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己众不容
至正殿之时,顾孟祯臣下高位,几乎到齐。
人数众多,林暮不必依次行礼,只需礼敬最高位。
“恭请皇上圣安。”
顾孟祯虚扶一把,示意赐座。
林暮探眸,快速扫过侧座方之玄,以眼神询问,皇帝是否怀有杀念。
方之玄回应,无异。
林暮悬心一落,入座之际,特意观察在座之人,发现,不见密枢丞苏大人、宋侯父子和六皇女。
另外,铜事相许大人、铜事中相庄大人也不在。这倒不奇,毕竟今日,许大人应当陪同媄夫人回门;庄大人或是忙于铜事台,或是忙于己事,原就不常出面。
其他四人不在,大有说法。
皇帝心意,一目了然。
他正想着,便听顾孟祯示下。
“铜事相许爱卿,家府事忙,朕已允准他,晚些再来。”
“吾等先行商议,后再询问他的意见。”
众人应声。
“臣等遵旨。”
顾孟祯肃坐,威仪凛凛。
“封正台之计,我方大败,众卿以为,问题出在何处?”
苏老不在,情势不妙,杜菡萍挑起重担,挺身而出,禀奏天子。
“微臣拙词,或许直接,望圣上见谅。”
顾孟祯做派,宽大为怀。
“朕既然召集议事,便是允许众卿各抒己见,杜爱卿但说无妨。”
杜菡萍严正进谏,目光有意无意,睨向林暮。
“封正台有失,此事浅显明白,何人献计,则是何人有问题。”
朝局当前,杜涵蓓暂放家宅之争,果断与堂姐站在一起。
“微臣附议。”
两位姐姐已经表态,杜坤自然随同。
“微臣愚钝,或会记错,上请宽恕。”
他转向林暮,一分骄矜不逊。
“献计诈降、夺取封正台者,好像是小林大人吧?”
林暮谦谦答复。
“回禀杜大人,确是卑职献计。但,卑职并无异心,不晓其中出了什么问题、何故大败于帝瑾王。”
见他应对裕如,顾孟祯本就寥寥无几的疑虑,瞬间消逝。
“封正台之计,原是玥皇帝之谋,小林爱卿计不如他,反被算计入局,实属正常。”
“此皆因为林爱卿良善,信任玥皇帝,毫不设防,朕亦是如此。”
“感同身受,朕相信林爱卿无辜。”
杜菡萍字字雪亮,掷地有声。
“前者出事,苏大人与微臣便有极力劝谏。今,再请皇上明鉴,小林大人智谋超群,施计张弛有度,绝非平日所见之状,纵然不如玥皇帝才略,也不至于被他玩弄股掌之间。”
“微臣危言失礼,皇上议事,未召苏大人,实不明智。”
顾孟祯面色一黯,愤愤不满。
“朕宣见己方之众,召他作何?”
“杜爱卿莫非不知,顾忆荷往州牧台改籍,公然表明,志向帝瑾王?”
“她之做法,何其明目张胆。此情此状,朕仍要召见苏鼎,愚举蠢行,岂非要被天下人耻笑?”
杜菡萍态度坚决,表达见解。
“苏大人,追随皇上多年,任凭六皇女心向如何,他都不可能背志。”
“再者,皇上何以断定六皇女做法,是真是假?万一,她是假降,趁机蛰伏呢?”
顾孟祯不以为然。“杜爱卿此言差矣,假降蛰伏,怎会一声不吭,不作禀报?”
杜菡萍简单思索,有了答案。
“兴许,未及禀报,祈请皇上耐心一等。”
微微沉吟,她严谨补充。
“即便六皇女,当真改随帝瑾王,苏大人也不会变心。微臣不才,好歹与苏大人共事多年,愿以性命担保,惟请皇上勿疑。”
顾孟祯提出质疑。
“诈降谋算封正台,玥皇帝置身事外,必不可少配合谋计之人。依杜爱卿之见,苏鼎没有变心,那么,左右计策之人,是谁?”
杜菡萍坚持己见,指证林暮。
“回禀皇上,计策始终,小林大人终日伴在宸王殿下身边,自然是他,最易配合谋计。”
林暮出其不意,自认不讳。
“杜大人所言极是,卑职行动宜便,的确可疑。”
杜菡萍一惊。
他居然不争辩?
这是耍的什么花招?
顾孟祯同样一惊,很快落回平静,振振有词,信之不疑。
“玥皇帝用计,怎会如此浅陋,表面看着是谁,便是谁人左右计策?”
“如若这么简单,我们焉能中计?”
“退一万步,是小林爱卿所为,这样一来,线人身份全然暴露,他必不敢奉召前来。”
杜菡萍错愕。
“皇上明察,君主宣见,他岂敢不来?”
杜涵蓓铿锵有力,点破林暮诡计。
“请恕微臣直言,林大人敢于现身,便是料定无虞。改日,真相大白天下,皇上被他肆意戏耍,落得溃败而终,到时,芸芸共赏大戏,真要受人耻笑。”
杜菡萍有条不紊,分析利害。
“失苏大人,犹折臂膀。”
“假若六皇女改志无疑,皇上留得苏大人在旁,她尚有望回归;但若,就连苏大人,也转投帝瑾王,苏族、宋族等众跟随而去,六皇女心志,再无转圜余地。”
“皇上深知,以六皇女才智,助益帝瑾王,非我方之福。”
“谋臣,至关重要,伏请皇上思之。”
林暮俨然一副忠臣、舍身为主之状。
“二位杜大人所言,甚是。”
“启禀皇上,微臣败计,原就不该回到皇上身边,亦,无颜复见在座众位。”
“诸位大人,已生疑忌。微臣卑微之躯,留则,己众不容;弃则,有负君恩。”
“叩请皇上,恩赐微臣,顺奉贞玉皇后,侍路黄泉,尽小辈一份孝心。”
顾孟祯及时拦住他的叩拜之举。
“小林爱卿,且慢。”
“玥皇谋计耍弄,令你溃败,就是为了此时,引你惭愧无地,傻傻赴义。”
“朕,若失去你,犹胜绝命。日后天际相遇,朕有何颜面,去见贞玉皇后?”
“你三思而行,切切不可中计,请安坐。”
杜菡萍姐妹,对视一眼,双双严峻。
看着小林爱卿,回到侧座,顾孟祯收回视线,不紧不慢,答复杜爱卿。
“失去顾忆荷,朕无关痛痒。”
“朕有一个好消息,告诉杜爱卿,也请众卿一同静听。”
“朕近日,新得一位谋臣,其才智,与顾忆荷不相上下。”
“另外,他还答应,劝降其他谋者,归心于朕。”
“朕之谋臣,可用者极多,没了顾忆荷,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