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合作谈成

殷历2019年6月1日。

礼拜六,六一儿童节。

黄历记载:宜结婚、纳财、开业、祈福。忌:诉讼、安葬。

虽然西方科技公司并不会跟着大夏联邦的黄历过日子,但或许是巧合,有部分公司将商谈合作定在了这一个月的第一天,只不过它们并没有主动权,只能被动接受新科集团的安排。

黄任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会议室的,虽然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务,但……

直到坐回自家公司最近购置的专车,黄任询这才用手撑着太阳穴,一边揉,一边对身旁的助理和高管说道:“大致合作项目方向已经谈妥了,既然已经确定,后续我们就按照项目规划推进吧。

虽然有很多地方做了让步,但终究,我们保住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并且能够在可见的半导体产业巨变的未来,有了一个不错的避风港。”

执行副总裁普瑞,他坐在黄任询身旁,眉头紧锁。

作为英伟达全线产品与服务的全球销售和区域营销的负责人,他有着非常扎实优秀的履历,曾在惠普公司、booz allen & hamilton和德州仪器等业内翘楚公司,担任过营销、管理顾问和产品开发职位。

本科是明尼苏达大学的电机工程学士,此外还拥有加州理工学院的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学位和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妥妥的懂技术的商务型精英。

但是直到黄任询将话说完之后,普瑞还是有些不敢置信,连续深吸了数次之后,他才开口说道:“boss,与新科集团真有如此重要吗?白殿方面已经在警告我们,不能与新科集团、華卫科技这些大夏联邦本土企业有技术性的深入合作,我想,如果我们的合作项目协议在保密期内泄露,或许咱们公司会被众多企业、机构针对,amd、英特尔这些竞争对手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而且,这种合作,让我们公司的后续业务经营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大范围调整。”

拥有斯坦福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机械工程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的执行副总裁、法律总顾问蒂姆,现在更是焦虑的开始喝起了浓缩美式。

在科律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他在去年才加入英伟达。

在此之前,他是科律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工作重点是专利和技术相关诉讼,甚至在更早之前,他还在航天公司担任工程师。

他是一位理智的精英,哪怕遇到麻烦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能够抽丝剥茧,用技术和法律去反驳对方。

英伟达能够在全球如此多国家和地区发售产品,并且获得地方市场的支持,他这两年做出了许多努力。

而现在,一杯浓缩美式,蒂姆硬是眉头都不皱一下就喝完了。

感受着味蕾传来的苦涩味道,蒂姆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用莫名的感叹语气对黄任询说道:“boss,我们并不知道你到底受了什么刺激,但你刚刚在新科集团会议室做出的决定,在实质意义上推翻了我们之前定下的底线,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底线。

我非常喜欢英伟达,我也希望能够在这家公司更好的工作下去,但如果您不能够给我一个可以通过的解释,我会选择主动辞职。

我想在美利坚安稳的生活下去,boss。”

执行副总裁、法律总顾问蒂姆的这番话,让专车内的气氛更加沉闷了几分。

黄任询甚至开始用大拇指按压自己的眉心,等到其他几位高管层都没有再说话之后,他这才抬起头,睁开眼眸。

环顾四周,声音略带嘶哑,问道:“你们说完了吗?”

等待片刻,没有其他人出声,他这才转过头,看向另一位创始人——工程师克里斯,说道:“克里斯,将最新文件交给他们看看吧。”

满头白发的克里斯,听到黄任询的命令之后,这才慢悠悠的从自己的衣兜里面掏出一部天玑60z1,为了打开加密文件,开始验证指纹和面容。

其他几位高管层在这个时候,都目光严肃的看着这位公司创始人。

作为创始人,这位克里斯领导着诸多职能工作,包括 it、运营和公司产品工程的开发,是集成电路设计和方法学领域的公认权威,身上的专利都超过了40项。

但是等他们看清楚这位创始人为他们展示的文件内容之后,原本严肃的目光,很快就转变成了骇然、惊讶、不可思议、疑惑、沉思。

他们不会像那些网络上的网民一样无脑反问、反驳文件上的内容。

直到司机在黄任询的示意下,发动了汽车,这几位高管层才缓过神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现在能够与新科集团达成协议,而不是只与新科半导体合作,这或许是我们重生的希望。”

“这座城市,这个国度在二十年前还是落后的世界,没想到他们真的能够做到如此程度,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技术革新之际,我们如果可以凭借优势,占据一部分专利护城河,哪怕会被其他公司仇视,也值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后续应该确定代工优先权限,尽可能拦住其他公司。”

“虽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是如果将时间拉长到五年甚至是十年之后,上帝都会嘉许这个决定,天佑我们。”

既然已经无法改变结果,并且已经确定自家boss不会再改变想法,英伟达的一众高管层都调转了话语方向。

黄任询看着眼前这些原本趾高气昂的业内精英,现在看到情报之后却成了这副模样,心里面有些欣慰,毕竟这代表自家公司的高管层并非都是只知道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傻瓜,但除此之外,黄任询的心情还十分沉重。

因为,如果不是形势所迫,不是彻底没有办法,他根本就不会去签署这种堪称耻辱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