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李奇维的终极目标:我是物理之神,亦是人间之主!

1919年11月30日,英国皇家学会。

今天的报告大厅内显得异常热闹。

经历了四年可怕的战争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和平的美好。

对于科学家而言,和平意味着稳定的科研环境,能让他们静下心来钻研各自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之间可以相互频繁地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战争后才第一年,物理学就接连产生这么多重磅的成果,所有人都觉得科学盛世就要来了。

因此,大厅内的众多院士大佬们才会喜笑颜开,分享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趣事。

今天是皇家学会每年例行的年会。

在年会上,众院士选举产生新的理事会成员,负责辅助会长处理学会事务。

此外英国皇家学会还规定:会长的任期不得超过五年。

汤姆逊从1915年开始担任会长,到1920年正好是五年。

因此,本次年会需要提前选举产生新的会长,以便来年交接。

并且从汤姆逊开始,往后所有的皇家学会会长,都是诺奖得主。

可见,内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

选举过后,则是本次年会的另一项重头戏:李奇维、卢瑟福二人的报告会。

汤姆逊是皇家学会会长,但他更在乎的身份是曾经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在那里,他发掘出物理学领域的两位绝世天才。

这是他此生最为自豪的事情,比他自己发现电子获得诺奖还要自豪。

战争后的第一年,1919年,李奇维和卢瑟福接连发表震惊学界的成果。

这对于科学界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鼓励。

它代表着,战争结束后,科学界的繁荣又要来了!

所以,汤姆逊就想让李奇维和卢瑟福做一次公开演讲,展现皇家学会新的气象。

同时,也体现出在他的带领下,英国皇家学会取得了更加非凡的成绩。

这件事也只有汤姆逊才能不费吹灰之力。

要是换个人,想同时请到李奇维和卢瑟福,恐怕还不是一件易事。

不少院士大佬们感叹:

“谁让汤姆逊教授有两个好徒弟呢。”

此刻,李奇维在汤姆逊的介绍下,正和大厅内的院士们互相认识。

作为外籍院士,且又离开英国五年多,李奇维对于这五年新增的院士都不是很熟悉。

汤姆逊拉着一位和他本人差不多年纪的老者说道:

“布鲁斯,这位是牛津大学的谢灵顿教授。”

“他在生理学和神经系统科学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谢灵顿教授之前,一直想要见你,都没有合适的机会。”

李奇维闻言,朝对方看去,心中已经了解。

今年62岁的谢灵顿,是英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大佬。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神经学。

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首次使用“突触”来描述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接触部位。

并且认为神经元就是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交流的。

因为在神经系统方面的工作,谢灵顿获得了1932年的生理学或医学诺奖。

真实历史上,汤姆逊的下一届会长就是谢灵顿,而谢灵顿的下一届会长则是卢瑟福。

看来,汤姆逊已经大概知道对方会担任会长,所以提前介绍给李奇维。

这让李奇维觉得有点感动。

哪怕他自己已经是科学领域的第一人了。

但是汤姆逊依然在细节处想着他。

李奇维因为身份的问题,他只能当皇家学会的外籍院士。

至于当会长,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李奇维既然在英国的地盘上混,自然就得和英国的科学界打好关系。

而皇家学会就是英国科学界的最高权威。

所以,汤姆逊希望哪怕自己不在了,李奇维也不会受到掣肘。

这就关系到实力的问题了。

以李奇维如今在科学界的地位,可以说是独一档。

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他受到委屈。

但是,这些都是名望的力量,而不是力量本身。

哪怕他是四诺奖得主、当世科学第一人。

如果皇家学会和李奇维有了冲突,后果真不好说。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都被追杀过,哪怕去了美国,也被美国人监视了。

所以,这就是李奇维一定要独

立,开启盘古计划的原因。

科学代表力量,但它本身不是力量。

如果大家都不撕破脸皮,那么此刻的李奇维已然是无敌的。

国王座上宾,交往的全都是各领域的大佬。

这种身份,不可能会有什么危险。

但是若某些大国不要脸皮了,那就必须核弹在手了。

有些东西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这样敌人就不敢撕破脸皮,而是只能撕名牌了。

一人镇诸国!

我是物理之神,亦是人间之主!

李奇维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

今天,甚至有可能就是开始,因为他要预言中子的存在了。

而中子,就是开启原子弹的秘密。

谢灵顿一直在观察眼前这个男人。

他感觉到对方的心境始终在起伏,但忽然气势一变,甚至让他有种害怕的感觉。

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

物理学领域活着的传奇!

只有科学家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份量。

那是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极限。

谢灵顿虽然知道自己应该是下一届的皇家学会会长了。

但是他并没有什么骄傲之心。

因为他当选会长,可能是学会成员之间的一种默契。

英国皇家学会分为物质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等)和生物学科领域。

那么就总不能一直让数学家、物理学家们担任会长。

他们这些搞生物的,也得被雨露均沾啊。

所以,一般而言,会长都是在两大领域轮换的。

比如卢瑟福的下一届,就是发现维生素的生物学大佬了。

谢灵顿很感慨,要是眼前的布鲁斯教授是英国人。

他都不敢想对方的地位要高到什么程度。

区区一个皇家学会会长,简直是有手就行。

此刻,谢灵顿被李奇维的气场折服,主动伸出手笑道:

“布鲁斯教授,今天终于见到你了。”

“我是神往已久啊。”

李奇维也回过神来,笑着道:

“你好,谢灵顿教授,你的突触理论让我印象深刻。”

谢灵顿一惊,他没想到李奇维竟然还了解他的成果。

但一想到对方是基因突变、基因链假说的提出者,也就释然了。

“布鲁斯教授,你曾经提出的意识来源于量子效应,也让我印象深刻。”

“我解剖了很多动物的大脑,但从来没有找到控制意识的器官或组织。”

“可惜,神经元只是意识的运行载体,但不是意识形成的原因。”

李奇维点点头,“意识确实很奇妙。”

“我很羡慕你,谢灵顿教授,神经学研究是非常有趣的。”

两人互相拍着马屁,侃侃而谈。

周围大佬们都佩服不已。

布鲁斯教授一个物理学家,竟然和生物学大佬聊的热火朝天,关键看起来还非常专业的样子。

天文学、化学、生物学、文学......

对方的副业咋就这么多呢?

这让很多六七十岁的老院士们感慨。

“我们一把年龄都活到狗身上了。”

接着,汤姆逊又给李奇维介绍其他人。

很快,李奇维便和众人一样坐定。

他的周围都是老熟人:卢瑟福、威尔逊、巴克拉、老布拉格等。

威尔逊还不停朝李奇维挤眉弄眼,意思是看我最近牛逼不。

李奇维用眼神回应他:菜鸡。

在众人的注视下,汤姆逊缓缓走上演讲台。

他用肃穆的口吻开场道:

“1919年的年会注定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欧洲人民在过去四年,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悲惨命运。”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最黑暗的时刻。”

“毫不夸张地说,我有可能是英国皇家学会历史上,压力最大的会长了。”

“因为在我的任期内,科学迎来了至暗时刻。”

“我甚至一度担心,人类文明都会被摧毁,那么科学也就不复存在了。”

“那样,我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台下顿时出现一阵感同身受的叹息声。

他们太能明白汤姆逊的难处了。

“但是。”

“即便是在那样黑暗的条件下,我依然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科学的曙光。”

“布鲁斯教授的小说、物理奥赛。”

“这些都是战争期间的理性之光,值得被历史铭记。”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给布鲁斯教授掌声。”

“感谢他为科学做出的贡献。”

哗!

大厅内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李奇维在战争期间为欧洲做的事,被广为流传。

所有人都被他博爱的胸怀所折服,这是超越了国别的尊敬。

李奇维很绅士地站了起来,脱帽致意。

这时,汤姆逊的语气变得欢快。

“同样,我们皇家学会也没有辜负科学权威的重担。”

“快要过去的一年内,布鲁斯教授和卢瑟福教授,做出了物理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给我们所有人都带来了信心。”

“所以,今天我邀请两位教授做个报告。”

“此外,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第二届的物理奥赛,经过讨论评选,最终由我们英国获得举办权。”

“它将在明年7月份于剑桥大学举行。”

“这一次,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保证相比第一届更加精彩。”

哗!

汤姆逊的话立刻引起一阵骚动。

要是在李奇维的前世,物理奥赛根本入不了大佬们的眼。

更不用说在皇家学会这么高端的场合公布了。

但是在现在这个年代,物理奥赛的意义就太大了。

它不仅是各个国家之间学术底蕴的比拼。

更是在血与火之中诞生的科学竞赛,代表着最崇高的科学精神。

尽管后世会有更多更权威的比赛,但都代替不了物理奥赛的意义。

因为它是与时代相连的。

在场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大佬。

他们的目光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而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思考培养年轻人的问题。

毫无疑问,物理奥赛就是对培养成果的一次检验。

虽然不够准确,但总比没有要强多了。

李奇维也是微微一惊。

他在回到英国之前,就已经与汤姆逊、普朗克等学术大佬们商议过。

他希望各国可以轮流承担物理奥赛的举办。

以婆罗洲目前的情况,举办大型比赛还是比较吃力的。

不管是比赛场地档次、考试制度、题型选择等等,都还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而这些改变,也只有靠一个国家的能力才可以办到。

李奇维只是希望开个头,后续还是要正规起来。

所以他在转手之后,就没有再关注了。

没想到第二届的举办国家是英国。

他还以为会是上届团体金牌得主的德国呢。

可能是由于德国目前的处境比较尴尬吧。

这些政治上的事情,李奇维也懒得去分析了。

反正再过十多年,在他的盘古计划面前,一切都是土鸡瓦狗。

到时候他要让那些所谓的掌权者看看:科学家狂起来,到底有多可怕!

忽然,李奇维的面色有点古怪。

第二届物理奥赛是在1920年7月举办的。

岂不是那几个猛人都有可能参赛。

泡利、海森堡、狄拉克......

现在他们应该都是本科生,完全有参赛资格。

“乖乖,感觉金银铜牌要被预定了。”

李奇维忽然为其他人感到一丝悲哀。

还好吴有训和这几人不是一届,不然天命在华夏,恐怕要被啪啪打脸了。

很快,汤姆逊热情洋溢的讲话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皇家学会的换届大选。

没有意外,谢灵顿高票当选,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新一任会长,将在明年上任。

李奇维看到汤姆逊的眼中没有失落,反而有一丝解脱。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这位物理学领域的超级大佬,就要真正退休了。

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哪怕不亲自做学术研究,还是会指导学生。

对方曾说过,退休后想当一个园丁,专门修剪花花草草。

执掌卡文迪许三十五年,又执掌皇家学会五年。

汤姆逊在个人学术成就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他的一生足以称得上传奇。

而现在,传奇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