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迁都北平,老朱狠狠的心动了

“小婿以为最适合我大明迁都的地方,乃是北平。”

常二郎没有直接回答老朱的问题,而是直接给出了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

这个答案,着实有些出乎老朱的意料之外,有些吃惊地看着跟前的常二郎,陷入了沉吟,半晌之后这才缓缓开口。

“我大明取元而代之,方有今日之昌盛,而北平乃是昔日元朝大都,迁都于此,倒也有几分道理……”

至少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政治象征意义,毕竟大明承认元朝的正统性,那么建都于此,亦代表着对于正统性的继承和延续。

“可是,就只有这个?”

“当然不止于此。”常二郎摇头之后,手指在那两人之间的小桌板上一划。

“第二个理由,是从军事防御方面考虑,北平靠近北方边境,是抵御元蒙以及那些游牧部落入侵的前线。通过迁都,可以更有效的指挥 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确保我大明社稷之安。而这,也正好契合我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精神。”

“……”老朱看着跟前侃侃而谈的常二郎,不得不承认,常二郎这话听起来,还真有几分的道理。

“就只有这两条吗?”

“当然不止于此。”常二郎看到老朱少有的耐心安坐发问,心中胆气更壮。

“第三个理由,是地理优势,太行山山脉和燕山山脉,两座连贯山脉平均海拔三百丈以上,如此高挺的山脉足以成为捍卫北平的天然屏障。这两大山脉以半弧形角度巧妙的将北平一带要地裹挟其中。”

“在北平的外围,自西向东则分别分布着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五大关口。外敌若是想要犯我大明,不仅仅要面临着翻山越岭的巨大困难,还要面临攻城夺关的艰难征伐之路。”

“而第四个理由,就是燕云十六州,至唐末便沦陷于异族之手,到岳丈大人您力挽狂澜,驱逐胡虏光复燕云,已有四百余年。

而迁都北平,有利于整合天下百姓心向朝廷,同时还能极大促进大明南北思想、文化一统与交流,最大程度缩小文化与科举的差距……”

“而第五个理由就是,西安虽然历史上有许多的朝代皆在那里定都,可是,到了唐朝之时,仅仅凭着那关中的那一小片平原,以及日趋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然无法承载大量的人口的涌入。”

“这也是为何那唐初之后,历代大朝天子都不得不奔波往来于洛阳就食。”

“至于那开封,就更加的不适合,那里虽然水路便利,交通发达。可是自古以来,黄河泛滥的次数数不胜数。

若是定都于开封,面对着那已成悬空之河的黄河,怕是每年到了雨季,朝廷就得提心吊胆……”

不得不说,常二郎列举出来的这几条理由,让老朱内心承认很有道理。

如今北平一带,北元残余势仍旧贼心不死,频频叩关。总想着要南侵燕云之地,意图再重复所谓的大元盛世。

而现如今大明帝国的精锐主力部队,主要是集中于京畿地区,每每北方有警,就不得不兴师动众,劳师远征,十分不便。

重要的是,现如今,北方民众,归附华夏不久,着实需要好好经营安抚,不令这北方离心离德。

若是能够迁都于北方,那么北方的无数黎民百姓,必然能够极大地增强对于朝廷的认同程度。

重点是这小兔崽子将那西安以及开封等地的弊端毫不留情的点出,偏偏理由是那样的充分。

思虑了良久之后,老朱无可奈何地发出了一声长叹,忍不住瞪了一眼常二郎,下意识地吐了句槽。

“常二郎啊,你小子!你小子当真是给咱出了天大的难题啊……”

常二郎心中暗暗呵呵,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姐夫哥朱标因为常年的劳顿身心疲惫。

结果又为了迁都之事,来回奔波,最终病倒在洛阳过世。

不论是出于玄学理论,还是出于科学依据,常二郎都觉得最好能够让朱标避开那西安以及中原地区。

总之一句话,我常二郎,就是最坚定的铁杆迁都北平派,除了北平,哪里我都会反对。

反对没啥鸟用?呵呵,现如今的常某人,可不再是当初那个说话被人当放屁的二世祖。

就像现在,一番有理有据之言一出,哪怕是老朱这位喜欢搞族谱消消乐的大明开国天子,也得认认真真地想一想常二郎这番话的份量。

听到了老朱这话,常二郎继续摆出一副谦虚的晚辈嘴脸问道。

“岳丈大人何出此言?小婿也不过是听了您的吩咐,这才冒昧的说一说心中所想。”

老朱没好气地闷哼了一声,心情相当的郁闷,这小子简直就是欠收拾。

目光又落在了小桌板上那用茶水绘制的地图上,虽然显得十分的潦草和不规范,可是作为常年专研北方沙盘的老朱,自然还是能够直观地脑补出迁都北平的利弊。

简单来说,迁都西安,与迁都北平,的确,迁都北平似乎在成本方面,要远远地低于迁都西安。

而且从长远方面来考虑的话,关中之地,现如今的确没有办法承载大量的人口的涌入。

重点是,这小子整出来的这蒸汽机车,如果真的能够一路畅通无阻的直达北平的话。

不到两天,就可抵达北平,不论是物资运输,还是人口迁徙,都能够极大地节省成本。

哪怕是这铁路还没有兴建,凭借着海运的支持,只需要能够顺着这水泥官道直抵上海,然后登船向北,然后在天津卫登岸,再往北平,同样也远远比迁都西安便利太多……

而且现如今,北元不时南下,让大明不得不在北平一带屯重兵镇守。

每一次想要北伐,也是需要将大量的兵马与天量的物资运抵北平,从那里发起。

倘若大明的帝都就在北平的话,如此一来……何须担心北元南下,那个时候,应该是北元残余势力该担心大明会不会扬鞭草原才对。

是的,老朱狠狠的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