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逼人请叫我小九哥

第一百七十七章 立起龙纛!压过去!压过去!

本来依照朝廷规制,龙纛作为天子专属的至高象征,哪怕贵为太子,也绝无资格动用。

但是在这战局最为关键的时刻,在场众人皆沉默不语。

因为这些日子的相处,他们早已敏锐察觉到皇帝似乎对太子言听计从。

基本上太子说什么皇帝都不会反驳。

既然如此,他们这些人又怎敢说些什么?

很快,几名士兵站成两排,双手紧紧握住龙纛杆,齐声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

一个个身子后仰,脚步稳稳扎在地上,才缓缓将那面高达九米有余的巨大龙纛竖起。

这龙纛被四条粗壮的绳索牢牢固定在一辆特制的战车上,绳索的每一股都由坚韧的牛皮和粗麻混合编制而成,十分结实。

战车由四名身强体健的士兵驾驭。

战车周围环绕着一群身材高大壮硕之人,他们身着厚重的甲胄,平均身高足有一米九!

这便是护纛营了!

护纛营的成员都是从各处挑选的精锐,个个天生神力,有万夫不当之勇。

即便在战场上战车遭遇意外,他们也能凭借自身的力量独自扛起龙纛。

因为龙纛绝不能倒下!

一旦龙纛倒下,护纛营全员不问缘由即刻斩首,这是千百年以来的规矩!

就这样,龙纛被高高立了起来!

只见这龙纛之上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那金龙的鳞片由金线一针一线绣成,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若要挣脱束缚,翱翔天际。

朱慈烺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缓缓走出,身后一万骑兵整齐排列,他们身着的铠甲由精铁打造,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个个身姿挺拔,犹如一片黑色的钢铁洪流。

每一名骑兵的脸上都带着坚毅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在骑兵之后,是五千重甲步兵,他们身着厚重的重甲,每走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声响。

仿佛每一步都似能让大地为之震颤!

就在这时,刺眼的阳光穿透层层硝烟,毫无遮挡地照射下来。

朱慈烺的眼睛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刺激,下意识眯起双眼,右手迅速抬起,用手臂遮挡阳光。

片刻之后,他才逐渐适应这强烈的光线,随后居高临下地俯瞰着眼前的这片战场。

只见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双方最起码又有数千人战死在这片土地上。

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尸体残缺不全,有的肢体扭曲,鲜血将土地染成暗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味。

朱慈烺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甚至有一位总兵也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不幸阵亡,他的尸体被丢弃在一旁,身上的铠甲满是刀痕和血迹。

不过即便知道了,朱慈烺也不会表现出过多情绪波动。

因为这是一场关乎两国国运的大战,在这样的战争中,任何的伤亡都实属正常。

紧接着,他轻轻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和血腥气息瞬间涌入鼻腔,这气息让他心中涌起一股特殊的使命感。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神中充满坚定与决然。

“压下去!!!”

声音洪亮而有力,在所有人心中回荡。

传令官接到命令,双脚猛地一蹬马腹,战马嘶鸣一声,朝着远方狂奔而去,用尽全身力气吹响号角。

“呜......”

那低沉而激昂的号角声,如同一声惊雷,划破战场的上空。

一万多人的骑兵瞬间闻声而动,如汹涌的洪流,朝着山下勇猛冲锋。

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大地颤抖,地面上的尘土被纷纷扬起。

前方正与清军激战的明军,在杀得难解难分之际,忽然听到一阵激昂澎湃的号角声。

这声音穿透战场的喧嚣,传至众人耳中,让明军将士们心中猛地一惊。

他们下意识纷纷回头望去。

只见松山上,一万骑兵如猛虎下山般汹涌奔涌而出。

而在最前方,那面巨大的龙纛高高飘扬,猎猎作响,在阳光的照耀下,龙纛上的金龙鳞片闪烁,熠熠生辉,仿若要腾飞而起。

看到龙纛突然压了下来,士兵们的脑子瞬间就炸了!

不是......

龙纛怎么压下来了?

不至于啊!

几位总兵更是震惊得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就连身体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心中满是恐惧与疑惑。

这是因为他们深知龙纛的意义,龙纛之下,必是君王所在之处!

也就是说.....

崇祯真的带兵压上来了?

因为松山地势高耸,所以从他们所处的方向望去,那一万骑兵好似从天而降的神兵,裹挟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而来,场面极为震撼!

但很快,他们的脸上突然就涌起兴奋的红晕,恰似燃烧的火焰,心中的恐惧和疑惑瞬间被强烈的斗志所取代。

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极度渴望,随后再次朝着对面的建奴勇猛无畏地冲了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龙纛的出现,如同给明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极大地的鼓舞了士气,让他们的热血沸腾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原本在原地待命的八万边军步兵,也被这一幕惊得呆立当场。

要知道他们原本的作战计划是:

先等炮兵对建奴进行一轮狂轰滥炸、然后在等京营士兵用燧发枪对建奴进行射击,打乱建奴的阵型,使其阵脚大乱。

然后骑兵再冲上去与建奴骑兵展开激烈厮杀,等到战场局势趋于明朗时,步兵再一拥而上,彻底将建奴消灭干净。

可是,如今龙纛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完全打乱了他们原有的作战部署。

不过这些边军的军官们皆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他们迅速回过神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大声下令道:

“兄弟们,跟着龙纛冲啊!”

“陛下就在龙纛之下!”

声音在所有步兵中回荡,八万边军步兵听到命令,瞬间热血上涌,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激动的光芒。

紧接着,他们如同一群愤怒的狮子,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朝着前方的建奴冲了过去。

在龙纛的引领下,整个战场上已无任何既定计划,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那就是跟着龙纛冲就完了!!!

龙纛所在之处,就是他们冲锋之处!

边军步兵这一动,之前的京营士兵顿时也坐不住了。

郑成功和张世泽等人远远望去,心中皆是一阵惊愕,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那龙纛之下的并非是崇祯,而是朱慈烺!

下一秒,没有丝毫犹豫,郑成功猛地抽出腰间的长刀,高高举起,大声下令道:

“上刺刀!跟着龙纛冲过去杀建奴!”

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斗志,颇为震撼人心!

京营的士兵们听到命令,迅速给手中的燧发枪上了刺刀,动作熟练而迅速,随后一个个的如离弦之箭般冲了上去。

就连那些平日里负责后勤辅助的辅兵,此刻也被这热血沸腾的场面感染,他们拿起身边的棍棒或短刀,也都纷纷冲了上去。

此刻,要不是热气球无法迅速降落,热气球上面的士兵都恨不得直接跳下来冲上去和建奴厮杀了。

他们在热气球上焦急地跺脚,却没有任何办法。

总而言之,此时此刻,只要是能动的明军,几乎全部如汹涌的潮水般跟着龙纛像建奴冲了过去。

他们一个个都红了眼,心中燃烧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怒火!

与此同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对面的建奴们突然陷入了茫然之中。

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之间,这群明军就变得如此勇猛了?

刚才也不这样啊!

只有身处后方不远处一座高坡之上的

皇太极,凭借绝佳的视野,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皇太极双手不自觉地抓紧缰绳,指节泛白,手背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他了解汉人的文化,也明白那面龙纛对于明军而言,到底承载着怎样的意义!

那是皇权的象征,是军心的凝聚,是让明军甘愿赴死的信仰!

而且.....

龙纛所在之处,必是天子所在之处!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崇祯正在带着明军冲锋.......

刹那间,皇太极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整个人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一阵阵莫名的寒意突然从心底升起。

不得不说,他终究还是小看了崇祯!

原本他想着,即便崇祯御驾亲征,也定然不敢亲临战场,只会龟缩在城内指挥大军。

毕竟据他所知,崇祯这一辈子都未曾上过战场、甚至极有可能连北京城都没有出过。

在他的认知里,这样的皇帝就算真的御驾亲征,也是绝对不可能亲自上战场的!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崇祯竟然真的敢来到战场,而且还直接率领所有的军队压了上来。

那面龙纛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是在向所有人证明,他并非像传闻中的那般不堪。

而这一幕,足以让所有明军视死如归,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

这一刻,皇太极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心若死灰。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战场,看着明军那汹涌的攻势,心中已然明白,这场战争他们大概率已无胜算。

然而,就算是现在想要撤退,似乎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双方决战的区域,距离松山城不过两公里左右,骑兵全力奔跑起来,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所以,没过多久,这支骑兵就已经冲到了战场之上。

此时此刻,所有的明军骑兵也早已知晓这一情况。

他们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开始不断向着龙纛靠拢,马蹄声整齐而有力。

‘哒哒哒’的马蹄声如同密集的鼓点不断炸起。

每一名骑兵都像是一把利刃,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支犹如利剑般的队伍。

下一秒,这支‘利剑’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猛地插进了建奴的军阵之中,直接冲破了建奴原本就有些松散的骑兵队伍。

这一瞬间,所有建奴都感到一阵惊骇。

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微张,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悍不畏死的明军!

仅仅这一次冲锋,明军那边顿时死伤几百人,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而建奴这边更惨!

一下子就死了数千人!

但即便如此,这群明军依旧视若无睹,他们嘶吼着,喊杀声震耳欲聋,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径直朝着建奴的中军杀了过去。

紧接着,后来的明军骑兵迅速对周围被冲散的家奴展开了屠杀!

此时他们的眼神早已充血,面目因愤怒和杀红了眼而变得狰狞,一个个犹如从地狱而来的恶魔,手中的兵器挥舞得虎虎生风。

所到之处,建奴纷纷倒下。

看到这一幕,建奴们彻底慌了神,即便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试图重新组织防线,可建奴士兵们早已乱了阵脚,四处逃窜,压根就不听从号令!

有的士兵甚至丢掉了手中的兵器,只顾着逃命。

就这样,七万明军骑兵如汹涌潮水般充斥着整个战场,好似锋利的刀锋,直直扎入清军军阵之中,随后开始肆无忌惮地冲杀着周围的一切。

但凡挡在他们面前的人,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会在顷刻之间被无情绞杀,有的甚至直接被践踏成一摊肉泥,残肢断臂散落一地。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令人作呕。

刹那间,建奴的大军彻底崩溃!

而这一切,只因为最前方的那面龙纛,和那面龙纛之

下的‘皇帝’!

还未接近最前方战场的代善,原本正意气风发地率领着部队前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像是突然被施了定身咒,猛地停下了脚步。

此刻的他眼中满是惊恐,嘴巴张得大大的,呼吸瞬间都变得急促而沉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现在他要是再冲过去的话,也只会被明军无情的绞杀!

下意识地,他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皇太极。

只见皇太极此刻也是一脸的震惊,往日的威严此刻已被慌乱所取代,脸上写满了绝望。

虽然刚才接到的命令是带领军队冲击,但此时此刻,代善心中权衡利弊,迅速做出了一个违背命令的决定。

他没有丝毫犹豫,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

“撤退!撤退!撤退!”

那声音仿佛要冲破这混乱的战场,伴随着他的吼声,代善一马当先,扭头便朝着皇太极冲了过去,身后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好似一面投降的旗帜一般。

他身边的骑兵自然也看到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心中同样涌起一股恐惧。

这种恐惧像是瘟疫一般在骑兵队伍中迅速蔓延。

如今看到主将下令撤退,并且一马当先的转身就逃,他们还有什么犹豫的?

当下二话不说,直接折返了回去。

一时间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行人朝着皇太极奔了过去,扬起的尘土仿佛是他们溃败的遮羞布。

看到代善直接向自己冲了过来,皇太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着。

他并没有责怪代善的意思,因为他明白,面对这样的情况,撤退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一战!

他们算是彻底败了!

而随着代善这一撤退,周围的建奴也彻底没了继续战斗的勇气,瞬间彻底崩溃!

一瞬间,无数建奴开始不要命地逃跑起来,他们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有的建奴鞋子跑掉了,光着脚在地上狂奔。

有的建奴头盔掉落,被后面的人踩在脚下。

更有的为了尽快逃走,甚至不惜将旁边战马上的同伴拉下马来,然后自己骑了上去不要命的狂奔。

但这一幕,已经不是皇太极可以左右的了。

紧接着,在皇太极的示意下,皇太极身边的传令官哆哆嗦嗦地拿起号角,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号角放到嘴边,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呜.........”

那声音低沉而悲凉,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是独属于他们的哀歌。

眼下他们的大军已然崩溃,想要再战已是不可能,只能看看能不能顺利撤退了。

当然,事到如今这大概也只是一个奢望了。

因为现在明军七万骑兵,还有十几万的步兵全部都压了上来,漫山遍野都是明军的身影,怎么可能让他们轻易撤退呢?

但现在也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能保留多少兵力就保留多少,能活下来多少人就活下来多少吧!

皇太极心中哀叹一声。

下一秒,皇太极直接调转马头,带着身边残余的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头也不回地朝着锦州方向逃了过去。

虽然这样的举动很屈辱,但也是无奈之举。

皇太极是个聪明人,当局势无法逆转的时候,他会迅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能活着,就还有机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而此时此刻,在他们身后的明军,简直犹如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毫不留情地绞碎着眼前的一切!

无论是建奴的骑兵、步兵,还是战马,都会瞬间被淹没在大军之中,只留下阵阵惨叫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那声音仿佛是死亡的交响曲,奏响了建奴的覆灭之歌。

与此同时,祖大寿这边,他身边已经不足百人了。

五千跟他突围的大明将士,已然都死在了这战场之上!

活下来的人,包括祖大寿在内

,身上满是鲜血和尘土,坚不可摧的甲胄上面都被砍出了一道道血印!

他们只觉得疲惫不堪,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

但最终还是依旧拼着最后一口气,和周围的建奴战斗着。

并且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他们早已被建奴拉扯着摔下了马,此时正聚在一起,背靠背和建奴进行最后的白刃战。

每一次挥刀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仿佛死亡对他们而言只是时间问题。

祖大寿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拼杀,肌肉酸痛到了极点,每一次抬起都像是在举起千斤重物。

可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杀建奴!

就算是死,也要多杀一个建奴!

可就在这时,也不知为何,周围的建奴们瞬间变得无比惶恐,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随后一个个不要命地开始朝着锦州的方向狂奔了过去。

这瞬间让祖大寿等人不知所措,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停下手中的动作,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

突然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闷雷之声,震的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着。

祖大寿一脸诧异的扭头看向后方。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面高高竖起的龙纛,和钢铁洪流般的大明铁骑。

看到这面龙纛的时候,祖大寿的心中瞬间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着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这龙纛之下会是何人!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崇祯居然会亲自来救自己。

这一刻,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祖大寿感动得痛哭流涕,心中满是对崇祯的感激之情!

他觉得自己多年来对大明的坚守终于得到了回应,崇祯并没有放弃他们。

祖大寿身边的其他将士亦是如此,他们的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兴奋。

因为看到这面龙纛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死不了了!

龙纛来到祖大寿不远处的地方时,突然就停了下来,因为眼前的尸体简直堪称堆积如山,骑兵根本无法靠近。

但龙纛两边的其他骑兵却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追向了皇太极他们。

紧接着,队伍最前方开始分开,随后朱慈烺在众人的簇拥下骑着马缓缓走了出来。

说来有些尴尬,虽然看起来是朱慈烺带着军队冲锋,但其实他一直都被所有人包围在中间。

前后左右都是身高超高一米九的亲卫,这就导致他甚至都看不到前面的景象,只能被动的跟着冲锋!

没办法,毕竟他是太子,周围的人哪里敢让他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中?

而且他身高也没周围的亲卫高,身处其中,自然就显得有些‘渺小’了!

不过君王出现在战场上的意义从来不是和敌军进行正面拼杀,而是最大意义上的鼓舞士气,扭转战场局势!

从这点来说,朱慈烺完美的做到了!

因为他的出现,这场战争明军已然获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