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编忠臣
他已经牵着一匹驽马,步行到了长安城外,向西眺望。高厚坚实的城墙,在阳光下透出一股子雄浑之气,似乎预示着大明王朝的基础还相当扎实!
路上来来往往的车马不少,时不时就能瞧见一两个和刘宗敏差不多粗重的关中大汉,都牵着马匹,背着刀弓,看着都仿佛是要去行走天下的侠客。不过他们这会儿全都向着长安府城而去!
望了一眼两个正往长安府而去的壮士,刘宗敏忍不住就加快了脚步。
他虽然是个很不错的铁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志不在此。所以他才会拿出打铁所积攒的银钱去拜师学艺,习了一些弓马本事,就盼着有朝一日可以大显身手,闯出一番事业。
不过在自幼家贫,吃尽了这世道苦头的刘宗敏看来,大明朝的气数长久不了,所以他一开始并不想替大明朝卖命,要不然崇祯元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去投奔了孙传庭。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大明居然出了一个特别懂军事的皇帝,而得到了充足资源的孙传庭也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能打!
孙传庭几乎是击破了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军,就是仅存的也被他赶进了山里,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
后来刘宗敏的家乡蓝田县又贴出了招募兵马的皇榜,这下刘宗敏不再犹豫,立即就去帐前军设在蓝田县城的募兵处报了名,领了路凭,自己往长安府而来了。
就在刘宗敏快要抵达长安府的长乐门的时候,来自绥德的田见秀正和他的同乡冯双礼,还有来自临近绥德的吴堡县的白文选一起同行,已经入了长安府城,正在伸着脖子,在这座只在他们的梦中出现过的繁华城市的街道上晃悠,还不时找人打听皇帝住在哪里?
长安府城中的居民,这段时间大概见多了他们这样的乡巴佬,也不和他们多说什么,只是往皇城的方向指指,然后就把他们打发了,不过心里面却都觉得崇祯皇帝行事有点荒谬,这些家伙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人啊!他们也能当大明朝的好臣子?
好在崇祯皇帝不在乎这些面相,不管长得帅还是长的丑,只要能打,他一律加以录用!
而在长安皇城中的演武场里面,刚刚通过考核,成为光荣的明军骑兵的几十个壮士,全都望之不似好人,也都是一副喜极而泣的模样,感激的看着他们的明君崇祯皇帝。
虽然这帮人在几个月前,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加入,或者已经加入过造反队伍!
但是这一刻,他们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大明皇帝还是好的,还是识英雄、重英雄的!能跟着崇祯皇帝这样的明君,真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什么造反,什么打天下,什么当功臣的,这等大逆不道的念头,都已经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位壮士,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崇祯皇帝已经将一大包沉甸甸的银子交给了跪在自己跟前的壮士手里,还亲切的问起对方的姓名和籍贯。
“回皇爷的话,额叫刘宗敏,是蓝田县人,额原是个打铁的,却也有一身的武艺!”
崇祯皇帝看着这个壮士,笑吟吟的点头,心想:好好干,以后有机会让你去西厂,专门负责拷掠追赃!
“好一个壮士!”崇祯皇帝赞了一句,然后又走到了站在刘宗敏身边的另一个五短身材的“矮壮士”身边,每等他发问,那矮壮士就自己跪下报上家门了。
“万岁爷,额叫袁宗第,是绥德的汉子。”
“你也是大好壮士!”崇祯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也拿过一包银子递给他,“这些银两你先拿着,房子等盖好了再给你,少不了你的!”
“谢万岁爷的赏!”袁宗第磕了头,喜气洋洋的接过了银子。
赏完了袁宗第,崇祯皇帝又到了一个瞅着挺忠厚的壮汉跟前,笑着问:“壮士,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回万岁爷的话,额叫田见秀,也是绥德的汉子。”
崇祯皇帝连连点头,心说:你看着挺老实的,没想到也是个大贼头啊!好好,现在跟着朕老老实实的当官吧!
崇祯皇帝又走到站在马进忠身边的一个十七八岁,长得非常俊朗的少年骑士身边,一看这人的面孔,就笑了起来。他已经认出那人了,不就是那个勾了李自成老婆的高杰吗?
高杰也给崇祯皇帝跪了,不等崇祯皇帝发问,就自报了家门:“臣米脂高杰,恭请圣安。”
“好好!”崇祯皇帝点点头,“高杰,你念过书吗?”
“臣念过几年私塾。”高杰回答道。
“好,那你去军校里面学习一下!”
崇祯皇帝这个时候已经见完闯贼,哦,是见完大明的忠臣了!
他一共见了三百人,是今天的指标,从今天开始直到大年三十,天天都得见三百个这样的忠臣。
大明就是忠臣多啊!有了那么多的忠臣,何愁大业不成?
三百个个新进的忠臣,还有几个早就已经入
伙的忠臣,现在已经站成一排,个个都挺胸凸肚,等着崇祯皇帝检阅。崇祯皇帝的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李自成、李锦、刘芳亮、吴汝义、刘体纯、刘宗敏、田见秀、袁宗第、高杰、冯双礼、白文选、王尚礼,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忠啊!
崇祯皇帝大笑了起来,手臂一挥:“好好,你们都是忠臣,有了你们,朕就不怕西贼了!你们跟着朕,也就不用为荣华富贵发愁了!”
......
眼下时间已经到了冬天,明军将不知猪肉的反贼赶出汉人聚集区之后就暂停了军事行动,转为战略防守。
没办法,崇祯皇帝一点都不想在冬季作战,非战斗减员太严重了!
哪怕有温暖的军服和棉甲,但是这只能减少非战斗减员,并不能完全避免。
一场战斗下来,明军可能总共也就战死负伤了几个人,但是非战斗减员足足有好几十,是战斗减员的十倍不止。
甚至有倒霉的士兵,直接掉进冰窟窿里面,让外面的明军想救援都没法救援。
崇祯皇帝对此也不着急,而是准备开始自己的新一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