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关门,放张献忠!
四川那么大的一个盆地,在册的田亩总算只有1348万亩,搁在明初还能往蒙古大屠杀上推——蒙古人把四川杀成了白地,而四川全境沦陷到红巾军大起义之间只有六十多年,人口来不及恢复,所以没有开辟多少耕地,也是正常的。
可是在明朝统治四川二百多年后,还只有1348万亩就是四川人集体欺君啊!
这怎么可能?
后世的四川有7878.91万亩耕地!
现在哪怕少一些,六千万亩总是有的!
因为汉人很早就控制四川了,诸葛亮时代更是被大力开发。
结果诸葛亮离世几千年后,汉人的土地反倒是消失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
这帮四川士绅也太黑了,有六千万亩隐个一千万亩,上报五千万亩也就罢了,怎么能只报一千三百多万呢?这逃税逃的也太开心了吧?
其实黑成这样对四川人自己也没好处。
如果他们按照五千万亩的标准交税,一年怎么都能有五百万的税,这就比原本的税额多了四百万。
一年四百万的粮饷,能养活多少兵马?
这笔钱粮如果给了秦良玉、孙传庭、卢象升他们仨,多练10万白杆军、秦军、天雄军这样的部队,满清还能打进四川?
还能把四川人都给图图了?
肯定不可能啊!
所以崇祯皇帝这辈子在整完北直隶之后,第二个要整顿的就是四川!
四川地主不是说只有1348万亩吗?
好!
现在就查一查!
在场的四川省的官员当然都知道四川隐田多了,他们虽然不是什么好官,但也没糊涂到辖区内大约有多少土地都不知道的地步。
可是四川隐田问题也不是一两年了,那是一百多年的弊政,已经到了“祖传弊政”的地步,哪儿能说改就改了?
而且大明朝就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
至少几百年来都是这样的!
而这种“共天下”,其实也是无奈之选。
因为皇权真的不可能完全下乡!
在北直隶,崇祯皇帝的皇权看着很厉害,但是在四川这里就不行。
当然,崇祯皇帝现在人在四川,当然能办成一点事情。
可他不能在四川当刘备啊!
而他一走,靠那些带着几个从人上任的文官,怎么可能查得清楚?
就算当官的肯查,下面的胥吏呢?
他们都是巨室豪门的走狗,会帮着当官的去查?
如果想让当官的有控制胥吏和地方放的能力,就必须授予重权——比如授予地方官相当大的兵权和人事权,让他们开府建衙,自辟僚属,掌握大军。
但是让这样的地方大员掌握四川,崇祯皇帝能放心吗?
崇祯皇帝点点头,叹道:“看来昔日太祖高皇帝以塞君镇四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太祖高皇帝不信任武将,不放心文官,也只有依靠儿子们去监察地方了。”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皇权能够有效控制的地方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越是远离权力中心,皇权的效力就越差。
而皇权的控制力越差,皇帝就越不能给地方督抚下放很大的权限,让他们成为一个可以有效控制地方的权力中心,否则就容易出现割据和内战。
这就是个两难之局啊!
不过这难不倒崇祯皇帝,因为他手里还有王牌!
张献忠!
历史上,张献忠可把四川的地主给坑惨了。
虽然比不了满清的水平,但是张献忠的水平也足够用了!
崇祯皇帝看着张献忠道:“张献
忠,你是有功的忠臣啊,你在四川也有些日子了,想不想留在四川当官?”
想!特别的想!
张献忠心头一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一到四川,看见巴蜀大地的山川河流,就特别的喜欢!
“万岁爷,您要让额在四川当官?”张献忠是爽快人,笑着就发问了。
“是啊!”崇祯皇帝点点头,“朕想让你在重庆当官。”
“好好,”张献忠连连点头,“万岁爷,你要给额当个什么官?”
“大明西南清田委员会,副助系!”
崇祯皇帝杀气腾腾的道:“谁敢抗拒清查田亩,斩立决!”
没办法,大明的许多地方,明着看是朝廷的官在管,实际上还是巨室的天下!
而要治这些巨室,光靠官员清廉负责是不够的,得授权!
也就是将皇权下放给地方官僚,给他们一定的人事权、财权和兵权。
有这两个权,他们才能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形成一个小型的权力中心。
有权,才能压制地方巨室啊!看看那些土司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治理成啥模样就知道了。
所以皇帝可不能一边把大权死死攥在手里,一边要下面没有什么实权的文官挺身而出,去对抗巨室。
这种摆明了干不成什么事儿,而且还会把自己折进去的差事,谁也干不成功,而不成功的差事,也就不会有人认真去做了。
所以崇祯皇帝就只能放权给张献忠等人。
当然,肯定不能是全四川,而是重庆那里。
成都这里有秦良玉就够了。
......
张献忠走马上任之后,四川地主的好日子就来了!
崇祯皇帝则在忙着去见一个特殊的“弟弟”,就是大明云南总兵官、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
这是一个“小孩子总兵”。
现在的大明有点“小鬼当国”的意思,崇祯皇帝自己就是个半大孩子(现在是崇祯二年1629年初冬,崇祯皇帝十九岁),而镇守云南的沐天波才十一岁......他即位当黔国公、云南总兵官、征南将军的时候才十岁!
真是年轻有为啊!
不过崇祯皇帝也知道这位“年轻有为”的云南总兵官还是有点经验不足,难以担当起统治云南的大任,总兵事务只得由云南巡抚代行,公府事务则由其母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
而且崇祯皇帝还知道,世镇云南的沐氏总兵也一连出了两代“昏总兵”了!
沐天波的父亲沐启元是个惹祸精,居然因为家奴犯法被巡按逮捕的事情,沐启元居然调集兵马,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
能干出这种蠢驴事情,简直是脑子被驴踢了!
而沐天波的爷爷沐睿又因为土司叛乱时临阵脱逃,而被免去官职、爵位,并捕入狱中。
简直是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好在沐天波自己比较争气,在崇祯皇帝自挂煤山之后,沐天波追随永历朝廷,后随永历皇帝朱由榔入缅,在咒水之难被缅兵挟持外出,夺刀抵抗至死。
跋涉从亡,流离异域,不屈以死,见危授命,斯亦无愧其祖宗矣!
可以说,这家伙就是大明版本的诸葛瞻。
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但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所以崇祯皇帝自己也比较喜欢沐天波,并没有因为他傻缺老爹而对他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