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梦游记楞个哩嗝楞

第一三四二章 狠心的杨广


还是先前杨坚赏赐的大宅院,只是如今门口的牌子已经换成了县公府邸。

已经四五岁,大的甚至已经七八岁的孩子们,赶了近一个月的路,难受的不行,才一沾了地,就一窝蜂的跑进了宅子里去,叽叽喳喳闹个不休。

王言甚至还没进家门,没来得及收拾一番,就被早都等在这里的人叫进了皇城之中,去到了东宫,见到了意气风发的太子广。

“子言啊,哈哈,真是好久不见啊。”杨广热情的迎了上来,器重的拍着王言的手臂。

“太子殿下真是精神焕发啊。”王言还是照旧恭维。

如此说了两句屁话,杨广说道:“跟突厥打起来了,汉王节制兵马,你知道了吧?”

“知道,传旨的人说有意调我过去,是殿下争取的吧?”

“你不是说想做行军总管?这一次就让你总管一路大军,在草原上杀个尽兴。”

两人都没说由王言一手建立起来的水军权柄被夺,这辈子不可能让王言再回扬州的事情。

杨广已经是太子了,杨坚也大胆放权,让杨广插手政事,眼下杨广差不多也算得半个皇帝了。他已经在为他的江山考虑,不让手下出现权臣。

王言问道:“还去并州?”

“对,你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这一次也有意扶植由毕部,你是什么看法?”

沉吟片刻,王言说道:“殿下,扶植由毕部没有什么大用,不过是又一个都蓝,又一个突利,只能一时安稳,难以永世无忧,彼辈蛮夷,畏威而不怀德,都是狼子野心之辈,实在不值当。

还是一战打灭了突厥的好,到时候迁一些中原百姓入草原,跟突厥通婚,如此过去几代,突厥人便也就真正成了我大隋子民。且实治草原,也可以给寒门士子一个做官的机会,受得住草原的苦,定然也能做成一番事业。

待这些人成长起来,也是殿下收拾豪门大户的助力。他们以为没了他们,就没人当官?没了他们,我大隋就要乱?没了他们,我大隋只会更好!”

杨广对王言干豪门大户的心思很满意,但是对王言的提议,不敢苟同。

他摇头说道:“子言呐,你想简单了。如今我大隋可谓群狼环伺,岭南、百越不安稳,吐谷浑近来也闹的欢,去岁我那个废物弟弟,带着三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无功而返,更是助长了蛮夷气焰,频频来犯。覆灭突厥又非一日之功,如此情境,实难为之啊。”

“别人某家不知,若殿下差我挂帅,蛮夷皆可平。”

杨广哈哈笑:“知道你志在四海,不要心急,自有你施展的时候。你的提议不错,虽然不能完全覆灭突厥,但咱们总可以先以由毕部为基础进行实治。此次出征,以你王子言之能,定能打下一片大大的地盘,慢慢推进也是可以的嘛。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就是将突厥的竖起来的尾巴给我打下去,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当一条不叫的狗。也省的四夷猖獗,都想捋我大隋的虎须。”

“是,殿下。不知何时出征,所领何部啊?”

“先不急,待本宫跟诸大臣商议一番你的提议,你一路舟车劳顿,先好生休养几日,待陛下召见。回去吧。”

“是,殿下。”

王言应了一声,随即离开了东宫,回去了家中沐浴。

在他沐浴洗澡的时候,就听人来报李靖过来了。

李靖真是好朋友、好兄弟,要不然他今天刚回来,怎么也不可能这就直接来家里了。不过时间还是很巧的,他们是中午回来的,折腾一圈已经到了下午时候,基本没多长时间也就该吃晚饭了。

王言也没收拾,洗完了澡,简单的穿着宽松舒适的薄衫,湿漉漉着头发,就去见了李靖。

“药师,别来无恙啊。”

“劳兄长挂念,好的很,兄长还是那么精神。”李靖哈哈笑。

两人说笑着到了饭厅,家里早都让人准备了饭菜酒,直接喝了起来。

李靖当然也看明白了王言的事情,他问道:“兄长一手建立的水军,就被人瓜分了去,兄长竟也甘愿?”

王言好笑的摇头,人的经历决定态度,眼下李靖问他甘不甘愿,却不想以后跟李二混,到了晚年家里的大门都不关了。

“不甘愿,就是死,你说我怎么选?”王言喝了一口酒,说道,“海外虽有广阔天地,然而我想着老死中国。何况我本行伍小卒出身,如今已是爵至县公,已是天幸,又如何恋权不去?凭白惹麻烦?
不过药师可安心,便是如今水军权柄为人所分,为兄也还是有些信任的兄弟。别的不敢保证,但你李氏的船队定然是不受影响的。”

借着李靖跟王言的好关系,陇西李氏一早便整合了家族资源,跟在王言的身后出海发财了。是在风声刚于大隋喧嚣的时候,李靖用着一封文辞很有几分羞耻、不好意思的来信,请求王言带着李氏发财。

李靖摇了摇头:“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怕兄长心中不顺。”

“那是药师小觑为兄了,本就一无所有,如今已经得到许多,为兄很知足。”王言转而问道,“弟妹怎么没带过来?”

李靖冒着大不韪,娶了红拂女,是杨素家里的歌姬。也结识了张仲坚,不过王言没见过。

“她有些不好意思。”

“身份不够?”王言好笑的说道,“这有什么?你知道我最厌烦这些,身份终究是靠拳头说话的。谁的拳头大,谁的身份就高。如今豪门大户之家,谁还敢看我不起?哪怕心里把我骂的死了千万次,不也得笑着给我送礼吗?
我家里也不讲究这些,你的那些嫂子们,有公主,有陈国皇妃,有农家赤女,有罪臣女子,不也都是好好的?回去同她说,以后多与我家来往。这偌大的大兴城,能信任的也只有你,还有史大将军了,以我今时今日的身份,今后肯定是不能带着家人出战,正要多来往才好。”

“好,回头我带她过来。”

李靖应了声,又问道,“兄长,此次是不是要调你去打突厥?”

“是这个事儿,刚回来就被太子殿下叫过去了,说是此次让我总管一路大军。要把突厥从狼打成狗。”王言笑着回应。

李靖现在是兵部下的驾部员外郎,负责管理牛马、车舆、驿站等,是从六品的官职。所以李靖还是能接触到一些军机的,且朝中已有呼声了,不独是杨广系的人马举荐。

这是在打国战,虽然大隋可以压着突厥揍,但满朝文武也被突厥搞烦了,尤其去岁打高句丽不利,大家都不是很高兴。

五胡乱了华,而今又是中华正朔王朝,大家的心气还是很足的。打高句丽失利,打突厥肯定不能失利,要不然士气大跌,影响很大,天朝上国威严何在?
于是就想到了战绩最彪炳的王大将军,让去爆揍突厥,给突厥干个半死。甚至于,对于去岁同高句丽的战斗,有些人也开始翻起了后账,表示去年就应该让王言上,他自己带着千八百的精锐,就能凿穿了高句丽的军阵,甚至能打到半岛去。

同时也由此对汉王杨谅进行攻击,质疑他又一次节制大军,攻打突厥的能力等等。

这一看就是杨广干的事儿,因为杨谅不服他这个好哥哥,杨广肯定是要给好弟弟上眼药的。
但是不论如何,王言的战斗力是得到了的满朝公卿认可的,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他出战,就能打出不一样的战果。即便不能赢得全盘的胜利,但在局部战场上,王言自己是绝对能按着蛮夷爆揍的。

这也没毛病,毕竟王言的成名之战面对的是更加恶劣的情况,六百兵力发展到了四千兵力,还敢跟突厥几万人打,关键还打赢了,没处说理去。

也是压制了王言如此多年,王言自己搞出了水军突破,杨广又上位太子,眼看着也是压制不住了,同时又瓜分了水军,这才给了王言再一次征战疆场的机会。

从开皇九年,到开皇十九年,王言也从十八岁,成了二十八岁,一路走来……

也没多少坎坷。

王言自身的实力,积蓄的还是很好的,他本身也不太在乎是不是能上战场。只要发展下去,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结果都是一样的……

“兄长终于挂帅出征,说不得这一仗打完,兄长就成郡公了。”

“有个爵位就行,太高了其实也不好,反受猜忌。”

“天下谁人不知兄长对太子,对皇家的忠心啊?”

“人心易变嘛。”王言笑道,“我便是再忠心,也禁不住旁人进谗言,禁不住旁人构陷。所以为兄也不张扬,让干什么干什么,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过出个富贵绵长。”

他看着李靖,转而问道:“我知药师胸有韬略,可有征战草原,一展所学之心啊?如今殿下已是太子,未有从前储位之争,药师当也无此忧虑。”

李靖点了点头,杨广的太子之位还是很稳当的。

他也知道王言的意思,两人私交无所谓,但是跟王言去草原打仗就不同了,标志着他成了太子党的一员,投靠了太子杨广。

王言说没有之前的储位之争,表示的也是杨广做太子比杨勇好,不可能出现被废的事情。这也是朝臣的共识了。

何况杨广上位太子以后,正在大肆的结好群臣,扩大影响力。两年过来,杨广已经很有权威了。

李靖沉吟片刻,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可行吗?”

“有何不可行的?”王言笑道,“调你随我参战,你做个大督都领一千兵马,随我杀上几阵,得些功勋轻而易举。就看你愿不愿去,你愿意,我去跟殿下说,殿下肯定是无所谓的。好歹我也是个大将军,此等事等闲而已。”

“行,兄长,我跟你去!”李靖仰头喝了烈酒,很是豪迈。

王言哈哈笑:“不必如此,好像奔着死去的一样。咱们是为了活着,为了活的更好,这才打的仗,可不是为了死。便是龙潭虎穴,又能如何?屠龙斩虎若等闲。”

“屠龙之语,可是犯了忌,兄长少说为妙。”

“只你我二人,又有何妨嘛。来,喝酒,饮胜!”

李靖还是忠君爱国的,也提醒好哥哥注意言语。但他不知道,好哥哥是真的手握屠龙刀,要行屠龙事……

同李靖又是喝到了半夜,第二天王言去跟杨广说了要调李靖到手下的事情,杨广当然没有多的话,很干脆的同意了这件事,帮王言操作,还赏赐了李靖一套甲胄、兵器。

又隔了两天,王言被召入宫。

不是单独见杨坚,而是参谋军机的一大票人,宇文述、裴矩等等全都在列。

这时候文武不分家,非军功不封侯。能位列朝堂的人,不说多能打,但肯定是能打。本身都有几分武功,通几分兵法谋略。

也是这个时候,王言具体的职位才定下,领雁门行军总管,统兵两万,兵出雁门。

召他过来,主要的目的在于,大家想知道他到底能打到什么程度。这不是逼他立军令状,而是配合着整体的战局,做好调整布置。

原因在于草原太广阔了,战线拉的太长,从并州一直到凉州,从北方一直到西北,横跨千余里,战场军情交通不畅,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行军总管的作用也在这里,为大局服务,并灵活变通,解决局部问题,从而牵扯大局。

王言的战斗力太强,统帅能力也经过了检验,没人知道给他两万大隋精锐,能打出什么程度,对你战局又有什么影响。

所以他们要知道,王言最少能做到什么程度,以此来调动其他诸路配合。

就是配合。

在调王言参战以后,杨素、史万岁等成名多年的将领也黯然失色,都得给王言做陪衬。王言在军事上的成就,已经直追卫霍了。没有超越,是因为突厥没灭。

王言当然是实话实说,跟他们透了个底。

给他统领的两万大军,只有七千骑兵,余下都是步兵。他保证,这一战打完,最少的战果也是步兵都骑上马。

如此大家也就都有数了,一万多匹的马的战利,至少也得是打的突厥死伤三万,作战范围得覆盖半个草原。结合王言过往的战绩,突厥死伤的数字还得再上浮不少。如此总算一下,王言自己就能干突厥十万大军。

突厥总兵力也不过才几十万而已,还是全民皆兵的状态之下。王言打败了十万大军,基本就相当于把突厥打残废了。

一时的,众人都很高兴,大家都是想着赢。

没人说输了会怎么样,毕竟王言的战斗最凶险,输了王言也回不来。

王言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看着杨坚的面色,给杨广点赞。

杨坚的气色很不好,虚弱的肉眼可见。相比昔日王言进爵之时,可谓是急转直下,眼看着是没几年好活。

杨广还是狠呐。

坐上了太子的位置,杨广的野心控制不住了,他不甘心等着亲爹缓缓死去,不甘心做十几年的太子,想要尽早上位一展大志,也就只能对不起杨坚了……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