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山忠商会的行动(二合一)

随着方廷将头重新扭过来的时候,曹子建已经将宋拓本《兰亭序》重新从储物戒指内取了出来。

“老板,我身后怎么了?”并没发现身后有任何异常的方廷不由朝着曹子建问道。“刚才看到一只大虫子在你身后转悠,就你转头的功夫,它飞走了。”曹子建随口找了个理由。方廷‘哦’了一声,并没有在这种小事上多做纠结,而是朝着曹子建开口道:“老板,那我就先回去了。”“等等。”曹子建喊住了准备离开的方廷,道:“方廷,你知道这本册子的价值嘛?”“当时我爹将这册子留下的时候我年纪尚小,知道的并不多。”方廷如实答道:“所以,关于这册子,我还是听我娘说的。”“你娘怎么说?”曹子建问道。“我娘说,这册子是我们方家祖上留下来的。”方廷答道:“只有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才可将其拿出来变卖。”“但一定要卖给懂书画的人,不然卖不上价。”“至于具体价值多少,我没有去过问。”“因为这毕竟是我爹留给我跟我娘最后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舍得将其给卖掉。”“那你现在赠予我?”曹子建开口道。“老板您对我家有大恩。”方廷答道:“况且,当年我爹将其留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跟我娘能活下来。”“如今,老板的出现,让我跟我娘日后的生活得到了保证,所以这册子已经是物尽其用了。”“送给老板,让老板收着,比在我家床底吃灰要好得多。”见方廷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曹子建索性也是不再推辞。“得,那我就收下了。”虽然说,这册子的价值确实不菲,但曹子建并没有打算给方廷一大笔钱。因为他清楚,在这个时代,当财力跟能力不匹配的时候,钱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曹子建决定,在往后的日子里,在生活上给予对方一定的帮助。又聊了一会后,方廷也是离开了。曹子建看着手中的宋拓《兰亭序》,暗道:“也不知道在这民国世界,还有没有王羲之的作品存世。””心中这么想着,曹子建心念一动,将木盒,黑色包布,以及兰亭序一并收入了储物戒指。原本,曹子建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但脑海中响起的声音,却是在告诉曹子建,那原本包裹着宋拓《兰亭序》的黑色包布也不是普品。【叮,检测到储物戒指内存入一面清末黑旗军左营军旗。】虽然说,这面旗帜没有奖励,但却让曹子建愣在了原地。因为他记得,在现实世界的桂省博物馆,也收藏了这么一面旗帜。只是两者不同的是,曹子建储物戒指里的是黑旗军左营军旗,而桂省博物馆收藏的则是黑旗军后营军旗。当时黑旗军的军队,一共分前,后,中,左,右,五个营。所以,像这样的军旗,一共有五面。让曹子建愣在原地的点,就是国家将桂省博物馆那面旗帜定为了一级文物。按理来说,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些旗帜没有多少人记得起来。那面旗帜之所以能成为华国一级文物。究其原因,是黑旗军翻开了可歌可泣对抗脚盆国故事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明明是一支生于草莽,起于微末的队伍。却能在国家危难之际,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将士们毅然决然的选择披挂上阵、浴血奋战。不夸张的说,当时的黑旗军诠释了什么叫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家国荣耀。好半晌后,曹子建心念一动,将黑布从储物戒指内重新取了出来。将其放到地上,完全摊开。这黑旗军军旗长约两米,宽一米多。旗帜的侧边用白布缝制着“两广督标管带福军左营"十字。正中间则是一个大大的繁体‘刘’字。尽管旗帜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些褪色,鲜明的‘刘’字也不是那么完整。但是透过这面岁月斑驳、风雨留痕的旗面,曹子建感觉历史重现一般,一场清末抵御外辱之战,令人荡气回肠。这是一面经历了战火硝烟、承载了一代传奇的旗帜。“黑旗猎猎,碧血千秋。”曹子建自语道:“不愧是见证了黑旗军不畏强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民族气节的军旗。”此刻,他已

经知道,这面旗帜乃是黑旗军被清朝招安后。

清朝里有人觉得七星黑旗原是反清旗帜,所以要求将七星黑旗改成面前这样的旗帜。至于旗帜上‘两广督标管带福军左营’的两广督标福军,正是刘永福当初被清朝安排到粤省的职位。。。。。。。下午,五点。曹子建来到了麻线胡同附近,开始观察起山忠商会京城分部内,堆放着箱子的小房间情况。毕竟这收购会结束在即,自已自然要多上心。“一。”“二。” “三。”.....曹子建对着箱子清点了起来。“二十。”“二十一。”“没了?”曹子建还以为自已数错了,这就重新又数了一遍。结果依然只有二十一口箱子。要知道,早上过来查看的时候,这房间里还有二十六口大箱子。但如今,却是足足少了五口。这让曹子建明白,山忠商会已经开始将收购过来的华国文物,往津门运输了。不过曹子建也没太过着急,因为他敢肯定,这剩下的二十一口箱子,最后一定会跟那五口箱子‘汇合’。毕竟,按照如今的交通状况,山忠商会绝对不会将这些文物分批次运回去,那样太过麻烦了。所以,接下来自已要做的就是盯紧这二十一口箱子。“这几天,有的忙了。”曹子建暗道,这就离开了麻线胡同。而后,在附近找了间客栈住下。这处客栈是曹子建精挑细选的。站在房间的窗前,能一眼看见山忠商会京城分部的情况。与此同时。跟曹子建相隔不远处的一栋三层小楼内的一个房间里。这房间的装修风格,是中式木骨架的清代风格。一扇扇窗户临街向北。而在窗前,一个看着三十五六左右,身材略显消瘦的男子正透过窗户,朝着一个方向看去。如果曹子建在这的话,就能认出,这男子正是缪俊。就在缪俊全神贯注盯着山忠商会在京城的分部时,一道有规律的敲门声传入了他的耳中。“咚..咚咚..咚咚..咚。”缪俊闻言,这就将房门给打开。敲门之人,正是同木仿的老板,赵五魁。随着赵五魁进屋之后,缪俊将房门重新关上,问道:“都安排妥当了?”“对。”赵五魁点头:“你这边呢?有什么情况吗?”“除了早上的时候,盯梢的人看到一辆搭载着货物的马车从山忠商会分部运出过一趟东西之外,目前还没有任何发现。”“那批货物运到哪了,打听到了吗?”赵五魁继续问道。“我们也没料到山忠商会会提前行动,所以当时派来的盯梢的人手有限。”缪俊摇头道:“为了能先将这个信息传递回去,最后,我们的人并没有选择去跟踪那辆马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批货物最后的终点肯定是津门码头。”“因为那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出海口。”“是京城和外界贸易的重要枢纽。”听着对方的回答,赵五魁开口道:“那津门码头,有派人过去看守了吗?”“在去找你之前,我就让人将消息带到津门了。”缪俊点头:“而小姐刚好还在津门,所以津门那边,小姐会负责安排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盯紧这边的情况。”“如果能半路拦截,就半路拦截,实在拦截不了,恐怕就只有在津门行动了。”“这批东西一旦到了津门,我们的拦截难度无疑要提升一个层次。”赵五魁沉声道。缪俊明白赵五魁的顾虑。不同于京城,津门可是有脚盆国租界的。在那边,不仅脚盆国人更多,武装力量也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要打起一万分的精神。”缪俊开口道:“好了,你先休息会,现在我先盯着,等晚点,你来换我。”“嗯。”赵五魁点头,这就去到房间的床上。只是赵五魁刚刚躺下没多久,缪俊的声音便是响起。“老赵,有情况了。”“哦?”赵五魁闻言,一个翻身便是下了床,而后快步来到床边。只见,一脸马车在一名车夫的牵引下,停靠在了京城山忠商会的院门口。紧接着,院内出来一人,跟

着那车夫交流了几句。

不多时,缪俊和赵五魁就看到一口口大箱子被人从院里抬了出来。随着八口箱子被放到马车上捆绑好后,立马有人拿过一块牯布将其给盖了起来。只是同来时不同,马车离开时,却是多了一支护送的队伍。算上车夫,一共有七人。这些人一个个表情肃穆,脚步稳健,有条不紊的跟在马车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