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中子星质量极限!宇宙中最可怕的天体!黑洞!物理学法外之地!

当李奇维说出恒星还有第三种命运后,会场内沸腾了。

所有人内心激动,屏息以待。

此刻,在众人的期待下,李奇维缓缓开口道:

“前面说过,如果恒星核心区的质量低于1.44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白矮星。”

“如果核心区质量高于1.44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中子星。”

“我猜不少人应该想到了,没错,中子星同样存在质量极限!”

“根据我的理论计算,当核心区质量超过了1.5~3倍太阳质量时。”

“对应的前身恒星质量大约是30~50倍太阳质量。”

“此时,核心区无法形成稳定的中子星,因为中子也被压碎了。”

“随着核心区的体积不断被压缩,其半径越来越小。”

“当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后,核心区会变成一种比中子星更加致密的天体。”

“那就是黑洞!”

哗!

全场骇然!

所有人惊讶不已。

“布鲁斯教授要证明的竟然是广相第三预言:黑洞!”

恒星死亡会变成黑洞?

这简直超越了众人的想象。

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在众人震惊的还未反应过来时,李奇维继续说道: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第三预言。”

“当初,史瓦西教授给出了广相场方程的第一个解。”

“这个解被称为史瓦西解。”

“即:一个球对称的天体,当它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后,就会形成黑洞。”

“这就是黑洞的数学结构。”

“但是,它仅仅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存在。”

“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黑洞的来源是什么,只能认为是宇宙中凭空存在的。”

“而现在,我通过恒星演化模型,为黑洞来源找到了物理基础。”

“即:黑洞来自于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残留!”

“对于那些几十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而言,他们在生命尽头后,会先形成红超巨星。”

“然后伴随着超新星爆发,核心区首先形成中子星。”

“紧接着,随着引力坍塌,压力越来越大。”

“最终,中子星被压缩成黑洞。”

“而对于几百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恒星而言,过程就更简单了。”

“它们在发生超新星爆发后,核心区将跳过中子星阶段,直接坍缩成黑洞。”

“当然,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或许还有另外的黑洞形成方式。”

“但至少,我证明了黑洞是宇宙中真实存在的天体!”

“它并不是神秘的宇宙幽灵,而是恒星的结局或者说,新生。”

“因此,我才敢宣称,我能证明半个广相预言。”

“剩下的半个,就需要麻烦在座的各位,真正找到黑洞这种奇异的天体了。”

“对了,我听说史瓦西教授最近隐世不出,就是想找到黑洞。”

“我坚信,他一定会成功的!”

静!

此刻,偌大的会场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老天啊!大质量恒星最终会变成黑洞?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感觉根本不用去找了,黑洞肯定存在!”

“如此完美的恒星演化理论,它推导出的结果怎么可能有错呢?”

谁都没有想到,恒星的终极命运,竟然是黑洞。

黑洞,自从被广相预言以来,就被誉为“宇宙中最可怕的天体”。

因为就连光也逃脱不了它的引力场范围。

远远望去,黑洞就像个漆黑的天体,所以才被布鲁斯教授形象地命名为“黑洞”。

在黑洞被提出之后,天文学家一直都把它当成某种独立超然的存在。

它的性质实在太特殊了,和现有的所有天体都不一样。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通过恒星演化理论,证明了黑洞来自于恒星。

这些随处可见的天体,竟然是黑洞的源头。

简直不敢置信!

大道至简!

但是反过来一想,众人却又恍然大悟,觉得理所应当。

黑洞在刚提出来时,布鲁斯教授就预言了它的密度非常之大。

而恒星的演化理论,其实就是质量对核心区的影响。

质量越大,自然引力越大,恒星的核心就会被压缩的越厉害。

一直压缩一直压缩,到了极

限后,可不就是黑洞嘛。

这种逻辑,事后想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在现场,能想到这点的人寥寥无几。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有时候,那一层窗户纸若是没有灵感戳破,便怎么也想不明白。

这一刻,会场内彻底沸腾了!

“布鲁斯教授没有食言,他真的证明了半个广相预言。”

“与爱丁顿和哈勃历经千辛万苦相比,布鲁斯教授好像只是动动手指头就成功了。”

“这种实力简直恐怖如斯!”

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奇维提出的黑洞形成原理,惊骇了在场所有的天文学家。

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整个推导逻辑太严密流畅了。

一步一节点,环环相扣。

如果黑洞理论是错的,那么恐怕开始的核聚变也错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布鲁斯教授其实已经算是证明了黑洞的存在,剩下的就如他说的那样:

找到它!

所以众人才会如此兴奋。

李奇维微微一笑,右手虚空一按,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以上,就是我的恒星演化理论的全部内容。”

“恒星根据其质量大小,在核聚变结束后,有三种结局。”

“分别是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我总结了一张图放在这里。”

看着投影仪上的内容,众人无不激动。

小小的一张图,却仿佛涵盖了宇宙星空。

恒星的命运在其上演绎流动,令人目眩神迷。

会场内所有人都沉浸在黑洞的震惊之中。

爱丁顿羡慕地看着哈勃,心中非常感慨。

对方是所有人中第一个猜出布鲁斯教授理论的人。

这一点要是公开了,不知道多少人会惊讶。

“果然不愧是布鲁斯教授看中的天才啊。”

“哈勃在未来或许还有更高的成就。”

接着,爱丁顿露出一丝苦笑。

今天的会议,他本来是充满了自信,必然能震惊四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然而,他的质量-光度公式虽然非常惊才绝艳,对天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和膨胀定律、恒星演化理论相比,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甚至都不是一个等级的理论。

这多少让爱丁顿有点受到打击。

不过,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这样的天文学才足够精彩!”

“才值得我爱某人为之奋斗啊。”

哈勃此刻兴奋到了极点。

他没有猜错,布鲁斯教授想证明的就是黑洞!

由于经常和史瓦西交流,哈勃可能是在场除了李奇维外,最懂黑洞的天文学家了。

所以,他才能第一时间想到这个方向。

没有人能理解他看透布鲁斯教授的心情。

“我接近了神!”

即便如此激动,哈勃依然保持冷静。

他根据史瓦西的信件,想到了一个问题。

于是,他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缓解身体的激动,然后问道:

“布鲁斯教授,我们应该无法观测到黑洞的形成过程吧。”

“因为黑洞表面连光都逃脱不了。”

李奇维闻言,满意地看了看哈勃。

对方确实是蜕变了。

果然科学成果就是科学家的胆。

膨胀定律在手,哈勃的思维都变敏捷了。

李奇维回道:

“没错,黑洞表面会存在一个特殊的范围,我称之为【视界】。”

“一旦进入视界,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出来。”

“所以,恒星死亡演化为黑洞后,它的任何信息都传递不出来。”

“我们也就无法观测到黑洞的形成过程。”

“但是,黑洞巨大的引力必然会对周围的时空造成显著的影响。”

“通过引力的变化,我们就能对黑洞的性质进行研究。”

“我猜想,史瓦西教授恐怕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点头。

黑洞的性质独特,常规的光学手段无法检测到它。

真实历史上,直到2019年,人类才拍到了第一张黑洞照片。

该黑洞位于m87星系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

照片的原理是,利用黑洞周围吸积的热等离子体发出

的光,经过黑洞引力偏折后形成的图像。

形象点理解,不是拍摄到了黑洞本身,而是拍到了它的“衣服”。

回答完哈勃的提问,李奇维继续补充道:

“虽然我的恒星演化理论,证明了黑洞来自于恒星死亡后的残留。”

“但是,黑洞的内部组成到底是什么,其实我现在也不清楚。”

“中子被压碎之后,是什么?”

“如果中子由更基本的粒子组成,那么更基本的粒子被压碎后呢?”

“总之,就这样一直压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黑洞的组成了。”

“现有的物理学还无法解释这种物质存在形式。”

“换句话说,黑洞是目前物理学的法外之地!”

哗!

众人皆是一惊!

能让布鲁斯教授说出法外之地,可见黑洞的可怕和特殊。

李奇维看着众人,内心微微感慨。

黑洞远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别说现在这个时代,哪怕就是到了后世,人类对于黑洞仍然知之甚少。

有人认为黑洞的中心是奇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

所有物理定律在那里统统失效了。

组成黑洞的物质,已经不能用基本粒子的概念去理解了。

那是一种未知的存在方式。

还有人认为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间,应该存在一种特殊的过渡天体:夸克星。

夸克星,顾名思义,就是纯粹由夸克组成的天体。

当中子被压碎后,组成中子的夸克独立出来,并且被紧紧压缩在一起。

可惜的是,夸克星仅仅只是理论上存在的天体。

黑洞已经被发现了不少,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夸克星。

若是真的能找到夸克星,那对于理解黑洞的形成极其重要。

此外,宇宙中还存在一些超大质量黑洞(质量从100万倍到100亿倍太阳质量)。

它们是不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都要打个问号。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黑洞是距离地球58亿光年外的凤凰座A黑洞。

它的质量达到了惊人的1000亿倍太阳质量,已经超过了超大质量黑洞的定义。

视界直径更是相当于40倍太阳系的直径。

这么大范围的光都逃脱不出去,完全是一片禁忌之地。

妥妥的至尊禁区!

如此恐怖可怕的天体,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无尽的未解之谜。

有科学家预测,该黑洞是由所在星系的中心黑洞,经过不断吞噬进化而来的。

就比如银河系的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名为人马座A*黑洞。

它目前的质量是太阳的440万倍。

整个银河系,都是它的食物。

在久远的未来,随着人马座A*黑洞不断吞噬银河系内的物质,它或许能成长为和凤凰座A黑洞同等的存在。

这种想法有点过于恐怖了。

另外有些科学家认为,超大质量的黑洞,可能和星系层面的活动有关。

就和恒星级黑洞的形成过程类似,一个星系也会发生爆炸,随后直接在核心处形成了超大质量的黑洞。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猜想。

总之,黑洞对于人类而言,依然充满了神秘。

李奇维的恒星演化理论,只是为天文学家们揭开了黑洞的一角。

还有更多的未知现象,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理解。

然而,尽管如此,他给众人带来的震惊已经足够大了。

在场的近千位天文学家,没有谁敢保证自己已经完全吃透恒星演化理论了。

里面涉及到的各种理论和计算,都需要仔细地研究揣摩。

接下来,众人已经可以想象到,天文学领域必将掀起一股恒星研究热潮。

李奇维轻轻舒了一口气,表情轻松。

他的演讲内容终于结束了。

20世纪天文学最伟大的理论之一:恒星演化理论,被他一己之力提出。

由其衍生的白矮星、中子星、超新星爆发、黑洞形成等概念,必然会震惊科学界。

再加上广义相对论五大预言,宇宙大爆炸理论,他在天文学领域的地位,堪称是当世第一人了!

而这些,仅仅只是开始!

现在,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黑洞之谜,宇宙起源之谜,或许和万有理论存在紧密的联系。

但不管它们有多么神秘,都将被纳入物理学的框架

之下。

李奇维豪情万丈:

“物理学,决不允许有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