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二百八十五章 扎根农村

不吃猪肉是比较难以理解蒙古人的,毕竟统治叶尔羌汗国的蒙古人和下面的邪教教徒利益并不一样。

就和慈禧和汉人的利益并不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但这种事,对于念经把脑子念坏了的不吃猪肉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现在他们没有了后援,而且总人口数都没有崇祯皇帝投入的汉人男性多,这就让不出猪肉的局面开始彻底崩坏。

一开始,只要可能,几个不吃猪肉的首领就坚定不移地向北方运动。

但是李靖明显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北方布置的兵力显著比其它方向要多得多,直接把这些蠢货都变成了尸体。

去北边傻瓜都的死光了,剩下的就只能向西逃,因为东南两个方向都是汉人。

这时,李靖果断下令让明军改变了行进路线,准备猎杀这些逃跑的不吃猪肉,一步步困死,饿死,渴死他们。

于是在西北战场上,明军和不吃猪肉就展开了反复的追杀与逆袭。

不吃猪肉不仅被迫偏离了北方的目的地,而且被李靖大量杀伤,很有几分山穷水尽的味道。

不用想也可以知道,李靖调集过来的明军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所以在连续战斗减员后,不吃猪肉们惊愕的发现现在所有的不吃猪肉加起来,已经不够两百万了,剩下的都被李靖指挥的明军给杀了。

战争是最佳的熔炉,而人则是矿石。矿石投入到熔炉中后,部分凝炼成精铁,部分化为废渣。

而在西北战场上,废渣基本会变成尸体。

因为不论是明军还是不吃猪肉,都是不留俘虏的。

骑在战马上,向北行进的时候,李靖正在默默计算着自己手上的兵力。

有大量的明军被交到他的手上,现在还剩下很多,只有很小一部分变成了尸体,最终活下来的都成为冷静凶残的战士。

对李靖自己来说,连续高强度的指挥下,他反而是有些享受。

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开心心的灭族了。

灭国已经不好玩了,还是灭族比较有意思。

崇祯皇帝说的对,犁庭扫穴,绝其苗裔,才是长治久安的最佳办法。

反倒是安抚和怀柔这件事,只能坑害子孙后代。

在李靖手中,这支规模庞大,原本是由各个地方、不同出身战士拼凑而成的部队,现在已变得如同最精密的机械一样,以不可思议的效率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

在距离李靖几十步之外,崇祯皇帝骑在马上,正兴致勃勃的看着自己手中的地图。

明军的战果斐然啊,短短几个月就消灭了超过上千万不吃猪肉(汉人男性移民也是主力),这个效率,真的是很高了。

辣脆要是能有他们的水平,何至于让油太祸害世间?

也许是他们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也说不定。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在崇祯皇帝的安排下,汉人的西北就稳了。

崇祯皇帝很清楚,汉人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扎根农村。

历史上能够进来搞所谓民族大融合的,其实基本上以骑马武士阶层为主。

这些北亚蛮族进入北方之后,如果成功建立或盘踞区域性/全国性的具有一定中央集权性质的政权。

他们基本上会成为城市居民,然后被纵情享乐,低生育率,围城饥荒,瘟疫,规模化屠杀给消灭掉。

而扎根农村的汉族能够稳住血统。

历史上能够成功将扎根农村的汉族血统摧毁,造成大规模定居点退步的。

北亚马背武士还真不太做得到。往往要配合数十年,百年战乱+生态水土退化(大西北),或者持续战乱+农村社群反侵蚀(西南土司)才可以做到清除大量汉人农村拓殖点。

大西南的话,由于朱元璋和历代大明皇帝掀起了强大的反扑和持续近三百年滔滔不绝的战略进攻,目前根基相当牢固。

大西北的话,则是六百年的恢复中,目前陷入犬牙交错状态。

而崇祯皇帝要做的,就是消灭所有非汉人农村,只留下汉人农村来发展。

实际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汉唐的经略为什么缕缕失败。

虽然崇祯皇帝自己并不不否认这两朝的武德绩效,甚至非常喜欢,但问题是汉人在汉唐的时代的思路就错了。

他们西域和西南最后都龟缩在城市里奄奄一息,城

外就是土著,而真正到明朝才是完成了消化西南。

只有在西北建立起大量的汉人农村,消灭了所有非非汉人农村,汉人在西北的统治才算是稳固。

团结壬和邵敏以为的融合:汉男+胡女、胡男+汉女。

历史真实的融合:汉男+汉女+胡女。

这大抵就是今天汉人的真实构成。

而崇祯皇帝认为老祖宗的办法实在是太好了,胡女连正妻都当不上,有的连妾都不是,就是奴婢。

但,只要父亲是汉人,那么子女就都是汉人,这就是汉人的父系法统。

这东西在后世都快被骂成傻缺了,但这实际上才是汉人传承下去的根本原因。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崇祯皇帝是不怕女拳来找他麻烦的,就这么办吧。

......

看着各处传来的战报,李靖整个人浑身上下都在散发着从容不迫的自信与淡定。

他手上是一副精密的地图,赫然是一张西北之地的详图。

这地图的内容之丰富,比不吃猪肉所见过的全部西北地图累加在一起,都要多出十倍。

地图上不光标注着各个聚居地,绿洲,河流,还有各个势力的大致分布区域,以及各种势力的活动地带。西北之地的特产,奴隶、农产品和矿石,都在地图上有详尽标注。

这样一张地图,可以说价值连城,是明军的侦查骑兵用无数性命填补齐全的。

此时,一个传令兵前来,把一叠最新情报交给了李靖手下的参谋。

再由他们拆封检验后,转交给李靖。

情报很长,密密麻麻地写了三页纸,李靖却只用半分钟不到就扫完了全部,而且抓住了关键点:“曹变蛟遭遇夜袭,歼灭了五千多不吃猪肉的马匪,自身伤亡七十余人,嗯,这一仗打的倒是还行。”

李靖拿起笔,在地图上把战场勾勒了出来,随后就站在地图前,皱眉思索。

周围安静下来,几个参谋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不敢去打扰李靖的思考。

他们非常清楚,面前这位尊贵的大明总参谋长李靖,最讨厌在思考的时候受到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