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若我不肯交你会帮谁?
“你……滚一边去!”
赵姬立马将他手从自己脸上摘了下来。
怒气冲冲地瞪着他。
“你心是铁做的吗?”
这么多眼泪,算是白流了!
范季轻轻叹息一声。
说道:“就算我不从中干预,你觉得你能斗得过你那侄儿吗?”
赵姬一下子不说话了。
嬴政这段时间的表现确实让她感到无比意外。
有些东西与生俱来。
有的人天生便是王者,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凡。
就是现在,朝中的风向也已经开始变了。
虽然嬴政还没有亲政,但已经露出峥嵘之姿。
“本宫我……”
“所以何必将事情闹得那么僵。”
范季打断她道。
“秦国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根本经不起你们再斗下去。”
“而且现在时机已到。”
“几世的努力,百年的筹备。”
“若是付之东流,你让你姐姐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秦国先王?”
赵姬顿时哽住了话语。
不知道改如何反驳。
最终她只能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范季。
眼底带着不安和纠结。
范季被这眼神看得有些无措。
他知道赵姬在担心什么。
她需要安全感!
略一思索后安慰道:“你放心,就算交出了权力,你依然是秦国太后。”
“有我在的一天,就不会让人伤害到你。”
说完之后,赵姬却摇了摇头。
缓缓问道:“本宫只想知道,若我还是不交,你会如何?”
她想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不肯交出权柄,范季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赢政。
或者,会怎么对她。
范季也是愣了一下。
没想到她关心的会是这个问题。
略微沉吟了片刻,他答复道:“你放心,这件事我不会告诉秦王,但以后你会明白我所说的。”
“本宫是问,你会如何?”
赵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固执地问道。
范季怔了怔。
突然笑道:“还能如何?你是大权在握的太后,我自然是得有事没事的时候来帮你揉揉肚子捏捏腿来讨好你了。”
赵姬也跟着笑了。
却是冷笑。
“你会讨好本宫,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那本宫再问你,若是我还了权柄呢?你又会如何?”
范季摸了摸下巴。
“还是得来帮你揉揉肚子捏捏腿,总要有人来陪你说说话。”
赵姬身子一点点软了下来。
无力地靠在床头。
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
轻轻出了口气,才面无表情地淡淡道:“不必了。”
范季张口正欲说话,赵姬却打断他道:“你走吧,本宫要午休了。”
范季也没再死缠烂打。
轻步走了出去。
等到他离开后许久,赵姬还是一动不动地靠着。
看样子,像是真的睡着了一般。
又过去良久。
紧闭的睫毛才轻轻颤抖了一下,接着眼睛缓缓睁开。
平静地目光宛如秋水。
失神地看着前方。
离开王宫的范季也没明白赵姬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但就她那坚决的态度而言,让她还权于政恐怕没那么容易。
他的确是没有把赵姬身份一事告诉赢政的打算。
虽然这个太后不是他生母,但却是带着他从赵国死里逃生回来的。
这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该说的都和她说了,该劝的也都劝了。
剩下的就让她自己考虑去吧。
范季之所以这么苦口婆心,是因为赵姬对他的确不错。
他不想看到这“母子”二人最终还是走到对立面。
赵姬现在虽然看着是大权在握。
可范季很清楚,两个她都不是嬴政的对手。
现在朝堂上有些官员就已经被嬴政所震慑。
等到他亲政之后,必定不会缺少支持者。
拿回自己的权力只是早晚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
离舞从韩国传来消息。
她回韩国之后韩王并没有起异心。
函谷关
的兵权依旧是掌握在她手中。
这一步棋可谓是至关重要。
区区一个韩国,秦国却打了几十年没有打下来。
最大的阻碍便是那道函谷关。
现在函谷关掌握在离舞手中,可谓是已经形同虚设。
就在这时,韩国割让出来的南阳十五城却传来一道令秦国震怒的消息。
南阳被割让之后本应该属于秦国领土。
但南阳百姓却不愿意归秦,甘愿依附赵国。
而赵国也接受了他们的投靠。
韩国、魏国、赵国都出自晋国。
“三家分晋”也是而此而来。
也就是说,在战国之前,此三国实为一国。
既然曾经是一国,那么政治制度、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就很相似。
而且两地接壤,百姓之间的来往本就密切。
而且秦国律法严格,一些制度让那些百姓一时间无法接受。
所以他们甘愿依附赵国也不愿意入秦管辖。
消息一传回秦国,便引得朝野震怒。
秦国派使者到赵国讨要说法,让赵王将南阳百姓遣回。
可赵国却虚以委蛇。
以人是自己跑过来为由拒绝了秦国的要求。
对于这件事,朝中也是分为两面派。
一面认为应该出兵赵国,另一边觉得还是应该和赵国好好商议。
赵国可不同与韩国那样。
虽然当年昌平一战武安君打的赵国伤筋动骨,但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已经让他们缓了过来。
再加上赵国军神李牧坐镇,要动赵国并非那么容易。
朝中几名重臣在赢政书房一直商议到下午时分才纷纷离去。
至于商议的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
这种大事,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敲定的。
待到人员退去,书房中便只剩下两人。
一个是脸色阴沉,眼露锋芒的赢政。
另一个,便是凤仪尊贵的太后。
赵姬端坐在座位上,双手交叠着放在小腹位置。
脸色略显苍白,眼袋微微突出。
神色黯然,看上去比之前憔悴了不少。
目光微微一动,便落在旁边的嬴政身上。
赢政虽然脸色阴沉,但在听到南阳百姓投靠赵国之后并没有显得多震惊。
如果不是他韬光养晦的本事强到连她这个名义上的母后都看不出来,那就是赢政其实早有预料。
“政儿。”
赵姬芳唇微启,轻轻喊了一声。
赢政抬起头,关切的目光向她看去。
“母后有何指示?
赵姬看着他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南阳那些百姓会投靠赵国?”
嬴政嘴唇开合了一下,欲言又止。
赵姬顿时明白了。
难以置信道:“你真的早就知道会这样内?”
嬴政见瞒不过她,只好点了点头:“在提出要用韩国大将军交换南阳时,国师就曾经领料过。”
赵姬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