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二十一章 来湖广收税

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这要是传出去,崇祯皇帝不得被人喷死!

这还真不是崇祯皇帝不会打仗,而是内战和外战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汉人内战,控制了农村,想围攻城市,还是挺简单的。

但是唐王一系将来去东南亚打的是外战,除了那些汉人老百姓,剩下的都是要消灭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局面不利就让他们缩回城堡坚守,局面有利就让他们去控制农村,一点点的收复吕宋失地。

可以说,在封建时代,谁控制了农村,谁就控制了一切!

汉人在宗周时代的崛起,昂撒在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崛起,都是这么干的。

汉唐在西域和云贵那么勇猛,最后为什么丢光了?

很简单,没有控制外围农村,一直被包围。

难道汉人还能永远强大吗?

太阳也不会永远正当午啊!

只要汉人内部出现一点问题,这种脆弱的关系马上就让汉人崩盘了。

但如果能够以城市为据点,源源不断的打击反贼,就能复现宗周和后面朱元璋收复西南的壮举。

这才是汉人需要去做的正经事!

这就是强硬关系和脆弱关系的区别!

所以崇祯皇帝就得把这种窍门传授给唐王一系的几个王爷,教会他们怎么和蛮夷作战。

再怎么说,东南亚落在一群汉人手里,总比落在蛮夷手里强的多。

......

除了教导这些王爷怎么打仗之外,崇祯皇帝还在忙着找湖广的地主多收点税务。

湖广有两亿亩田,一亩一斤(升)的税实在太少,打发叫花子都不够啊!

崇祯皇帝的目标是一亩收一斗,两亿亩田收他个两千万石!

有了这两千万石,崇祯皇帝就能将襄阳、南阳、承天等地的皇城改造成三个巨大的义仓,从崇祯六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在这三座义仓中囤粮一亿石!

有了这一亿石,崇祯皇帝就有本钱组织汉人大量南下了!

可是湖广地方二百多年来就享受惯了低税负——从明初开始湖广低税负和四川多隐田,其实也是符合明初湖广、四川的实际情况的。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在南宋末年时遭遇了大屠杀,人口锐减,以至于六十多年无法恢复。

而到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时候,湖广又是徐寿辉、陈友谅的发家之地,再一次遭遇了残酷的战争!

所以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四川人口极少,湖广人口很少,而浙江、江西、江南以及北方的山西人口比较多。

因此明朝初年,朱元璋一面采用强制手段迁移人口,一面也用上了经济手段。四川、湖广都享受极低的税负,而江西、江南、浙江都是高税负。所以在明朝建立后的许多年中,四川、湖广都是移民的目的地。

这种税收政策本来应该是促进人口流动的权宜之计,怎么都不能持续二百多年,可是明朝的官僚体系却非常僵化,以至于四川、湖广的人口已经大幅增加,两省的农业已经可以承担合理税负的情况下,依旧沿用祖传的低税。

所以明朝中后期看看各地的税收标准,只能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湖广足、天下熟”的湖广一年才给朱家皇帝216万石——这还是税额,不是实际拿到的数目。

“天府之国”的四川,居然只给大名朝廷区区108万石——这也是税额,真正交上去的还得打个折。

几乎不交税的好日子过了二百多年之后,湖广、四川的地主老财们早就把不这种低得不能再低的税额当成了正常状态,对于朝廷加税的企图,总是坚决抵制。

而且湖广、四川看着也没有受益于

大航海时代的东南富庶,所以掌握天下的大明昏君们也比较忽视这两块地盘。

在中原和北方还算丰足的时候,湖广、四川的低税也不要命,无非就是昏君的手头不宽裕,贪官时常拿不到俸禄,成了“官白劳”,反正当皇帝的人也饿不死,贪官也不在乎这点俸禄。

可是中原、西北一旦闹起连年的天灾......国家需要湖广、四川多交粮食的时候,湖广、四川的低税就成问题了。这两个粮仓不给朝廷交粮食,就造成了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维持统治和救济灾民。

而崇祯皇帝则看准了湖广有粮无兵的软肋(大明朝可没有湘军),在南阳汇集起数十万的明军部队(少量精锐和大量饥民组成的汉人火枪兵),号称百万,然后来个集中行动,从湖广最北面的襄阳府开始,一个府一个府的迫使湖广士绅在税负问题上让步。

明军还没抵达,但是崇祯皇帝来收税的消息,却已经传来。

襄阳皇城外的襄阳府学宫,更是成为了襄阳、德安、承天等府的士林领袖们反对“明军”收税的活动中心。

地主老财嘛,当然是不想给大明朝交税的。

他们享受了而百多年的低税,怎么肯把这个利益吐出来?

就像北伐军不打进北京城,你指望八旗子弟能把铁杆庄稼吐出来?

就想汉人不动用武力,你指望少贵能放弃他们的优待?

做什么美梦呢?

和平交权?

交个狗屁!

襄阳在明朝的时候,是湖广北部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朱棣一系(朱高炽之子)的襄王藩封所在。

而如今的襄王朱翊铭更是和万历皇帝平辈的宗室老前辈,而且为王已经三十余年,在湖广一带极有威信。

在汇聚到襄阳府学宫的士绅领袖们看来,只要他老人家出个面,孙子辈的崇祯皇帝还能不给面子?

别看崇祯皇帝登极以来坏了不少藩王,但那些王爷除了涉嫌夺嫡和谋害先帝的福王之外,都不是朱棣的后代。

福王之外的朱棣一脉的王爷,如彰德府的赵王、蕲州府的荆王、饶州府的淮王、济南府的德王、如宁府的崇王、长沙府的吉王、建昌府的益王、青州府的衡王、常德府的荣王等等诸王,一个都没有触动啊!

所以大家伙现在都希望襄王殿下可以站出来领导大家一起向崇祯皇帝这个昏君请愿......给襄王的请愿书已经递交上去了,可是聚集在府学宫的士子们却没有散去的意思,反而凑在一起,议论起了朝政,还越说越来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