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前赵5

刘粲自从担任相国后,骄纵奢侈独断专行,疏远忠诚贤德之人,亲近奸邪谄媚之人,任性刻薄不施恩惠,拒绝劝谏掩饰过失。喜欢兴建宫室,相国府模仿紫宫。刘粲担任相国不久,百姓昼夜劳作,饥饿贫困,铤而走险,死亡相继,而刘粲不体恤他们13

,开始遭到国人的憎恶。14

立为太子

建兴三年(315年)三月,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劝说刘聪的弟弟皇太弟刘乂发兵夺权。刘乂不同意。东宫舍人荀裕告发崔玮、许遐劝说刘乂谋反,刘聪把崔玮、许遐拘捕关入专设的监狱,并安上其他罪名杀了。派冠威将军卜抽带兵监视守卫东宫,软禁刘乂不许他参加朝会。刘乂忧愤恐惧不知所措,上表请求贬为庶人,并把儿子们的封爵也全部免去,褒扬赞美刘粲,请求立刘粲为皇位继承人。但卜抽压住没有上报。15

建武元年(317年)四月,刘粲让党羽王平诱骗刘乂说,刚奉刘聪密诏京师将有变乱发生,应当内穿甲衣以备不测。刘乂信以为真,令东宫臣属都在外衣内穿上甲衣。刘粲派人驰告靳准、王沈,靳准禀报刘聪说刘乂准备作乱,手下已内着甲衣。刘聪令刘粲率军包围东宫。刘粲让靳准、王沈拘捕听命于东宫的氐、羌酋长十多人,严刑拷问,酋长们不堪忍受拷打便诬陷自己和刘乂共同谋反。于是诛杀东宫属官,又诛杀平素与刘乂亲近、交厚而被靳准、王沈等憎恶怨恨的大臣数十人,坑杀士卒一万五千多人。四月,刘聪废黜刘乂皇太弟的身份,改封北海王,不久刘粲派靳准谋杀刘乂。16

七月,刘聪立刘粲为皇太子,领相国职务、大单于称号,总摄朝政一如往昔。17

十一月,刘聪出猎,让投降的晋愍帝充任车骑将军,穿上军服手持画戟作为先导。众人聚集观望,晋朝遗老有的潸然泪下。于是刘粲劝说刘聪趁早除掉晋愍帝。18

十二月二十日,刘聪派人将晋愍帝杀害。19

登基为帝

太兴元年(318年)七月十九日,刘聪去世。七月二十日,刘粲即位,尊刘聪的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称弘道皇后,武氏称弘德皇后,王氏称弘孝皇后;立妻子靳氏为皇后,儿子刘元公为太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汉昌。将刘聪安葬于宣光陵,谥刘聪为昭武皇帝,庙号烈宗。靳太后等人年龄都不到二十岁,而且长得很漂亮,刘粲在宫内日夜与她们淫乱,对于父亲刘聪的去世也一点不悲哀。

20

大司空、司隶校尉靳准怀有异志,私下对刘粲说:“好像听说诸位公卿准备像商代伊尹、汉代霍光那样代摄朝政,杀掉太保呼延晏和我,让济南王、大司马刘骥统领万机,陛下应当早作准备。”刘粲不听。靳准怕他的话最终不被采纳,就对皇太后靳氏和皇后靳氏二人说,公卿们想要废掉刘粲,拥立刘骥为帝,恐怕我们靳氏家族要绝种。让靳氏二人劝说刘粲诛杀他们。刘粲于是收捕太宰、上洛王刘景,太师、昌国公刘顗,大司马、济南王刘骥,大司徒、齐王刘劢,将他们全部处死。太傅朱纪、太尉范隆逃奔长安。

22

太兴元年(318年)八月,刘粲在上林练兵,准备征讨石勒。任命丞相刘曜为相国,总督内外军事事宜,仍然镇守长安。任命靳准为大将军,领尚书事。刘粲沉湎酒色,经常在后宫游乐,军国大事全都由靳准决断。靳准假称刘粲的诏令,让堂弟靳明担任车骑将军,靳康担任卫将军。

24

内乱被杀

不久,靳准将要发动叛乱,因金紫光禄大夫王延(《晋书》作王延年)年龄大而德高望重,便与他商议。26

王延不肯依从,驰马准备向刘粲告发靳准的阴谋,路上遇见靳康,被劫持回来。靳准便领兵登上光极殿,派士兵抓住刘粲,数落刘粲的罪名后将他杀害,并给刘粲上谥号为隐皇帝。27

靳准将刘氏皇族男女老幼全部斩杀于东市。又挖掘刘渊和刘聪的陵墓,斩断刘聪尸身,焚毁刘氏宗庙。28

太兴二年(319年),靳准被其部下所杀。

人物评价

房玄龄:1“少而俊杰,才兼文武。自为宰相,威福任情,疏远忠贤,昵近奸佞,任性严刻无恩惠,距谏饰非。”2“粲荒耽酒色,游宴后庭,军国之事一决于准。”29

司马光:“粲少有俊才,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30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31

刘元公(?-318年),十六国汉赵皇太子。汉隐帝刘粲与靳皇后的儿子,318年七月二十甲子,刘粲立皇子刘元公为太子。

人物经历

八月,执政的靳准杀死了刘粲。刘元公、靳皇后被杀。后来,刘曜杀死靳准,称皇帝,改国号前赵。

刘曜(?~329年),字永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末代皇帝、军事家。光文帝刘渊堂侄,宣成帝刘绿之子。

刘曜善于属文,工草书隶。自幼聪慧,气度非凡。从汉赵建国开始,刘曜便跟随刘渊、刘聪征战天下,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参与永嘉之乱,覆灭西晋王朝。后领兵镇守长安,官拜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封爵中山王。后平定外戚靳准叛乱,登上帝位,迁都长安。光初二年(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供奉冒顿单于,不久后大将军石勒叛乱,建立后赵政权,遂正式与石勒开战。刘曜对外击败仇池和凉州,大败后赵中山王石虎的入侵,对内提倡汉学,设立学校,发展文教事业。

1

光初十二年(329年),刘曜为石勒所俘,后被杀身亡。

人物生平

少年英杰

刘曜年幼丧父,于是由刘渊抚养。年幼聪慧,有非凡气度。八岁时随刘渊到西山狩猎,其间因天雨而在一棵树下避雨,突然一下雷电令该树震动,旁边的人都吓得跌倒,但刘曜却神色自若,因而得到刘渊欣赏。刘曜喜欢读书,但志在广泛涉猎而非精读文句,尤其喜爱兵书,大致都熟读。亦擅长写作和书法,习于草书和隶书。另一方面刘曜亦雄健威武,箭术娴熟,能一箭射穿寸余厚的铁板,号称神射。刘曜亦时常自比乐毅、萧何和曹参,当时人们都不认同,唯刘聪知道其才能。2

二十岁时,到洛阳游历,期间被定罪而要被诛杀,于是逃亡朝鲜,后来遇到朝廷大赦才回来。刘曜亦觉得自己外表异于常人,怕不被世人所接纳,于是在管涔山隐居。3

进攻洛阳

西晋永兴元年( 304年),刘渊初建汉国时,刘曜已崭露头角,为前汉国建威将军,率兵相继攻克泫氏(今山西省高平县)、屯留(今山西省长子县)、中都(治所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为前汉国在并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永嘉二年,刘渊称帝后,派刘曜连同刘聪、王弥等两次围攻洛阳,但都没有攻克。

6

永嘉四年,刘聪继位后,刘曜与刘粲长驱入洛川,与西晋军队周旋于河南一带,攻陷晋壁垒一百余处,包围洛阳。8

永嘉五年(311年),刘曜同石勒、王弥会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9

长安攻守

攻陷洛阳后,刘曜又奉刘聪命跟随赵染进攻关中的南阳王司马模。10

司马模投降后,刘聪任命刘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改封中山王,镇守长安。11

刘曜镇守长安以后,安定太守贾疋被护军麹允、频阳令梁肃推为平南将军,率众五万进攻刘曜,扶风太守梁综及麹特、竺恢等也率众十万会攻刘曜。刘曜派刘雅、赵染抵御敌军,但赵染等战败。刘曜又率长安全部精兵与敌军在黄丘(今陕西省在泾阳县西北)大战,刘曜被流矢击中,于是退保甘渠。后来刘曜又攻克池阳,掠夺万余人口回长安。12

麹特等继续围攻长安,刘曜连战都败,于是刘曜掠夺士女八万余人退还平阳。13

交战刘琨

刘聪又派刘粲、刘曜等攻刘琨于晋阳,刘琨令张乔抵御,两军战于武灌,张乔战败被杀,晋阳危惧。太原太守高乔、刘琨别驾郝聿以晋阳投降刘粲。刘琨弃城逃走。于是刘粲、刘曜进入晋阳。刘琨曾与代王拓跋猗卢结为兄弟,于是向猗卢请求援兵。猗卢派遣儿子日利孙、宾六须及将军卫雄、姬澹等率众数万攻晋阳,刘琨收集散兵千余为向导,猗卢率众六万进至狼猛。刘曜与宾六须战于汾东,刘曜坠马,身中流矢,身被七处创伤。讨虏将军傅武将自己的马给了刘曜,刘曜曰:\"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人人都考虑自己如何得脱。我伤重,我料定自己是必死于此了。\"傅武哭着说:\"我是小人物,承蒙大王赏识提拔,才到了今天的位置,经常思考如何为你效力,今天正是时候。况且现在国家初建,大敌当前,这天下一天都不可没有大王你啊。\"于是傅武扶刘曜上马,驱使战马载刘曜度过汾水,傅武则回身战死。刘曜又进入晋阳,晚上与刘粲等掠夺百姓,跨过蒙山逃走。猗卢率骑兵追击,两军又战于蓝谷,刘粲等战败。刘琨收合散兵,保守阳曲,猗卢则回去了。14

再攻长安

当时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刘聪派遣刘曜及司隶乔智明、武牙李景年等进攻长安,命赵染也率众一同进攻长安。当时大都督麹允据守黄白城,多次被刘曜、赵染击败。赵染对刘曜说:\"现在麹允率大军在外,则长安空虚可以攻取,攻取了长安,黄白城自然就屈服了。希望大王你以大军守在此处,我率轻兵攻取长安。\"刘曜于是承制加赵染前锋大都督、安南大将军,以精骑五千配给赵染。赵染夜入长安外城,晋愍帝奔往射雁楼,赵染焚烧龙尾及诸军营,杀掠千余人,天亮退屯逍遥园。麹允率众袭击刘曜,连战击败刘曜。刘曜进入粟园,于是回归平阳。15

刘曜又来到渭汭,赵染到了新丰。但后来赵染被索綝击败,赵染将战败的责任推卸给长史鲁,将鲁徽杀死。刘曜听闻此事后,说:“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就是说赵染这样的人啊。”16

刘曜还师攻郭默于怀城,收其米粟八十万斛,布置三屯守护。此时刘聪遣使召刘曜回师,于是刘曜回薄坂。不久刘聪征召刘曜辅政。17

刘曜从盟津渡河,将攻河南,将军魏该奔于一泉坞。刘曜进攻李矩于荥阳,李矩派遣将军李平驻军成皋,被刘曜歼灭。李矩害怕,送人质请降。18

刘曜又多次进攻长安,但都没能攻克,于是撤退。19

刘曜进军上党,将要进攻阳曲,刘聪遣使召刘曜还朝,刘曜回军路上歼灭郭迈,刘曜朝见了刘聪,于是又到了蒲阪。20

刘曜又进军,驻军在粟邑。麹允缺粮,离开黄白而驻军在灵武。刘曜进攻上郡,太守张禹与冯翊太守梁肃逃奔允吾。于是关右都顺从刘曜。刘曜进据黄阜。21

刘曜又与麹允战于磻石谷,麹允战败逃奔灵武。22

建元二年(316年),刘曜攻破长安外城,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23

大兴元年( 318年),刘聪死,由其子刘粲继位。此后,匈奴汉国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逐渐窃取汉国政权,不久靳准发动政变,杀死刘粲,并将居于平阳的匈奴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自号大将军、汉天王,遣使向东晋称藩。

平定内乱

刘曜时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在攻破长安灭亡西晋后,就镇守长安。闻平阳靳准叛乱,刘曜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行至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于是刘曜即帝位,改元光初,这年是太兴元年(318年)。刘曜称帝后以朱纪领司徒,呼延晏领司空,范隆等人全都官复本位。命征北刘雅、镇北刘策进军汾阴,当时石勒驻守河北,刘曜封石勒为大将军,同石勒成犄角之势,进攻平阳。24

不久,靳准为部下靳明所杀,其众共推靳明为主,靳明送传国玺于刘曜,准备投降刘曜。石勒大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刘雅、刘策迎接靳明。平阳士女人随靳明归于刘曜,刘曜斩靳明及靳氏男女。25

登基称帝

不久,平阳遂被石勒攻占。这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舒张之势,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加殊礼,以河内24郡封石勒为赵王,如曹操辅汉故事,想以此先稳住石勒,以便腾出手来对付关陇地区的敌对势力。

319年,刘曜称帝,追尊刘渊等历代祖先为帝。迁都长安,修建光世殿和紫光殿。立妻羊氏为皇后,儿子刘熙为皇太子,其余诸子与宗室都封王。修缮宗庙、社稷、南北郊。以水德承接晋的金德,改国号为赵。崇尚黑色,冒顿配天,刘渊配上帝,大赦境内除了犯有重罪之人。

1

征战关陇

当时,关中、陇右一带有很多氐、羌等少数族人未予归化,常同西晋残余联合进攻刘曜,给刘曜政权造成严重威胁。

大兴三年( 320年),刘曜部下长水校尉尹车,连结巴氐酋长徐库彭反叛,刘曜先杀尹车,又囚徐库彭等5000人,准备全部杀死。光禄大夫游子远叩头固谏请求放免,刘曜不听,硬是将其全部斩首。这一举动,引起了巴、氐人民的强烈义愤,奋起反抗,共推巴、氐归善王句渠知为领袖,举行起义。一时,羌、氐、巴、羯三万余人,尽皆响应,关中大乱,局势非常紧张。27

刘曜只得采用游子远的安抚政策,以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游子远屯军于雍城,降者十余万,遂进军安定,反者皆降。只有句渠知宗党五千余家于阴密固守,游子远发动攻击,歼灭了句氏宗族;随后引兵陇右,陈安在郊外迎接游子远。28

此前,在上郡的氐、羌十余万人,占据险要地势不肯投降,他们的首领虚除权渠自号为秦王。游子远于是进兵至虚除权渠的堡垒下,权渠率军迎战,五战皆败。权渠欲降,其子伊余反对,并率五万精兵在清晨进攻游子远军营。游子远的将领请缨出战,游子远认为伊余军队士气正盛,应避之锋芒。于是坚守不出。而伊余骄傲自大,军营不设防备。游子远趁夜偷袭,大败伊余。权渠知道后大惧,以羌族风俗披发割面而降。

最后游子远基本上平定了这次叛乱,拜虚除权渠为征西将军、西戎公,分徙伊余兄弟及其部落二十余万于长安。在西边的氐、羌等少数民族中,虚除权渠实力最强,至是莫不归附,西边遂平。29

刘曜亲征氐羌,杨难敌迎战不胜,退保仇池。仇池诸氐、羌等皆归降刘曜。刘曜后复西讨杨韬于南安,杨韬惧,与陇西太守梁勋等降于刘曜,皆封列侯。刘曜使侍中乔豫率甲士五千,迁徙杨韬等及陇右万余户于长安。刘曜继续进攻仇池。当时刘曜患病, 军中又有瘟疫,刘曜想班师,但又担心杨难敌跟踪追击,于是刘曜以其尚书郎王犷为光国中郎将,出使仇池, 劝说杨难敌,杨难敌于是遣使称籓。刘曜大悦,署杨难敌为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陇上西域诸军事、上大将军、益宁南秦三州牧、领护南氐校尉、 宁羌中郎将、武都王,子弟为公侯列将二千石者十五人。30

当初陈安请求朝见刘曜,刘曜因为患病没有允许。陈安怒,又以为刘曜已经死了,于是大掠而归。31

太宁元年,陈安攻刘曜的征西将军刘贡于南安,休屠王石武自桑城将攻上邽,以解南安之围。陈安闻之惊惧,驰归上邽,与石武在瓜田相遇。石武以众寡不敌,奔保张春故垒。陈安引军追击石武,石武闭垒固守。刘贡击败陈安后军,俘斩万余。陈安驰还赴救,刘贡击败陈安。此时石武骑兵大举进攻,陈安军大溃,陈安收拢八千骑兵,奔向陇城。刘贡留下石武督后军,身先士卒,又击败陈安,于是包围陈安于陇城。32

刘曜亲征陈安,围陈安于陇城。陈安频出挑战,累击败之,斩获八千余级。右军刘干攻平襄,克之,陇上诸县悉降。陈安留下杨伯支、姜冲儿等守陇城,帅骑兵数百突围而出,打算引导上邽、平襄的兵众来解陇城之围。 陈安出城后,得知上邽被围,平襄已败,于是南走陕中。刘曜派其将军平先、丘中伯率劲骑追击陈安,多次交战击败陈安,俘斩四百余级。陈安与壮士十余骑于陕中格战,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 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杀伤五、六人;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平先亦壮健绝人,勇捷如飞,与陈安搏战,三个回合,平先夺取了陈安的蛇矛而退。天黑了,又下大雨,陈安弃马,与左右五、六人步行跨过山岭,藏匿于溪涧。翌日赵军寻之,找不到陈安的踪迹。此时大雨渐渐停息,辅威将军呼延清发现了陈安的踪迹,在涧曲斩杀陈安。33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