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力!力!力!以力证道!世界基石!第三种力的震撼!

第一届布鲁斯会议上,李奇维提出了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划分。

以1900年量子概念提出为界限,之前是经典物理学,之后是现代物理学。

所谓的经典,简单理解就是符合人类的直觉。

研究的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比如引力、电、磁、光等物理现象。

物理学家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存在,并研究它们的规律。

所以,这个时期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很直白。

先是发现一种实体现象,然后研究现象的性质,接着总结这些性质,找到某种规律。

最后就是用理论的方式,把以上的内容全部串联起来。

但是进入现代物理学后,逻辑就完全变了。

因为物理学家开始研究非常抽象的物理现象了。

比如量子论中的量子化轨道,你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存在呢。

所以,这时候物理学家只能在脑子里想象某种存在,再尝试用理论去分析。

真实历史上,所谓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在这个时期才出现的。

经典物理学时代,没有理论物理学家的说法。

因为所有的理论,都是依托于实验发展而来的。

但是相对论和量子论,靠实验可完全做不出来。

顺便一提,到了后期,基本粒子理论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主流,情况又变化了。

物理学家开始主动“创造”出新的现象来研究。

这就是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出现原因。

通过人工制造出来各种微观粒子,物理学家可以对世界本质进行更深刻的研究。

可惜,这一场粒子物理的饕餮盛宴,华夏连汤都没有喝到。

这也是后来杨振宁为什么反对华夏再建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原因。

因为他觉得,该创造出的粒子都已经创造完了。

现在需要的是用全新的理论,来把这些不同的粒子统一起来。

而不是花费巨大代价,再去找几个新的基本粒子。

不过具体评价,当然是见仁见智。

而现在,李奇维所处的时代,正是物理学研究方式的第二个阶段。

从研究物理实在到物理抽象的转变。

哪怕是原子学这种重视实验的领域,也需要物理学家的想象。

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原子内部的样子。

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猜想。

此刻,李奇维的话,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今天是物理学领域,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至高会议。

在这种场合,以布鲁斯教授的身份而言,什么样的发现才能值得他如此郑重。

简直恐怖如斯!

老中辈的物理学大佬们,对于布鲁斯教授非常熟悉。

对方若是讲出这样的话,那必然是惊天动地的成果和发现。

威尔逊默默道:“布鲁斯又要开始装逼了。”

而年轻一辈,则只觉得热血沸腾。

物理学越是充满挑战,他们才越是心潮澎湃。

伊蕾娜坐在后排,心中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因为她知道接下来布鲁斯教授会讲什么内容。

而她的大名,将正式传到物理学界。

不再只能以物理奥赛银牌得主的身份被人记住。

在众人的期待中,李奇维继续说道:

“物理学从诞生以来,经历过两次大的统一。”

“第一次是由牛顿完成的。”

“他将地球吸引苹果下落的力,和太阳吸引地球旋转的力,统一在了一起。”

“至此,人类洞悉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第二次是由麦克斯韦完成的。”

“在牛顿之后,物理学家们首先发现了电,接着又发现了磁。”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理现象,却有着深刻的联系。”

“法拉第、安培、伏特、欧姆、库伦、奥斯特、楞次......”

“电磁学领域诞生了许多的顶尖物理学家。”

“但是最终却由麦克斯韦把电、磁、光三者统一。”

“电磁力也成为了19世纪物理研究的主流。”

“这是一种与万有引力截然不同的力。”

“这两种力也是目前物理学界公认的基本作用力。”

“从本质上说,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这两种力支配的。”

“所以,爱因斯坦教授才雄心勃勃地提出了统一场论。”

“他想把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统一起来,用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所有的现象。”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哗!

此刻,众人都把目光投向爱因斯坦。

作为和布鲁斯教授同时崛起的天才,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界不是很高调,但他的实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统一场论的提出,更是引起了一阵流行的风潮。

不少物理学界,甚至数学家都加入了这个方向的研究。

据说现在有了不小的成果。

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统一的概念,是布鲁斯教授首次提出的。

对方在第二届布鲁斯会议上,做出了这个惊世预言。

只不过一直没有人尝试而已。

因为现代物理学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现在谈统一,确实有点为时尚早。

不过,爱因斯坦的尝试,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然而,李奇维接下来的转折,却是让所有人骇然了。

“但是,我认为,统一场论的基础错了。”

轰!

台下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不可思议地睁大双眼。

统一场论的基础是引力和电磁力,这怎么会错?

爱因斯坦锐利的眼睛中,精光爆闪。

他的嘴角微微抽动,显然心情极为起伏。

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他知道布鲁斯是绝对不会开玩笑的。

必然是有着一定的把握。

但,这可能吗?

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奇维没有让众人久等,紧接着说道:

“因为,我找到了第三种力的踪迹!”

哗!

众人当场骇然了!

简直如天方夜谭一般!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第三种力吗?

“我的天啊!”

“虽然布鲁斯教授很久之前,就认为存在第三种力。”

“但那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没有任何的证据。”

“难道现在发现存在的证据了吗?”

“这绝对会震惊整个物理学界啊。”

这一刻,在场众人全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就连爱因斯坦也加重了呼吸。

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实在过于震撼了。

他的眼睛盯着李奇维,仿佛要看透一般。

而李奇维则是打开了投影仪,把伊蕾娜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投射上去。

“各位请看。”

“根据我此前提出的质子-中子理论。”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如果想紧紧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那么它们就必须要克服质子之间的电磁排斥力。”

“而仅凭万有引力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是计算结果,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所以,我断定,在质子和中子之间,一定存在一种特殊的力。”

“它既不是电磁力,也不是引力,而是我一直苦苦追寻的第三种力。”

“它的强度非常非常大,按照粗略的估算,至少比万有引力大上亿倍。”

“所以,它才能将这些微观粒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由于第三种力的强度很高,我暂时把它命名为【强力】。”

“以上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是由我的博士生伊蕾娜提供。”

“感谢她所做出的贡献。”

这一刻,会场内陷入了寂静之中。

不管是大佬,还是天骄们,都被强力的概念震撼住了。

因为这是改变物理学根基的天大之事。

从物理学诞生以来,“力”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压力、摩擦力、推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理学家们明白了,这些看似不同的力,其实有着相同的本质。

那就是基本作用力。

所谓的基本,就是指世界的基石。

它们是这个世界能够正常运转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竟然在引力和电磁力之外,找到了第三种力的存在。

这太震撼了!

卢瑟福此刻简直如遇到稀世珍宝一般,他反复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

作为原子学领域的大佬,这个发现对他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强力让他看到了更进一步的方向。

现在的原子学研究有两大主流。

第一,当然是找到中子存在的实验证据。

不管质子-中子模型有多好,它始终只是一个猜想。

只有像质子一样,真正地发现中子的踪迹,理论才能被证明。

当然,卢瑟福对此有莫名的信心。

第二,则是基于核聚变的轰击实验。

很多结果已经证明了,轰击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它真的有用。

毕竟它可是大型粒子对撞机的简约版本啊。

大力出奇迹,不是说着玩的。

现在,强力的出现,仿佛给卢瑟福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搞清楚了原子核的组成还不行,还要弄懂它们的结构。

而强力就是维持原子核结构的原因。

但是,问题来了。

卢瑟福忍不住问道:

“布鲁斯,那你知道强力的作用机制吗?”

“它是不是和万有引力、电磁力一样,也满足平方反比的关系?”

众人猛然一惊。

他们这才发现,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牛顿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发现了引力。

更重要的是,他给出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定律,给出了数学计算公式。

这才是核心部分。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则是证明了第三种力的存在。

虽然同样伟大,但还是差了一点。

面对卢瑟福的问题,李奇维坚定道:

“我尝试使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形式。”

“但是强力并不满足这种形式。”

“这也是我断定它是一种全新的力的原因。”

“它的作用机制,和已知的两种力都不同。”

“所以,我认为,要想解释强力,必然还得依靠量子论。”

“只不过不是现在的量子论。”

“而是重构之后的量子论!”

“这也是为何,我最终确定会议的主题是原子和量子。”

“因为它们的奥秘才刚刚被揭开一角。”

真实历史上,解释强力的理论,名为【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中的“色”,可以简单理解为颜色。

它是表征夸克的某种性质。

不过和我们正常理解的颜色不是一回事。

自从狄拉克提出量子场论之后,其内涵就不断丰富。

规范场论就是一种特殊的量子场论。

而量子色动力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规范场论。

大致关系就是如此。

所以,李奇维没有说错。

要想真正弄清楚强力的本质,必须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可以。

这也是为何强力和弱力,在三四十年代就出现了概念。

但直到五六十年代,才真正被量子场论的模型所覆盖。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和量子场论的关系,可以简单对应为原子学和量子论的关系。

(这一段比较高深复杂,大家暂时知道名词就行。)

此刻,众人终于明白,布鲁斯教授为何对重构量子论念念不忘了。

原来他已经看的这么深远了。

卢瑟福感慨道:

“恐怕当初的皇家学会年会上,布鲁斯在提出质子-中子模型的那一刻,就立刻联想到了第三种力。”

“他的物理直觉实在太可怕了!”

“也真是让人无比的羡慕啊。”

对于卢瑟福这样的超级大佬而言,所谓的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其实都不太重要了。

最顶尖的那一批天才,大家各方面的素质都相差不大。

真正把他们区分成神与凡人的,正是那虚无缥缈的直觉。

确实有点讽刺。

明明是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追寻真理。

结果人与人的差距,却是靠直觉这种不科学的方式拉开的。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人类本身的思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科学。

因为它竟然可以理解世界。

此刻,第三种力带给众人无尽的震撼。

尽管暂时还不明白它的作用机理,但是这无疑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年轻一辈们,无比崇拜地看着李奇维。

“这就是真正的科学领袖。”

“以布鲁斯教授的实力,如果想追求论文的数量,恐怕一天百篇都不是问题。”

“而且每篇都能发表在《自然》正刊上。”

“但是这对于他而言,毫无意义。”

“他把那些容易出成果的领域,让给普通的物理学家们。”

“他自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物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