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微晶理论!震撼全场!玻璃咋又变成晶体了?
李奇维的话,让在场所有人亢奋起来。
众人都想知道布鲁斯教授会提出什么样的理论。
这不仅仅是对李奇维的崇拜,大家更是希望能在他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就和德国演讲的第四量子数线索一样。
“布鲁斯教授果然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这个问题连他都不敢确定,那万一我要是研究出来,岂不是名气超过布鲁斯教授了。”
听到这种言论,吴有训无奈一笑。
他给留学生们解释道:
“呵呵,这种想法就有点无知了。”
“玻璃透光问题的本质,依然是在量子论的框架下。”
“只不过暂时我们没有合适的研究工具而已。”
“就好比我们知道炮弹的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后,就能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落下来。”
“但是,你现在能造出这样的炮弹吗?”
吴有训的解释,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这个世界的整体运行逻辑,是靠量子论、相对论等支柱理论构建的。
但是具体到世界中的某一个现象,某一个物体时,就需要在支柱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理论。
这也是天才物理学家和普通物理学家的分界线。
前者负责开疆扩土,后者治国安邦。
而现在,众人齐齐望向台上那个男人。
他是全能的!
这时,李奇维缓缓开口说道:
“康普顿根据金属和晶体的结构不同,认为电子遇到光子的概率不同。”
“但是这种说法对非晶体玻璃却不合适。”
“于是,密立根教授在他的基础上,提出了跃迁阈值的概念。”
“但是它依然存在问题。”
“而问题的核心,在我看来,其实就一个。”
“那就是:为什么钻石和玻璃都是透明的,但一个是晶体,一个却是非晶体?”
“因此,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说到这里,在场众人瞬间激动起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台上。
“首先,我认可密立根教授的理论。”
“稍微扩展一下。”
“金属内电子和晶体内电子的存在形式不同,导致二者对于光子的吸收能力不同。”
“并且根据结果来看,一定是晶体的阈值更高,金属的阈值更低。”
“如果我们假设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随即,李奇维伸出一根手指,大荒囚天指,一指惊天!
“那就是:玻璃也是晶体!”
轰!
当李奇维说完这句话后。
会场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懵逼了,满脸不可置信。
“啊!什么情况!布鲁斯教授刚刚不还说玻璃是非晶体吗?”
“这...这...谁能告诉我,是不是我听错了?”
“这个问题真是一波三折啊!”
当大部分人还在震惊时,不少人已经逐渐明白过来了。
“布鲁斯教授是把康普顿和密立根教授的观点,结合起来了。”
“康普顿观点的核心是:固体组成结构不同,吸收光子的能力不同。金属和晶体不一样。”
“密立根教授观点的核心是:固体吸收光子存在阈值。金属和玻璃不一样。”
“但密立根教授无法把晶体也纳入进来。”
“所以布鲁斯教授把二者合二为一:金属和晶体,吸收光子存在阈值,且玻璃是晶体。”
“只有这样,逻辑就解释得通了。”
“但如此一来,布鲁斯教授的观点问题更大。”
“因
为玻璃不是晶体啊!”
懂王的分析,让在场众人恍然大悟。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关键了。
但他们理解不了,布鲁斯教授要怎么把两个矛盾的结论圆起来。
密立根和康普顿也是一脸震惊。
对方十几分钟前,还说玻璃是非晶体。
然而现在,又说玻璃是晶体。
这把在场的大佬们也搞懵了。
要是台上换成其他人,早都被骂成傻叉了。
“你丫自相矛盾了啊!”
“还扯个淡淡!”
但是,那是当世科学第一人的布鲁斯教授啊!
哪怕他真的错了,大佬们首先想的不是质疑,而是先考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因此,二人相信,布鲁斯教授绝对不会不知道这么明显的漏洞。
一旁的海耳忍不住问道:
“密立根教授,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没有听错吧。”
密立根已经恢复平静,他眼眸深邃,语气沉稳说道:
“别急,布鲁斯教授他一定会解释清楚的。”
李奇维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今天这场演讲,应该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问了。”
“为什么我会自相矛盾呢?”
“一会说玻璃是非晶体,一会又说玻璃是晶体。”
“但其实,这只是我描述的角度不同而已。”
“我举个例子。”
“有一个古老而富裕的王国,国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
“国王太喜欢他的女儿了。”
“当他知道公主最喜欢钻石时,于是就把全国的钻石都买过来,送给公主。”
“公主得到这些钻石后,非常开心。”
“她想给自己搭建了一个钻石城堡。”
“于是,国王一声令下。”
“几百个工匠,经过了几十个日夜的辛苦劳作后,终于把钻石城堡建造完成。”
“城堡通体由钻石组成,没有掺杂任何其它材料。”
“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好看的光芒。”
“公主看见后,笑靥如花,她迫不及待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父王,让父王也来参观。”
“然而,就在她奔跑时,却不小心撞到了城堡的柱子上。”
“轰!”
“整个钻石城堡轰然倒塌,变成一堆混乱的钻石废墟了。”
“公主伤心极了。”
“国王听到这件事后,安慰女儿道:”
“不要伤心,我的宝贝,把这些钻石废墟,重新建造成城堡就好了。”
“故事完。”
故事说完后,会场内所有人嘴巴张得更大了。
除了懵逼还是懵逼。
画风有点不对啊。
这不是科学讲座吗,怎么变成童话故事了。
然而,密立根等大佬,眼中却精光闪烁。
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
康普顿、吴有训等天才,也灵光一闪。
“我明白了,宏观与微观!”
余青松很想问一句:吴大哥,你到底明白什么了?
李教授讲的不就是一个故事吗?
吴有训羡慕道:
“校长的想法真是太天马行空了!”
“我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
懂的都懂,不懂怎么也想不懂。
在众人懵逼,大佬佩服的情况下,李奇维解释道:
“在这个故事里。”
“钻石城堡就相当于晶体,它整齐有序。”
“而钻石废墟就相当于非
晶体玻璃,它混乱无序。”
“然而,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玻璃,它们都是由一颗颗小的钻石组成的。”
“这颗小的钻石却是晶体。”
“只不过它组成的钻石废墟,变成了非晶体而已。”
“这就是我的猜想。”
“玻璃虽然在宏观上是非晶体,但是在微观上,它的内部是由一个个微小的晶体组成。”
“我把这种理论形象地称为【微晶理论】。”
“按照刚刚的理论,晶体存在阈值。”
“而玻璃虽然整体没有阈值,但是它内部无数的微晶却有各自的阈值。”
“无数个微晶的阈值平均在一起,就可以看成是玻璃这个非晶体的阈值了。”
“所以,玻璃才会和真正的晶体一样,能够透光。”
“这就是我对玻璃透光的原因分析。”
嘶!
会场内又一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微晶理论彻底震撼了所有人。
如此天才般的想法,简直鬼神莫测。
“上帝啊!微晶理论也太惊艳了!”
“布鲁斯教授果然恐怖如斯!”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吗?”
“布鲁斯教授和密立根教授等人的分析,实在太精彩了。”
“他们的一场对话,就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方向。”
“晶体学接下来肯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了。”
余青松听完后终于明白了。
随即就是彻底被李奇维折服。
他呆呆地看着台上那道身影,脸上露出了痴汉般的笑容。
他无比庆幸李教授是华夏人,和他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国家。
“我要永远追随李教授的脚步!”
康普顿、吴有训、哈勃等人,眼神火热。
布鲁斯教授强势回归,他的实力没有跌落。
今年40岁的他,在物理学界,正是当打之年。
未来对方一定还能创造更大的辉煌。
海耳等天文学家们,现在已经无比确信。
“布鲁斯教授的天文学论文,一定会震惊学界的。”
就凭借这种洞察力和想象力,海耳觉得布鲁斯教授研究任何领域,都会是绝巅人物。
密立根微皱的眉头终于舒展。
对于他这样的物理大佬而言,看见一个难题被解决,哪怕不是本人的成果,也依然会欣喜若狂。
虽然李奇维的微晶理论只是一种猜测。
但是无疑比他本人和康普顿的回答更深入。
而且,这个理论对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有了更多的参考意义。
关键是对方那种无拘无束的思想,让人膜拜。
密立根感慨。
正常人知道玻璃是非晶体后,肯定就不会继续去想,而是把它当成一个条件。
但是布鲁斯教授不一样,他会更进一步,思考其内部的问题。
忽然,密立根想到了英国皇家学会的那场年会。
李奇维一张太极阴阳图惊艳了众人。
“难道这也是源于华夏的某种思想吗?”
对此,李奇维表示:这个真不是。
真实历史上,1921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提出了【晶子学说】。
该理论认为玻璃由无数的“晶子”组成,这些晶子分散在无定型的介质中。
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到了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扎哈里阿森,提出了著名的【无规则网络学说】。
该理论认为玻璃的微观结构是:原子的排列是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
两种学说看似一样,其实略有区别。
晶子学说侧重描述玻璃的微观不均匀性和
有序性。
而无规则网络学说侧重描述玻璃的宏观统计均匀性、无序性。
李奇维提出的微晶理论,其实就是两种理论和能带理论的结合。
这也是后世公认的玻璃结构。
当然,用这种结构解释玻璃的透光性,目前而言,并不一定正确。
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玻璃透光依然是未解之谜!
所以,李奇维继续说道:
“首先说明,微晶理论只是我的一种猜测。”
“对于玻璃透明的问题,我们依然不知道正确的答案。”
“正如我在演讲开始所说的那样,我们对玻璃一无所知。”
“我想,现在大家应该没有异议了。”
“至于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就交给真正热爱玻璃的人吧。”
“或许将来有一天,你们在座的某位,能完美地解释这个问题。”
呼!
在场众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刚刚的精彩辩论,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波三折,环环相扣。
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刺激快感。
这就是科学交锋的魅力。
是世界上最聪明大脑之间的碰撞。
虽然最终答案连布鲁斯教授也不知道。
但是没有人因此就觉得对方不行了。
相反,他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了。
因为对方没有固步自封,反而永远是在挑战自己,挑战科学的最高峰。
这就是当世科学第一人的榜样力量。
这场演讲的意义,比答案本身重要无数倍。
李奇维紧接着说道:
“我讲玻璃透光问题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你们。”
“如果想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那就永远保持好奇心。”
“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越了人类的想象。”
“尽管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但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仍然只能算窥到一角。”
“甚至连一角也算不上。”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悲观的态度吗?”
“不!”
“我们反而要更加乐观。”
“因为这代表,人类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而物理学就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
“以物理学为根基,诞生了化学,诞生了机械学。”
“同样,也诞生了天文学。”
“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关系非常紧密。”
“在我看来,天文学家其实就是研究宇宙星空的物理学家。”
“二者共用一套基本的理论。”
“这也是我为何喜欢天文学的原因。”
“因为专业对口。”
台下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
“广义相对论让天文学家有了强大的理论工具。”
“而我即将发表的论文,也将证明,原子学也可以用在天文学上。”
哗!
李奇维的最后一句话,在会场内掀起轩然大波。
这比刚刚的玻璃问题,还要让人震撼。
因为这是布鲁斯教授首次公开表示,他要发表天文学领域的论文了。
在场的所有天文学领域人员,全都疯狂了。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终于正式踏足天文学了!”
“而且,他甚至还要亲自发表论文!”
“这绝对是天文学领域的一大盛事。”
余青松简直高兴的要跳了起来。
这将是他和李教授交流的最好契机。
他瞬间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华夏天文学,必将迎来腾飞!
“看看以后樱花国天文学家,还敢不敢轻视华夏天文学家了。”
爱丁顿瞬间来了精神。
刚刚的辩论虽然非常精彩,但没有引起他的兴趣。
因为那是属于理论和实验物理的范畴。
但是现在,布鲁斯教授终于说到他最关心的事情了。
其实早在之前的量子研究所内部会议上,爱丁顿就知道了此事。
但是他不清楚,李奇维的论文具体是关于什么问题的。
“这一次,布鲁斯教授应该就会揭晓了吧。”
这一刻,海耳、哈勃、沙普利、柯蒂斯等人全部神色振奋。
他们终于听到了布鲁斯教授的肯定回答。
而且看样子,这篇论文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次结合。
大佬们已经等不及了。
海耳是个急性子,他忍不住问道:
“布鲁斯教授,方便提前透露你的论文是关于什么方向的吗?”
“我就是想提前准备一下,万一到时候又要辩论,我可不想一问三不知啊。”
大佬们哈哈大笑。
李奇维也微微一笑,他扫视一圈,霸气地说道:
“我的论文,将解释恒星的能量来源问题。”
轰!
短短一句话,却惊得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海耳、爱丁顿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的天啊!竟然是这个课题。”
“布鲁斯教授对天文学的造诣,竟然到了这种恐怖的程度。”
“这也太可怕了!”
“他真的从理论上证明了恒星的能量来源吗?”
这一刻,在场所有天文学大佬们集体震惊了。
实在是这个答案太骇人了!
太阳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的天体,已经不知道燃烧多少年了。
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有了丰富多彩的地球世界,才有了人类的诞生。
某种意义上而言,太阳才是人类真正的母星。
而人类对于太阳的认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史诗。
但是直到今天,天文学家们对于太阳依然所知甚少。
除了利用望远镜观察太阳表面,剩下的就是分析太阳的光谱。
通过光谱学,人类知道了太阳由哪些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的含量如何等等。
但是最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那就是这些元素是如何让太阳永恒燃烧的呢?
如果人类也能掌握这种力量。
那...简直不可想象!
爱丁顿甚至忘记了呼吸。
他想起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大会结束后,他和布鲁斯教授一起返回的场景。
对方说,可能会研究恒星的能源问题。
当时爱丁顿很兴奋,但是他觉得布鲁斯教授可能会浅尝辄止。
直到他又一次参加了量子研究所的内部会议,才确定布鲁斯教授真的在研究恒星演化问题。
可是,这才过去多久,对方竟然真的就解决了。
爱丁顿对于李奇维的话,丝毫没有怀疑。
因为他知道,那个男人,他有这个实力!
“这次美国之行,我算是来对了!”
海耳一直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这个消息对他的冲击太大了。
他需要好好消化。
作为天文学领域的大佬,他深知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将意味着什么。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天体。
至少有一大半的天文学家都在研究恒星。
恒星的组成结构、恒星的发光规律、恒星的数量等等
。
但是这些研究领域中,恒星的能量来源绝对是最前沿最重要的那个。
因为它关系到恒星的本质。
就好像一辆汽车最重要的部分,肯定是发动机,而不是上面的铁皮壳子。
只有了解了恒星的能量来源,天文学家才能进一步研究恒星的深层次秘密。
可惜,这个问题太难了。
太阳的表面温度超过了6000c,任何物质都无法靠近。
人类不可能近距离观察太阳,自然也就不知道太阳内部到底在发生什么。
所以,海耳在震惊之余,还极度好奇。
“布鲁斯教授是公认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研究天文学,肯定不会做实验。”
“那么他到底靠什么理论,来研究太阳的能源问题呢?”
“广义相对论?”
“不可能!”
“广义相对论是考虑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的。”
“对于内部结构,它无能为力。”
“难道是量子论?”
“那也不可能,太阳这样的恒星,怎么也和量子扯不上关系。”
海耳真的搞不懂了。
此刻,他甚至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听下去了。
满脑子都在想论文的事情。
李奇维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他没有继续解释自己的论文。
“接下来,我和你们一样,最期待的,还是天文学的这场大辩论。”
“至于我的论文,将会在辩论之后再发表。”
沙普利和柯蒂斯轻轻舒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
“布鲁斯教授不屑于抢大辩论的风头。”
很快,李奇维就结束了他的演讲。
所有人全部起立,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