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必须加税
崇祯皇帝笑道:“叔祖,您知道,朕为什么要聚集这百万之众吗?”
为了吓唬我们湖广人呗!
老王爷心里明镜似的,但是不能直说啊,只好说:“万岁爷心善,不忍看着陕西饥民挨饿,所以带着他们来湖广就食。”
“朕才没那么善呢!”崇祯皇帝哼了一声,“但是朕知道陕人是不会当安安饿殍的!如果朕不聚集他们来湖广要饭,自会有英雄豪杰出世,带领他们横行天下,坏了咱家的江山!
叔祖啊,您是宗室大长辈,德高望重,为湖广一带士绅豪门所敬仰,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此间百万之众因为无食而起变乱,将湖广变成人间地狱啊!”
老王爷皱着眉头:“陛下,您要老臣怎么做?”
崇祯皇帝笑道:“咱们可以一起要饭!”
一起要饭?
朱翊铭听了这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可是德高望重的“叔祖王”,大明襄王朱翊铭啊!是含着金玉出身的贵子,打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会要饭?别说要饭,做饭都不会啊!
“万岁爷,老臣不会要饭啊!”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又一个不会要饭的......老祖宗朱元璋也真是的,怎么就不把要饭的真本事传给子孙后代呢?
“叔祖莫急,”崇祯皇帝道,“不会可以学!”
学?
学什么不好?学要饭?朱翊铭心说:我一挺大一王爷,老了老了却混成了叫花子头头,这命也太苦了。
崇祯皇帝缓缓道:“要饭这门手艺在太平盛世中用处不大,但是如今却是大灾之年,民不聊生啊!”
实际上,历史上的明军打不过八旗兵是战斗力不如,但是打不过农民军却不是战斗力的问题,而是老天爷真不赏饭。
其实明末官军的对内镇压能力还是很强大的,而且官府也没到“烂到根”的地步。
包括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在内,几乎所有的流寇大头目都曾经被官军杀得大败亏输!
最先起义的那些头目,都被官军一一消灭,到李自成上位时都已经换了三四茬大头目了。
而这样的战绩,还是在明朝官军极度缺乏粮饷和崇祯皇帝的一系列瞎指挥上实现的,要是明朝真的烂到根了,早就完蛋了,哪儿能熬到崇祯十七年?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太多的明朝文臣武将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并不都是贪官污吏。
如果考虑到崇祯皇帝发出去的军饷数额,他们这些官能用那么一点点钱支持到最后,也谈不上有多贪。
后来那个“自带光环”的大清朝打个王囊仙都花了两个亿,那才真是升官发财啊!
而崇祯遇上的流寇能够一次次的起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太多太多的人没饭吃了。如果中原大地能在农民起义的低潮期来几次大丰收,他们也就起不来了。
“陛下,”老王爷朱翊铭也知道黄淮大水的事儿,“这民不聊生,可如何是好?”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叔祖啊,咱们得让湖广人多缴粮食多纳税啊!他们现在不拿粮食出来,回头饥民都反了,杀进湖广,可就不是要饭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朕不会让他们造反,也不会让他们饿死......朕要带着他们去要饭,去湖广、四川、江南要饭!谁不给,谁就是反贼!朕就让饥民成军,去杀光反贼!”
1000万要饭大军?
这是要饭还是要命?
朱翊铭一阵哆嗦,连声道:“我给,我给......万岁爷,我把府里的钱粮都拿出来赈灾!”
崇祯皇帝点点头:“这就对了,您是宗室前辈,德高望重,湖广无不敬仰,您得出来带这个头,
汇集湖广的士绅大户一起商量怎么帮助朝廷救济灾民啊!你们湖广有两亿亩田,其中至少几千万亩是水田。过往一年才纳粮一斤......实在太少了,得加粮啊!”
“加到多少?”
“加到一斗!”崇祯皇帝伸出一根手指,“不能只让小农出,湖广的士绅官员还有王爷都得出......叔祖,您得带头出!”
“一斗......”朱翊铭摇摇头,“太多了!”
崇祯皇帝冷笑道:“现在不要言多,等此间的饥民去了襄阳,便是一石都不多了!”
湖广的田,年产的均数怎么都有一石五斗以上,好一点的田都要收九斗租子,纳粮一斗根本不多。
要真有百万饥民挤到襄阳府去吃饭了,莫说一斗,一石也得出啊!
“可是,可是......”朱翊铭还是摇头,“老臣可以带头,可是下面的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崇祯皇帝想了想,笑道:“这样吧,恶人朕来做,让他们看一看棺材。您老德高望重,就当个为绅请命的好人吧!”
......
襄阳府皇城外面的府学宫,今儿一下就热闹的跟个集市似的,在这里读书的生员都被挤到课堂外面,一个个都伸着脖子往里面张望,面目上都写满了焦虑。
不是在焦虑他们的课堂让人占了,而是在焦虑他们的家乡被北来的百万要饭兵给祸害了。
北上新野迎驾并且向大明皇帝递交襄阳府士绅学子联名上书的襄王朱翊铭在前天下午,就带着皇帝的答复回到了襄阳府。
当天就让人传下令旨,要在七月初四这天,和襄阳副使(提刑按察副使)苗胙土、襄阳知府唐显悦一块儿,在襄阳府学宫内同襄阳府的在籍官员、举子和缙绅名流见面详谈万岁爷来襄阳要饭的事儿......
这事儿听着都不像是真的,堂堂大明朝的万岁爷怎么就成要饭的叫花子了?
皇帝没饭吃他不会加税吗?湖广的绅民都是爱大明的,适当的加一点税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狠狠的加上两成半。
大约就平均一亩加四两谷子(16两制),可以碾出二两多白米。如果整个湖广都能加那么多,那一年就能增加40多万石谷子,差不多就是不到30万石白米,很大方吧?
您这个万岁爷拿着米赶紧走,去别处要饭去,别来湖广!
老王爷听见大家伙七嘴八舌提出加税的意思,就笑着一挥手,道:“万岁爷说了,不会给湖广加税的,你们就放心吧......万岁爷还是知道湖广百姓疾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