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惊天言论!对世界的五重认知!逻辑之上!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这座始建于1445年的古老教堂,是仿照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等比例而建的。

它的外表虽然简单朴素,但是里面却处处珍贵、豪华震撼。

一座精致的大理石框式屏风,将教堂一分为二。

穹顶上方,则是意大利伟大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所雕刻的两幅传世壁画:

《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

“上帝”、“世界”、“人间”、“堕落”、“牺牲”......

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仿佛连拱顶都在颤抖。

一股浩瀚、伟大、原始的气息,弥漫充斥在教堂的每个角落。

李奇维跟着众人一边走,一边啧啧称奇。

不得不说,这气氛算是铺垫的很到位了。

最后,教皇庇护十一世将他带到了一间普通的房间外。

“布鲁斯教授,这里就是我们今天论道的场所,请吧。”

嘶!

周围的枢机主教和大主教们,皆是一阵轻微的惊呼。

他们没有想到,教皇竟然要在这个房间内论道。

所有人都心头震撼。

“教皇太看重这次论道了。”

李奇维通过其他人的惊讶反应,猜到这所房间应该有什么特殊意义。

不过,他毫不在意,云淡风轻。

开玩笑,他李某人手握日月摘星辰,岂会在乎一个小小的教堂。

“请,教皇阁下。”

于是,二人共同进入房间,其他人鱼贯而入。

很快,众人就依次而坐,房间内再无一丝杂音。

枢机主教坐在前排,大主教们则坐在后面两排。

他们的前方,两把看起来古朴又厚重的椅子,微微斜着摆放。

教皇庇护十一世和李奇维坐在上面,二人既能互相对视,也能瞥见聆听的众人。

论道正式开始!

李奇维深邃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庇护十一世。

二人谁都没有先开口。

扑面而来的压力,让下方的高级主教们心惊肉跳。

忽然,眼前的景象一变。

他们不是在原来的房间内,而是置身于宇宙星空之中。

身下坐的椅子变成了旋转的星球,头顶的灯光变成宇宙深处无垠的星河。

众人面前,则是两轮永恒大日,绽放着无尽光芒,照耀冰冷枯寂的黑暗。

在众人骇然的目光下,大日之后,两道不可形容的伟岸身影缓缓出现。

左边那位白光笼罩,圣洁降临,无数天使环绕吟唱,令人忍不住膜拜。

而右边那位霸天绝地,横贯星河,金光缭绕,好似东方世界的天帝巡游。

轰!

两位不可思议的存在,目光对视的刹那,星河崩碎,时空湮灭。

众人瞬间灰飞烟灭。

画面破碎!

呼!

众人终于从可怕的幻想中挣扎出来。

汗水浸湿了他们身上精致的长袍。

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神战的开始。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道轻笑声,打破了僵持的宁静。

庇护十一世率先开口说道:

“呵呵,布鲁斯教授,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事先定下论道的主题吗?”

李奇维闻言,神色微微一动。

他之前确实想过这个问题。

既然是辩论,那肯定得有个明确的主题。

不然的话,辩论双方要谈什么内容呢?

这可不是大学生的辩论赛,主题是什么根本无所谓。

谁的嗓门更大,表现的更激情、煽情,谁就能赢。

而今天辩论的双方,一个是当世科学领袖,另一个则是最大宗教的领袖。

他们之间,已经不能用辩论来形容,而只能用论道!

双方各自有自己所坚持的道!

或许水火不容,或许你中有我。

颇有种佛家参禅悟道的机锋之意。

不过,即便主题未定,李奇维也浑然不惧。

他泰然自若,回道:

“愿闻其详。”

庇护十一世说道:

“我十岁时,就进入了米兰的一所小修院内学习。”

“22岁,我就担任了修院的执事。”

“后来,我去罗马深造三年,取得了神学博士学位,又返回米兰,在大修院任教。”

“也正是在这一段教学时期,我读了很多历史、哲学,乃至科学方面

的著作。”

“这些内容让我对神学有了全新的了解。”

李奇维心中凛然。

对方娓娓道来的几句话,就让他感受到一个学识渊博、孜孜以求的大学者形象。

这位教皇不愧于历史的评价,确实有点东西。

这时,庇护十一世问道:

“布鲁斯教授,你知道哲学是什么吗?”

李奇维这下是真懵逼了。

哈?

难道不是要讨论神学和科学吗?

怎么直接聊到哲学了。

眼前这个教皇到底是在故弄玄虚还是真的深不可测啊。

不过,气势不能输,逼格不能掉。

他平静地说道:

“我对哲学了解的不多。”

“我认为哲学就是研究人的思维理性活动。”

庇护十一世听完后,微微一笑。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焦急、功利,就好像是老朋友在聊天一般。

没有固定的主题,天南海北都能扯。

仿佛他是在享受今天的论道,而不是为了争出个输赢。

“果然是严谨的科学家,连对哲学的定义都如此严谨。”

“不过,我不喜欢这个定义。”

“我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于虚空中开辟圣堂。”

哗!

台下的枢机主教和大主教们,皆是神色震动。

神圣的教皇,果然深不可测。

仅仅一句话,就引人浮想联翩。

气势甚至压倒了传说中的布鲁斯教授。

李奇维心中微微动容,此刻,他收起了小瞧的心思。

虽然他本身不信基督教,但是这和教皇本身的修行和思想是没有关系的。

教皇也是人!

他也有对世界的思考,而且比一般人更加深刻。

“从道义上讲,对于世界的认知,我认为可以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是盲目痴愚者。”

“这世间的普罗大众都是这个层次。”

“他们的知识极为有限,不知道为何会有电闪雷鸣,也不知为何日落月升。”

“他们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也不掌握思考的基本逻辑。”

“他们是盲目的、痴愚的,无法更深地理解这个世界。”

“第二层是浅信者。”

“他们有的相信科学,有的相信宗教。”

“看起来互相矛盾,但却能融洽地运行。”

“因为,他们所谓的信是口号式的。”

“他们只能重复别人总结好的知识和思想,而没有任何自己的判断。”

“很多人知道万有引力这个词,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很多人也知道上帝创造了世界,就认为自己真正明白了基督教的含义。”

“但是,他们离真正的终极真理还差的太远。”

说完第二层,庇护十一世忽然略微加重了语气。

“第三层,我把它称为科学信徒。”

哗!

众人又是一惊。

教皇这意思,岂不是说科学也是宗教?

这种想法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主教们胆战心惊。

“幸亏今天不是公开演讲。”

李奇维深邃的眸光中,爆射出璀璨的光芒。

能说出这句话,证明眼前的教皇绝对不是拘泥迂腐之辈。

对方是有着自己真正的思想。

基督教思想不是束缚他的囚笼,反而是他融合万千思想的核心。

李奇维忽然对今天的论道充满了期待。

要是对手太菜,那论道就毫无意思了。

庇护十一世接着说道:

“自伽利略开启现代科学以来,科学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

“以逻辑和实验为基础,科学建立了雄伟瑰丽的大厦。”

“科学家宣称可以解释这个世界的本质了。”

“所以,信奉科学教的人,比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人往往更具有优越感。”

“但是,这种优越感却反过来束缚了他们。”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信仰是被有限的数据论证过的,而别人的信仰都是没有论证过的。”

“但是,观察数据的有限,会导致既得证据背后的不确定性。”

“我对自然科学,各种定律,怀着99.99%的信任。”

“但同时,我还保留着0.01%的怀疑,因为旧的科学定律,往往会被新的实验推翻。”

“以布鲁斯教授你为例。”

“你的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那未来,相对论又会不会被其它理论所推翻呢?”

“所以,科学教的最大问题是:它代表最终的真理吗?”

哗!

所有人都骇然地看着教皇。

谁都没有想到,他对于科学竟然了解的如此透彻。

尤其是最后的灵魂发问,更是直指核心,找到了科学的命脉。

李奇维轻笑一声,内心火热。

“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庇护十一世的语调依然不紧不慢。

“接下来,是第四层。”

“那就是哲学的境界。”

“科学的诞生,是建立在逻辑和实验之上的。”

“而逻辑就需要一个锚点。”

“比如欧几里得写下了《几何原本》。”

“他需要先找到五大公理,作为逻辑演绎的基石。”

“在这些公理之下,他推导出了很多的定理和命题。”

“但是在哲学领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哲学的出发点,是没有公理!”

“哲学是研究公理之前的内容,是要找到更多不同的公理。”

“研究几何学,需要在地面搭建好五个桩子,然后在桩子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盖好房子。”

“但是研究哲学,却是要在虚空之中开辟圣堂。”

“在茫茫的知识大海中,没有地基,没有锚点,只能凭借哲学家的智慧。”

“但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情况。”

“当哲学家为阐述他的理论而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他的理论就不完美了。”

“因为他的理论就有了公理,就有了被攻讦的可能。”

“所有哲学著作的精华,就是它的开篇。”

“当哲学家呕心沥血,在茫茫虚空中,为自己的理论找到公理后,其后面的内容就都是俗套了。”

“所以,布鲁斯教授,今天的论道,我在邀请你的时候,并没有给出任何的主题词。”

“因为一旦定下,我们俩的思想就受到了束缚。”

“但是,若要论道,我就必须开口,给出了前四重认知的定义。”

“于是,你就有了质疑我的契机,论道便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这一刻,枢机和大主教们无不敬佩。

“教皇果然不愧是伟大的学者。”

李奇维脸上的笑容愈加兴奋,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开心过了。

“教皇阁下,您的智慧深沉如海,令人敬佩。”

“我很好奇,在哲学之上的第五重认知又是什么呢?”

庇护十一世淡然一笑,接下来的话却惊得所有人骇然无比。

“一千多年前,有智者为了否定基督教的教义,提出了所谓的【上帝悖论】。”

“他为了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

“如果教廷回答能,那么上帝不能搬动他创造的石头,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

“如果教廷回答不能,那么上帝就不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

“总之,这个问题一出,好像直接就能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

“后来,教廷的智者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什么问题是矛盾的,问题没有逻辑等等。”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也根本谈不上悖论。”

“答案就是:上帝当然可以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

“因为上帝是超越了逻辑和矛盾的存在。”

“我们人类的思维认为不可能的事件,对于上帝而言并不是不可能。”

“他的存在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理性逻辑。”

“所以,上帝悖论不是悖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

“这就是对世界的第五重认知,也是终极认知。”

“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以逻辑作为根基,但是上帝不需要。”

“祇本身就代表了科学和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真理。”

“它是科学之上的科学,哲学之上的哲学。”

“那是人类在现世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除非他们死亡之后,被天使接引进入天国。”

“我作为上帝的仆人的仆人,在此与你论道,只能讨论第四层认知以内的事物。”

轰!

满座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