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兵马大元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二合一)
“娘,那人,如何了...”苏青青迟疑了下,还是问了出口。
她口中的那人自是指她的亲生父亲苏风烨。
虽嘴上说着与自家父亲划清界限,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她难免还是会有所惦记。
她也清楚,此番昔颜雪除了复仇苏家之外,也是下定决心要与苏风烨做个彻底的了断。
若是因爱生恨,一狠心,兴许亲自手刃了苏风烨也不是不可能。
“便当他死了,他也不是你的父亲,抛妻弃子,何必可怜他!”昔颜雪冷若冰霜,语气淡漠的说道。
苏青青闻言,不再言语,眼中多了几分晦暗。
“青青,人要向前看,莫要被过去的事牵绊住。”昔颜雪看向一旁不言语的女儿,语气终是放软了些。
这话是对苏青青说,同样也是在对自己说。
今日过后,翠柏道再无长生苏家,而她也斩断了情爱,将一心向道修行,追寻那虚无缥缈的天道!
“我知道,娘。”苏青青点头,扭头看了看另一边的宋长明。
心中虽仍堵着一股伤感情绪,但实际上她对此也有心理准备,时间会冲淡一切,更何况他还有自家公子。
宋长明对此没有发表什么言论。
听昔颜雪的口吻,苏风烨兴许还活着。
但仅仅只是一个苏风烨,已经改变不了苏家灭亡的结果。
“敢问当日所赠的这块刀痕石板,是出自何地?”宋长明见气氛沉闷,便话题一转,取出石板问向昔颜雪。
“我在这块石板上颇有所得,若有更多类似的石板,日后还想去寻觅一番。”
昔颜雪闻言,倒也没什么隐瞒,直言,她是在元州一片原始山林之中偶得。
至于类似的石板,则没有更多的发现。
“若公子想要去那原始山林,我可将坐标方位告知于你。”昔颜雪补充道。
“如此多谢。”宋长明道谢。
将来如果有机会,他会亲自去一趟那元州之地,仔细查探一番。
若能再得其他武法,对他来说便是意外之喜。
忽而,宋平安快步走来。
“公子,翠王和胡冢大元帅登门。”
宋长明闻言,当即起身,亲自将翠王和胡冢迎了进来。
几人于宅中一处花亭间就坐。
“此番多亏了昔姑娘带狐山高手前来助阵,否则本王危矣!”翠王坐于首座,大笑道。
看得出,此番灭了长生苏氏,将这个在翠柏道数百年间深根蒂固的毒瘤摘除,他的心情舒畅至极。
毕竟这可谓是他的平生夙愿了,如今终于实现,怎能不痛快,不欢喜!
“翠王言重了,妾身不过是遵守约定为之,若无翠王对抗那苏家老祖,此事绝无希望可言。”昔颜雪低首说道。
“狐山与我云州人族交好,今日过后,狐山族人来我翠柏道,定将悉数奉为座上宾,绝不为难!”翠王大手一挥,爽快道。
“那妾身便代狐山,谢过翠王了。”昔颜雪起身行了一礼。
翠柏道与狐山建交,也算是互惠互利的双赢。
各地资源彼此流通,双方都有好处,且也算多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盟友。
宋长明看昔颜雪,虽对方是狐族大妖,但兴许是在人族地界待的足够久,各方面的举止和人族礼仪,都相当到位。
再加上对方敛息本事了得,此刻也妖气全无,看上去就像是一活脱脱的人族美人,并无区别。
“大王,那些苏氏余孽可有杀尽?”宋长明问道。
“逃了几个。”翠王摇头道。
这也是他觉得美中不足之处,尚未将苏家斩尽杀绝。
主要也是武道宗师真想要四散逃命,翠王一人也只能追上一个,再多也难了。
“不过断了苏家的传承,这些逃散的苏氏族人一如无根之萍,不足为虑了。”翠王说道,并未将余下的苏家族人放在心上。
“倒是长明,此战你也出力极大,功不可没,本王想让你胜任兵马大元帅一职,统军百万,你可愿意
?”
翠王此言一出,宋长明也是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胡冢。
毕竟胡冢才是现在的兵马大元帅,且此战同样拼着重伤立下大功。
没有他此前的极力拖延,哪能等来宋长明和狐山一众的驰援。
“不必看我,只有你继任大元帅的位置,我才能去王府任职。”胡冢摆手道,表示自己随时可以升迁。
“翠王,您了解,我刚突破武道宗师,日后潜心修炼的时间不会短...”宋长明表态道,并没有直接接受这次晋升。
想来统御整个军部的大元帅之位事务繁多,他担心这会牵扯去太多精力,影响他的日常修行,这便有些得不偿失了。
毕竟他步步高升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获取资源,用以强大自己,不能因此本末倒置了。
“长明,等你当了大元帅,大可设立自己的幕府,招募能干的幕僚为你处理日常公务,又何须你亲自操劳这些。”胡冢作为过来人,道出自己的经验。
宋长明闻言,想想也是,也就欣然接受了这次的升官。
实际上他当上大帅也没有几个年头。
按理来说,大元帅之位怎么也不可能轮得到他。
但纵观他的晋升履历就能发现,宋长明的晋升之路一直都是破格的提拔。
不是表现优异,就是屡建奇功。
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总能完成一轮破格晋升。
相比之下,这次的大帅之位还是停留时间较长的了。
“恭喜宋公子了。”昔颜雪恰到好处的恭喜道。
兵马大元帅是军部一把手,在王权体系中,亦是数一数二的重臣。
地位之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通常这个位置,翠王都会留给自家族人把持。
此番让宋长明这个非王族中人胜任,也是破天荒头一遭了。
不过,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对于宋长明,翠王的拉拢之意不言而喻。
尤其是此番共同抗击了苏家之后,宋长明与翠王所代表的胡氏王族,可谓是绑定的相当密切。
给一个大元帅的位置,只会让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牢靠。
翠王此举,在昔颜雪看来,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像宋长明这样强大的人才,再怎么拉拢交好都不过分。
昔颜雪心思转动,余光落到一旁的女儿身上。
“或许,也确实可以将女儿继续留在这里...”
她此番本想带苏青青回狐山静修,但此刻她的想法有了些改变。
将苏青青留在宋长明的身边,这本身也是苏青青自己的意愿,且十分强烈。
而宋长明也在此前的大战中充分展现了个人强大的实力,足以护住她的女儿了。
见宋长明接受了大元帅之位,翠王最是高兴,胡冢则是一脸欣慰。
酒过三巡,茶过五回,几人方才离去。
昔颜雪带走了苏青青。
翠王则带着胡冢回到了王府,此战结束,他们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急需要处理。
苏氏作为长生家,他们的这次灭亡影响必然不会小,甚至可能会引发整个云州的轩然大波。
翠王若是之后运作不当,恐怕还会因此事引来巨大的非议以及麻烦。
当然,这些暂时不是宋长明需要顾虑的。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边恢复状态,巩固宗师修为,一边则同胡冢完成帅印以及其他职务上的内容交接。
当他正式上任兵马大元帅的消息传出时,已是一个月后的事了。
这自是在主城地界引来了一波不小的震动。
宋长明的名头,如今各家各势力皆知,是翠王重点培养的一号人物。
只是他们都没料到在与苏氏大战过后,翠王会让胡冢退位让贤,将兵马大元帅直接留给了宋长明。
此举也可见宋长明有多受翠王赏识和中意。
年不过百岁的大元帅,也是所有人生平仅见,独此一份。
而在军中,此事也引来了一些争议。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宋长明上任大元帅心服口服。
当然,翠王的命令在此,底下人也只有服从的份。
八月中旬,第二城区,军部总址。
一间规模不小的议会厅中,四十八名翠旗军大帅聚首一堂,按照阅兵大会后的排列顺序,依次就坐于此。
此刻,这些大帅神色各异。
有相互低声谈论寒暄,也有双手抱胸闭目养神,在他们的身后站着一名亲卫,手执一幅军旗,表明各自所统御的大军。
除此之外,还有军部一些重要的内务官,以及王府的督军驻使。
总之,军部的重要干部和官员,都已经齐至。
“大元帅到!”
声音传来,在坐的众名大帅无论地位实力如何,头顶几枚帅珠,都纷纷起身,看向大厅一侧。
宋长明穿着元帅的鎏金衣甲,身披蟒袍,缓缓走了进来。
众大帅的目光自然的落到了宋长明的身上。
宋长明虽相貌年轻,但器宇不凡,尤其是一身强大的体魄气血,透着无与伦比的威猛之气。
没有哪个军部之人胆敢轻视了宋长明。
而当宋长明扬起蟒袍,坐在元帅椅之上时,他身上的宗师气息,自然而然的散了出来,令整个大厅为之一肃。
宋长明代替胡冢上位,军部中是存在一些争议,但这些争议只在小范围的新兵,预备役口中传开,并不包括在坐的一众大帅和军部高官。
他们都不是瞎子,那日宋长明力斩苏氏老祖的一幕就发生在主城之外,宋长明的强大,他们都有目共睹,心知肚明。
宋长明坐上军部兵马大元帅的位置,只能说翠王的拉拢之意太过明显,也不难理解这一点。
这不仅是宋长明将来不可限量,更是他当下的实力就已经极强了,完全有资格力压群雄去当这大元帅。
甚至这武道宗师的修为实力,只是待着当军中一大帅,反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再加上宋长明在灭苏大战中的卓越表现以及巨大功绩,也正是明白这些前因后果,故而在坐所有大帅心中,皆是对宋长明服气,没有任何非议。
“恭迎新元帅登位。”
所有大帅和军部高官在宋长明就坐元帅椅后,整齐划一的震声行礼道。
“免礼了,诸位坐。”宋长明开口道。
他神色自若,倒也没什么好怯场的,毕竟他在军部也已经摸爬滚打的数十年,了解颇深。
只要职位还在军部,那就是他的舒适圈,哪怕现在已经坐上了军部一把手的位置。
众人闻言,谢过后这才相继落座。
宋长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下方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那张大帅椅是空缺着的,只有一名亲卫仍拿着军旗站在椅子后头,表明这是第一军大帅的位置。
那日胡洞火的牺牲,对整个军部来说都是地震级的消息,甚至不亚于他此番突然胜任兵马大元帅一事让人震惊。
而也正是胡洞火的牺牲,成了此次苏家覆灭的最终导火索。
而除了一军大帅之位目前仍空缺之外,放眼望去,还有两张大帅椅是空缺的。
也就是说,这次灭苏大战,一共牺牲了三名现任军部大帅。
每一名统兵大帅对军部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意义重大。
鲜少有大战会以牺牲一名大帅作为代价。
此前的妖族全面入侵是一次,此番灭苏大战便是近些年的第二回。
“这是我上任后第一次用元帅令召开军部的全面会议,一方面是让诸位知晓我,另一方面则是要定下四个空缺的元帅之位候补名单......”
宋长明也没有说太多的场面话,很快就进入此次议会的正事。
三个牺牲的大帅之位需要填补,除此之外,还有他上任大元帅后,此前的十九军大帅之位,也同样需要人来接手。
如过往那般,由各个大帅进言,推荐各军中的人选,再由他来亲自敲定候选的名单。
而后便如他当上
十九军大帅那般,通过各方面考量,进行层层筛选比较,优中选优,最终竞争出四个新的大帅出来。
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至于最终选出的四个新大帅是谁,就要看到时候名单中的所有人表现了。
此次有四个新大帅的名额,对军中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亦是梦寐以求的晋升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