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一杯水,不用火,如何能沸腾?
广东大学。
这所集合全省之力打造的南方大学之最,坐落在广州市的市中心,寸土寸金的位置。
如果单纯从面积比较,远远超越了欧美的很多大学。
当然,目前的生源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根据王季烈的介绍,目前广东大学每年招生人数在五百人左右。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数绝对算多了。
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虽然有着李奇维很早就开始布局。
但是整体的进度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
也就是广东大学和京师大学有这种规模,一般省份的大学,每年也就是两三百人的规模。
此刻,学校的报告大厅内,两千多的师生已经全部就位。
没有任何人请假或者不来,所有人都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
会场的前排,王季烈、于天池,以及学校和教育界的高层们坐在一排。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李奇维在众人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走上演讲台。
他轻轻一挥手,台下便瞬间安静下来。
如此恐怖的影响力,让所有人都激动万分。
“这是我们华夏的科学之神!”
李奇维看着台下众人的崇拜,心中无限感慨。
因为华夏的年轻人已经压抑的太久了。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所有华夏的人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尤其是和西方比起来,那更是自惭形秽,相形见绌。
这种观念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上到那些精英,下到普通的百姓,大家都是这个想法。
因为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了这点。
西方人有坚船利炮,电报传音。
他们的科技碾压世界,和华夏仿佛是两个次元的存在。
毫无可比性。
因此,现在国内的很多学生,想的都是去外国留学。
虽然李奇维创立了黄埔理工大学,但是毕竟时间太短,和那些老牌世界名校还有差距。
最重要的是,偌大的华夏,只有一所黄埔理工。
所以注定了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想继续深造,只能选择留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西方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积累,超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李奇维已经打好了基础的开端。
虽然还很弱小,但至少是从无到有的区别。
而现在,他要解决的,就是给年轻学生们带来自信。
作为有着未来经验,和当世已成为科学第一人的李奇维,他的视角更广,看的问题更远。
自然可以帮助年轻学生们拨开迷雾。
只有从心底树立了无敌的自信,才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对国家更认可,更充满热爱。
尤其是在教育和科技领域,这两个领域是非常关键的。
于是,李奇维开口了:
“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知道我在樱花国发表的演讲。”
“在那场演讲中,我阐述了对于物理研究本质的理解。”
“分析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我不知道你们会解读我的演讲内容。”
“或许有人会认为,李教授看不起华夏文化,认为华夏文化诞生不了科学。”
“毕竟我引用了墨子和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定律的例子。”
“说明了只有欧洲才有真正的科学思维。”
“而且我自己都是在剑桥大学留学后,才做出成绩的嘛。”
台下瞬间出现了嗡嗡声。
显然不少人是这个想法。
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们,感受最深。
他们在学习基础物理的时候,书上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华夏人的名字。
牛顿、麦克斯韦、法拉第......
这些西方人创造了璀璨的科学文化。
不过,幸好从1900年之后,李教授横空出世,镇压一切。
不过李教授的理论太过深奥,目前本科阶段还没有系统级的课程。
只有欧美的研究生才会开始接触,真正研究。
因此,大家觉得,华夏的文化,确实不适合科学。
不过,这种场合,没有人敢直接站出来,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尊敬李奇维。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李教授的演讲以翻转著称。
凡是前面的观点,到后面必定会被颠覆。
不出所料,李奇维继续说道:
“但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科学思维和文化属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欧洲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就和华夏文化一样。”
“青花瓷是文化,蒙娜丽莎也是文化。”
“山水意境是文化,光影明暗也是文化。”
“二者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这些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个欧洲人,恐怕很难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意境。”
“同样,我作为华夏人,看了好几遍蒙娜丽莎,说来惭愧,实在看不出什么门道。”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历史等等综合的因素,形成的文化符号和特征。”
“不是在那种环境下长期浸润的人,很难感受其中的精髓。”
“而科学就不同了。”
“在我看来,科学更像是一种普适性的文化。”
“不管是哪国人,都能感受到勾股定理的美妙之处。”
“既然是普适性的,说明所有人都能够欣赏,同样都能够学习。”
“因此,并不是华夏文化不适合科学思维,而是他们根本就是两种东西。”
“我们华夏人学习科学的难易程度,和西方人应该是一样的。”
台下无数的学生们无不点头。
李奇维通俗易懂的话,很容易就让人理解科学和文化的关系了。
是啊,我们华夏人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学习科学。
忽然,李奇维转折道:
“但是,既然东西方的人学习科学没有差异。”
“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更愿意到外面去留学呢?”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你们王校长告诉我的。”
“现在北方的hQ学校非常火热,就是因为在那里读书,可以有保送去m国留学的机会。”
“这所由m国出资建设的大学,哪怕才刚刚起步,依然吸引了很多的学子。”
“我想它的师资力量,并不一定能比得上gd大学。”
“但是两者的竞争力却存在巨大差距。”
“第二个例子,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昨天,我家老管家的孙子,孙海,让我给他指点迷津。”
“小伙子明年毕业,目前有三条选择。”
“其中一条就是去欧美留学。”
“他说这是他的同学推荐的,因为大家的第一目标,都是希望能去欧美留学。”
“最不济,哪怕是去yhg,都觉得比在国内要好。”
台下的孙海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所有人都朝他看去。
他在学校从来不张扬自己和三少爷的关系。
就是担心有人说他张狂。
没想到现在三少爷自己公开了。
而且还用他举了例子。
这让平时有点害羞的孙海,有了成为众人瞩目中心的畏惧感。
“也是,三少爷什么身份地位,我所担心的东西在他老人家眼里,就是浮云而已。”
李奇维继续说道:
“现在国内的那些风云人物,不管是文科生、理科生,都是有国外的留学经验。”
“所以好像年轻人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必须要去外国留学。”
“我是学物理的,所以我只关系理工科的情况。”
“各位同学,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众人交头接耳,会场内开始嘈杂起来。
这时,一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鼓起勇气说道:
“李教授,我认为您说的现象,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内的教育比不上外国的教育。”
哗!
所有人都朝着说话之人看去,心道这小子胆子很大啊。
李奇维微微一笑,他就喜欢敢于发表观点的人。
“这位同学说的不错。”
“我想他的话,也是在场大多数学生的想法。”
“那我再追问一句,你说的这种教育差距,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到底在哪里?”
“额?”这个学生顿时语塞起来。
他就是觉得欧美大学好,但是真要分析好在哪里,自己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毕竟,他也没去过外国,了解的信息都是道听途说来的。
周围的同学,还有那些留学归来的学长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外国大学牛逼。
虽然最近这些年黄埔理工大学异军突起,但是在众人的心中,黄埔可亚洲称雄。
放在世界范围内,那就是属于第二梯队了。
即便有李奇维在,但李奇维又不可能给每个人上课。
所以黄埔的综合实力弱了一筹。
李奇维见对方回答不上来,也只是微笑着说道:
“还是让我来帮你们分析一下吧。”
“不过,我想再用一个故事,来引出我今天的主题。”
“我在回国之后,曾经在国内的某份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短故事。”
“说是有一个教育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他分别给一个A国学生和一个B国学生一杯水,让双方不用火就能让水沸腾起来。”
“A国学生把水拿到太阳底下,晒了整整一天,都没有让水沸腾。”
“而聪明的B国学生,拿来四杯25c的水混合在一起,轻松地就把水升温到了100c,水沸腾了。”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僵化的教育,永远无法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大科学家。”
噗!
故事刚一说完,台下先是安静,接着就爆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这个故事也太好笑了。”
“没想到李教授那么伟大的人,也喜欢看这种笑话。”
然而,会场内有少部分人并没有笑,他们在感受李教授讲这个故事的深刻含义。
李奇维轻轻挥手,众人又恢复安静。
他轻笑道:
“别急,故事还没说完。”
“接着,又来了一个教育学家。”
“他同样给一个A国学生和一个B国学生一杯水,让双方不用火就能让水沸腾起来。”
“这一次,A国学生选择把四杯25c的水混合在一起,轻松让水沸腾起来。”
“而朴实的B国学生则选择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静静等待后,最后失败了。”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虽然B国学生输了,但是虽败犹荣。”
“因为B国教育下的孩子非常诚实,不会耍小聪明。”
“而A国教育下的孩子喜欢投机取巧,以后无法成为正直的人。”
此刻,会场内只有零零散散的笑声,很多学生表情开始严肃,好像都感悟到了什么。
“接着,又来了第三个教育学家。”
“这次,他分别给一群A国学生和一群B国学生一杯水,同样是不用火让水沸腾起来。”
“A国学生们都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最后失败了。”
“而聪明的B国学生们,经过有效的会议讨论后,决定把4杯25c的水混合在一起,成功让水沸腾起来。”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僵化的教育,永远无法培养出有合作精神的学生。”
“而合作精神是科学研究重要的能力之一。”
这一次,偌大的会场内,再也没有人笑了。
“最后,又来了第四个教育学家。”
“同样,他分别给一群A国学生和一群B国学生一杯水,同样是不用火让水沸腾起来。”
“这一次,A国学生们连忙聚在一起讨论商议。”
“最后决定把4杯25c的水混合在一起,成功让水沸腾起来。”
“而B国学生都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最后都失败了。”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A国教育下的孩子,永远不会自己解决问题,总想依赖群体的力量。”
“而B国教育下的孩子,能够独立思考,自力更生,这样的民族才有未来和希望。”
此刻,整个会场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有着莫名的神色。
尤其是前排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大佬们,更是面色凝重。
显然,李奇维说的故事,让众人开始沉思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笑话的性质,但是却发人深省。
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但其中对于教育本质的思考,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