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科技大爆发

历经十多个春秋,秦国已经在扶苏的影响和改造下,慢慢地走上了向着世界大同前进的轨道。

女坊的问题爆发后,吕雉参与治理,很快就整理出来了一套相对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与工厂制度、工业革命这些时代主题元素相接轨。

说来也是奇迹,帝国的工厂制度、工厂文明建设走上正轨,源头竟然是一帮女人们搞起来的。

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这个世界上不过就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统治他人的人,一种是被统治的人。

前者是人,后者不被当人看。

秦国一向治理的是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政策,所有的法律,维护的正是人的利益。

每一个生活在秦国的人,如果他们生活中的不幸被官吏们聆听到,那么这些不幸将被立案研究,以期尽快解决。

女坊是最先确立规定的,每天日出之后,女工们到齐,每干一个时辰,就允许休息一炷香的功夫,中午有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吃饭、然后午休。午休结束后,继续干活,干到天快黑的时候,基本上就收工了。

吕雉派遣了大量的女官,并且着手训练女坊女官,她几乎是竭尽自己的智慧,好帮助皇帝完成这桩大事。

吕雉还很耐心地维持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女坊的人情氛围一时间被维持到最高的状态,最好的水准。

没有了那些乱七八糟的顾虑,大家干起活来,个个都像是脱了缰的野马。

人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比完成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动力,更有获得感。

一个明事理,能够把一碗水端平的人,是能够做到激发每个人的潜能的。

这些女眷们对吕雉都很服气,至少表面上不敢乱来。

有趣的是,吕雉没来之前,这些女人们总是喜欢互相欺负,看着谁不顺眼,就故意欺负一下。有时候看着她人倒楣了,还幸灾乐祸的。

大家总是互相埋怨,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互相攻讦。

但是吕雉到了之后,还奇了怪了。

这些女人,原先动不动吵架,闹矛盾的人,竟然知道互相关心了。

女坊的名声变了,吕雉的声名也开始在咸阳城里传了出来。

有秦二世这人在后面罩着,吕雉虽然知道自己得罪了人,但是也愿意干。

很快,女坊就完成了大半的任务。

这些规矩非常重要,女工在不断的加入,如果没有一个规定,总是容易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

人心是很微妙的,稍微有点事情,就会动欲,动念。

有了统一的规矩,大家也都好办事。

这多亏了吕雉,要不然现在的女坊还是一团乱糟糟。

战争结束了,人们的生活稳定了,就开始追求财富、地位了。

越来越多的人,一手把着田里那些地产,一手还要抓机会,尽快进场做工,好给家里多挣一些钱。

大家开始在致富发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与之相应的,这个时代的文化也在悄然改变。

在此之前,秦国的文化那都是适用于牛和马这类动物的,那是培养牲口的。

现在,因为时代环境的问题,秦国的文化开始囊括考虑了更多的事情。

为了服务人,某些原先只给动物、牲口设计的规则,现在改变了。这个制度转变了,从给动物服务,到转向了为人服务。

吕雉发明了女坊的工厂制度,这是秦国第一个明确规定的工厂内部制度,硬性执行。

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很多将领们,看到这帮女人们团结起来,和睦起来,和谐安宁,他们的心情也爽利起来。

因为,女人是男人的大后方啊,大后方稳定下来,这些男人们也就心里踏实。出门在外,感到心里稳当。

蒙恬的妻子,听说了女坊里的变化,那些喜欢吵架总是说小话,围起来欺负人的人如今竟然和好了,互相关心起她人来了。

这种事可是世界奇迹。

尤其是女人的圈子里,大家最喜欢听的就是某某某和某某某之间闹了矛盾。

好像这是一种什么营养品,吃上之后,就能让自己更快活。

女坊里出了这种奇闻,也传到了蒙恬的妻子耳朵里。

说实话,蒙恬对女人成天勾心斗角那点小事不感兴趣,初听还不乐意,再听竟然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蒙恬也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人,秦二世这么信任他,蒙恬知道这种信任来之不易,自然是加倍努力以不负秦二世的嘱托。

听说这个吕雉设立了一系列的规定,蒙恬却没有计较对方是个女人,也不在乎有关于吕雉的一些不好的谣言,只是从中汲取经验。

他先是向皇帝禀报了自己的意思,皇帝很是赞赏后,蒙恬这才在自己管理的那些工厂里着手设立规定。

怎么做才能让皇帝绝对的信任自己,看好了,蒙恬只给示范一次。

蒙恬亲自下工厂调查了那些工人们的状况,也给他们加多了休息时间,还规定给他们送水果吃。

在大秦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水果。什么梨子啊,苹果啊,桃子,杏子。

人们有地窖,还懂得用草木灰防腐,很多水果都能够在地窖里被保存的好好的。

但是,谁想到主动给工人提供这些免费的资源,把它们送到工人嘴边呢。

蒙恬是第一个。

蒙恬和他的父亲一样,总是能够体量下属,站在这样高的位置上,还能够设身处地地为自己的属下想,为自己的属下谋福利,给他们一些好处。

这是他一直受底下士兵们敬重的根源所在。

若说蒙恬的军事韬略,说实话,他的军事战术可能都比不上李信,他的确是不太能打。

但是蒙恬的话,他绝对不会输。

除了送些水果外,蒙恬还规定每隔几天,要让那些工人们上来透风。

绝对不能让工人一直住在地下。

工人挖矿出了事故,负责人是要进监狱的。

……

……

……

这些消息,就像是温柔的风一样,慢慢地滋润着时代,慢慢地浸润人们的心灵,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只有那些善意、好处,真正落到了底层百姓手里,落到了底层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才有意义。

秦国的子民们,其实他们的一生里,最快乐的时光无非就是这个阶段了。

就像是四季一样,春天的时候最美丽,因为春天的时候,万物才开始生发,看起来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而春天的时候,春和景明,一切都是很柔弱的,很轻松的。

一如改革一开始的人们,大家眼睛亮晶晶,心里怀揣着希望,而不是既得的利益。每个人都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期许。

大秦的子民们,他们印象里最美好的生活就是现在了。

人人都开始从过去那些不幸之中开始反省自身过去的所作所为,开始改变自己。

战争在人们的心上烙上伤疤,影响了一个又一个人的人生。当对战争厌恶至极,他们终于从中解脱了出来,开始过上从前不敢想象的人生。

当混乱到了极致的时候,人心就会开始澄澈,人的性格就会开始向好的一面转化。

社会的风气,自然而然也是这个时候最好。

大家都心里有顾忌,懂得敬畏,都会安安静静好好做人。

秦国的状态没有达到巅峰,但是秦国处在正在转变的过程之中。

当所有诸侯国都对大秦帝国战战兢兢,心存敬畏的时候。秦国还是在努力,向着更强的目标去努力。

自从秦二世上台后,大秦帝国高层内部的骄傲奢侈之风,乃至于居功自傲、不思进取的情况都好多了。

秦国这些功二代们跟着秦二世,渐渐地把过去大一统的功绩忘在了脑后,大家有了新的关注点——科技。

朝臣们本来对改革心有抵触,但是在看到了科学和科技不断地发展后,他们的心就跟着变了。

贵族们本来就容易对现有的生活厌倦。为什么贵族们之中,总是容易出才华横溢的人,尤其是贵族们最擅长发明创造。

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早就被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老百姓每天眼睛一睁,就要考虑今天家里有没有吃的,兜里的钱不多了,接下来怎么赚钱。

而贵族们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要面对的事情,却是今天又是锦衣玉食的一天,我好无聊啊,我要干点什么才能打发这一天呢。

看吧,穷人的一天反反复复地忙,结果是焦头烂额的。

富人的每一天变着花样的玩,每天忙着去找新鲜。

而科技,是所有的刺激,和新鲜里头最能够贵族们尝到快感的。

投资科技,发展工业,那是任何一个时代都被国家上下的人所欢迎和期待的。

诸侯们早就对秦国心悦诚服了,可是秦国仍旧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继续投入科技研发。

二世三年的时候,秦国迎来了一个科技大爆发的初期阶段。

秦国人开始把流水线生产推广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原先流水线只是运用在弩机弩箭武器制作上,百姓们只是听闻威力,心里惧怕。

现在,这些流水线生产被搬出来了,暴露在世人面前了。

首先是秦国的农业种植方面,迎来了一个全面机器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耧车相继问世,锋利的犁铧问世,还有铁皮围成的小推车。

以前的小推车那都是木制的,现在的小推车有铁皮做底,有的可以装载运水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秦国百姓,看到自己手里拿着的新工具,都在感慨说,“这时代真的变了。”

原先干一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干个半天就差不多了。

而除了这些农业工具流水化作业带来产量爆棚,各行各业,都开始了建立大规模的作坊,开始生产商品。

尤其是陶器,生产生活用的陶器。

过去战争的时候,一个陶罐什么都能装,可着劲的用。

现在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变好了。

装柴米油盐,需要四个不同的罐子,存腌菜需要一个超级大瓦罐,熬汤需要熬汤的锅,热菜需要热菜的锅,盛饭原先每人用一个瓦片,现在每人都有一个大陶碗。

秦国的产品被保证能够及时地、充足的供应民众,一时间物价忽高忽低。

官府忙着维护市场价格,不能让物价太低,伤害商人和工人;也不能让物价太高,免得老百姓们一生气把摊子给砸了。

流水线作业一经普及,大秦帝国改革的新风就散播在大秦百姓们心田的每一寸。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大秦帝国要想维持当今的霸主地位,就一定要保证绝对的军事实力。

战备那是秦国目前现在在大力秘密筹备的东西。

如果有人认为说,扶苏继位之后,就不打仗了,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国家强大,实力充足,一定会向外扩张、吞并,这是必然。

就像是一群人里,有那么一个人实力超群,格外的强盛、优越,哪怕他没有心思去伤害他人,可是他若是轻轻说句话,也可能伤害他人;而大多数情况下,当大哥,总是要收取保护费的。

这就是现实。

如今秦国强大,只需要动动手,就能把其他国家爱的首都从地图上扣下来,替换为自己家的门房。

那些顺从的小国,懂事点的秦国也不会为难。

关键是南越和北面的胡人。

这两个是绝对的硬茬子。一旦他们实力强盛,看着秦国不备,就会杀回马枪。

为此秦国也在进行积极防御。所谓积极防御,那就是一旦看着对方有开火的迹象,那秦国就出兵灭了人家。

而这就是秦国科技大爆发时代的又一个特产——火药武器。

从扶苏来到秦朝以来,秦国的火药配备已经越来越成熟,完备。

火蒺藜原本是秦国战场上的高级武器,但是在秦二世三年时,秦国有了能力,批量的产生炸药、燃烧弹。

炸药,这可是个好东西,一个炸药包,顶一个二十人小队。

有了这家伙,秦国的战力值直接翻三番。(本章完)

(/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