所以他一有电影想到自己,怎么不惊喜。
“我能先看看剧本吗?”
“好哇,您瞧瞧。”
手头给大林递过去一杯茶,今年四十多岁的海青认认真真看起来,看的时候时不时和他交流几分。
过程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电影的剧本不像电视剧那般冗长,只是简单讲一个故事。
看完了,海青好好把剧本放在桌子上,默默望向面前的大导演。
有些琢磨不透了。
不知道是年纪太大有代沟还是怎么的,这样年轻的导演真不理解到底要拍什么。
悬疑、爱情、灾难、战争可都被他拍了一个遍。
如今这一次却是文艺片。
“大林,这个故事很平淡,但我特别喜欢,我演没有问题。”
得到了答复,郭启林心满意足,下一秒说清楚条件和计划。
“为了拍好它,可能会有长达一个月两个月的生活体验,全程住在农村里面,这个是重点,不知道愿意不愿意。”
“谁愿意一下改变生活环境啊?”海清坐在大林对面没有隐瞒心情,“但是故事很好,我想试一试,所以我努力去学习吧。”
“谢谢您。”
郭启林需要道谢一下,明星走到哪都是享受富贵,没有几个肯去农村接受脏乱差。
“男主角谁来演?”
“还没确定,这边正在联系。”
沉默了一会儿,海清又重新拿起来剧本瞧瞧,“我演是可以演,但是我要暂时瞒着经纪人和家里人,这一次的旅游恐怕也得取销了。
关键还有一个问题,大林导演,这能不能上映?”
海青是个资深演员,里面的东西很了解。
拍摄这种电影,前方就是一片迷惘。
很大概率给你限制住。
所以为了拍一部未来不知道怎么样的电影去全部退掉,付出的牺牲太大太大。
除非大林导演能给一个确定的答复。
这是她最低的要求。
郭启林如果还是第一次拍电影,没什么人脉,会回答不出来,如今不一样,没有半分犹豫,“一定没问题,一定能上映。”
“既然如此,我更要拍了。”
海青面带笑容,没有说明之后具体要退掉多少商业活动,这位导演既然敢肯定,那就干脆上一上船。
至于为什么不能先告诉经纪人,就是因为告诉他们,他们指定不愿意自己答应。
任谁看都是错误的决定。
所以来一个先斩后奏。“太好了,海青老师剧本方面您先看着,我走了。”
“这么快?要不留在这吃顿饭?我来做。”
海青莫名喜欢眼前的郭启林,听说归听说,实际相处起来才发现果然是一个很不错的年轻人。
只是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他不怕翻车么?
故事很好,只可惜市场价值连她也瞧出来比不上他任何一部电影,哪怕连他第一部电影都比不上。
如果不是喜欢到一定程度,不会接受。
“不必了海青老师,下次吧,我还得忙,先告辞。”
在海清老师家待了一个多小时,郭启林出门向师父说明了一下事情。
于迁知道十分惊讶。
为了大林一个不确定的电影,不仅取消旅游,腾出商演活动还格外去体验生活,自己徒弟面子大得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寻找男演员的事情交给他和编剧,在他们心中倒是有几个合适的,接下来问问档期就行。
说完了事情,郭启林看了看时间,觉得不早,准备给家里嘴馋的闺女买些好吃的。
不知道她们中午吃些什么。
只是刚带着东西回家,禾禾一声惨哭的动静传出,郭启林都想带着东西退出大门,不知道怎么又哭了。
“爸爸~”
一声爸爸,包含着天大冤枉和委屈,紧接一个哭成泪人的姑娘从里屋跑出来。
“怎么了?”
不仅她,妈妈和小姨全部出来。
“爸,爸爸~”
一下扑在爸爸腿上,禾禾一边抽噎一边指着妈妈的方向。
“妈妈怎么了?”郭启林问。
“妈妈把禾禾的红包拿出来了,还骗禾禾的钱钱~”
郭启林没了法子,过年时候的红包到现在她还有一大堆,家里大人没有收。
邓子棋不可思议道:“哎呀,你还会告状啦?妈妈是拿你的钱吗?你忘啦?你早上说过要买新书包新文具的,还要拿你的红包买,说你有钱,怎么早上说的话下午玩了一会儿就忘了?”
“……”
原本哭得梨花带雨,听到妈妈解释,小丫头的记忆仿佛在恢复了,恢复到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然后原本哭泣的脸蛋变得怪异起来,藏着一丝尴尬,藏着一丝讨好,藏着一丝难为情。
忽的一下,眼眶还流着泪水的郭雨禾从原本抱着爸爸的腿,一下去抱着妈妈的腿。
“妈妈去买书包吧,用禾禾的钱。”
前后一个变化,邓子棋是又爱又恨,望着老公,“你瞧瞧你的闺女,都遗传了什么,脸变得太快了。”
当小姨的蹲下来给她擦擦眼泪。
一边擦一边暗暗想。
真不愧姐夫的孩子,脸变得的确像说相声的。
“不哭了就行,我就用不着哄了。”
郭启林清楚知道不光女人难哄,小女孩更难哄。
但在家里待了几个小时后。
忽然编剧打过来电话,“我刚才我问过了几个符合岁数的演员,但人家全部不同意,都以没档期拒绝了。
尤其听到成本大概只有几百万后,拒绝得更多。”
“……”
郭启林笑了笑,娱乐圈很现实。
见没有赚头谁愿意蹚浑水。
相比之前海清老师的答应太有对比了,人家放弃的东西不是一点半点。
但也不能怪他们,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不赚钱谁愿意折腾。“算了,不用找了。”
电话结束。
郭启林不再对男演员的事情抱有希望,果不其然第二天师父给他打来电话告诉的结果一样。
没有一位愿意,纷纷婉拒。
不过他们一开始听见是郭启林拍戏很愿意过来,哪怕零片酬都行,他这边的人脉好很多,奈何知道剧本的格调,大概率觉得不能上映。
犹豫了一晚上才不得不和于老师打电话婉拒。
实在没那种勇气。
“我知道了师父,很正常。男演员我干脆用素人算了,到村子里再挑选。”
“我跟你一块儿。”
“不用,您歇着吧,我和剧组过去就成。”
时间一晃。
来到三月底。
家里给小丫头过了一个生日,郭启林便带着成立好的剧组准备前往电影取景的地方。
一行人先去到甘肃张掖,又坐两个小时车到高台,高台镇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转去花墙子村。
到了地方,所有人心头一震。
如今天气依旧干冷,吹得人直打颤,衣服再厚也抵挡凉风和寒意。
而且村落尤其的破败,几乎统一的黄色土墙,很难让人看到希望。
但这正是华夏无数村落的缩影。
繁华的大都市,无非人们自己麻醉自己的地方。
这一刻郭启林更加觉得自己幸好答应了剧本的拍摄,好多东西别人不敢揭露,他来揭露吧。
因为这才是华夏普通人的常态。
并非什么专家说的华夏人均数十万的存款。
真正的农村人,可能一年到头种植的农作物纯收入不到三四千元。
抵不上一个小县城一个月赚的。
“苦都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郭启林再一次感慨编剧写的这一句台词。
而正是伴随他们大批人马的到来,村子里陆陆续续出来人看稀奇。
不一会儿,路边围了三四十位。
“就是这吗?”海清瞧见村落,心里的落差到达了极点,她身为明星此刻身上的穿着光鲜亮丽,凸显了她的漂亮,哪怕她已经四十多岁。
而围观的路人四十多岁的人并不少,可脸上的皱纹和肤色跟脚下的土地一般。
“是这里错不了,这是我老家。”编剧说一声。
“……”
海青一时沉默,看到的刹那太想走了,可凭借对剧本的喜欢还有演员本职的尊敬,必须要求自己留下来。
只再问了一句。
“今天住在哪?”
“已经安排了,住在我小姨家。”
编剧开口,一行人拖着行李,一步步沿着土路前行。
到了小姨家,迎接他们的是一位系着围裙的中年妇女,仿佛知道他们来,一直在家里准备做饭。
海青稍微打看了一下,这个家算是在村子里比较好的,有塑钢门窗,家里摆放设施也较多,但没有暖气。
外面风刮着,里面没有风,却还是显着冷。
到了吃饭时间。
郭启林和海青一块儿发现家门口以及小院儿围着的村里人越来越多,多到快站不下。
没别的,听说明星海清过来,全部跑过来看。在这里郭启林的人气没有半分用,在村里里待着的人都是上了一定岁数,他们平时在家里可能就守着卫星锅电视看婆媳的电视剧。
婆媳之类的电视剧,海青演不少,听到她来,没有不好奇。
“这种待遇,我还是第一次经历过。”
海青坐在一条长板凳上看着外面的人有些不自然。
因为过来的面孔都是很淳朴的人。
“你们好啊。”海青起身过去打招呼,外面的人都纷纷露出笑容,显然确定了就是他们认识的明星。
郭启林端着饭碗出去,一块儿去打个招呼,接下来的时光他们剧组成员很可能要好好待一段时间,里面非常需要他们帮助。
之后待的几天。
郭启林原本想选择一名男性当男主角,发现根本不用选,这个村子的人都差不多样,所以便确定了海青所住的房子的男主人,也是编剧的小姨夫。
很普通和老实的一个中年男人。
但不能只有主人公,还需要挑选配角和群演。
而得知要选角色。
村里特别开了一个大会儿。
召集了上百人。
上百人站在一块儿,
村干部则坐在一堆,其中郭启林还被让到了中间。
“大伙儿知道啊,这位是大导演,过来选演员来了,有愿意的自己报名,接下来我们让导演说说具体的东西。”
清了清嗓子,郭启林开始一点一滴说自己拍摄的目的和一些演员工资。
说完见有钱赚,比他们种粮食的还多不少,一位接着一位出来露面,纷纷想争取角色。
然后剧组开始走上了流程。
而他们在这边开始体验生活以及选人。
另外一边华夏首都的燕京,于迁却一边喝着酒一边思考孩子这一次的电影。
过去受苦无可厚非。
但不得不琢磨,它拍出来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只希望会是一部得到大众认可的作品。
在他看来,剧本所表达的东西太有意义。
徒弟正是看上这点,才格外地去认真。
“哎,你说大林怎么一直忙着拍戏,又出去了。”
师娘白慧敏叹出一口气。
于迁听见没有回答,她不了解具体,更不了解看对眼一个作品后,人有多兴奋。
“之前拍戏眼睛受伤,现在又过去受苦,千万别生病了,听说那的风不小,等会儿你给他打个电话。”
于迁点点头,然而还没打,忽然小栾来了一个电话。
“大爷。”
“小栾啊?怎么了?”
“大爷您忘了,今年要办您和我师父合作二十周年的场子,下个月举行。”
于迁一咂舌,好久不说相声,几乎忘记了这一茬。
他们退休归退休,这方面不能少。
说是退休,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如果想演依旧能演。
很多老先生不都是退休后,继续演出。
“我知道了,节目你写上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