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胡大老爷想垂拱而治?

第八百六十四章胡大老爷想垂拱而治

胡大老爷的话,多少有些振聋发聩的意思了。

可他还没说完呢!

他历来认为有些事儿,你说出来了还好,可你要是藏着掖着,指不定会闹出什么毛病呢。

胡大老爷直接一摊手,非常坦然的说到。

“陛下,之前我就跟你说过,我是必然要远走海外建国的。”

“而对于将来的政体、衙门,我是有我的思考的。”

“有些东西,那自然是参照大明而来!”

“可更多的东西,我打算另起一套炉灶!”

“陛下你在大明是因为掣肘颇多不好下手,可我那儿不一样啊。”

“都是跟着我出海搏命的人儿,从百姓到官员,那都是我的人。”

“吃的用的就不说了,说句不好听的,那命都卖给我了,那自然是我让他怎么来就得怎么来!”

朱元璋闻言皱着眉头伸出右手轻轻在御案上一下一下的敲击着。

显然,胡大老爷这番话,对于他的冲击可一点都不小。

甚至,都说到他心底里去了。

他难道不知道大明如今有问题

可有些问题,他哪怕性子再暴躁,也不敢大手一挥来个推倒重建啊。

因为他知道,推倒容易,可重建起来,那就千难万难了。

那已经不是他一声令下就能做到的事儿了。

可偏生如今胡大老爷却走上了另一条路,全部推倒!

这让君臣之间斗争了十几年,斗得官员们死伤惨重、家破人亡,而他这个皇帝同样污名加身、心力憔悴的朱元璋怎么不感慨。

他也想要这样痛快的活法啊。

“惟庸,你说,是不是咱当初建国的时候多想想,是不是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当初你怎么不多提提意见呢?”

听着朱元璋这颇为‘幽怨’的问话,胡大老爷好悬没把白眼翻倒天际去。

他更没好意思说自己那时候还没来呢。

因此只能另寻了个角度道:“陛下,不说当时的臣有没有如今的阅历和眼光。”

“单说我打算在政事上彻底放权给一人,你觉着我若是在你面前提出来了,你会不会觉着我是想变着法的要权”

朱元璋听到这儿脸上的惊骇之情彻底遮不住了。

“你说啥”

“你要彻底放权”

“那到了那程度,到底你是皇帝还是他是皇帝”

可胡大老爷闻言却只是呵呵一笑,他拿起一旁的茶壶,先给朱元璋加了加水,而后才捧着自己倒满的杯子滋溜了一口。

“这事儿吧,其实你冷静下来细细一琢磨,便会发现我这样做的好处了。”

“而且,只有这样,我那小国才能长治久安,或者说,反倒是没了被人造反的风险。”

朱元璋一听这话,愈发的来了兴致了。

“哟,好你个惟庸啊,你以前在咱手底下当差的时候,敢情是收着的啊。”

“这如今打算自己建国当皇帝了,不藏了,有啥真本事也打算拿出来了”

朱元璋这阴阳怪气的话,胡大老爷自然是听得懂的。

他没好气的瞪了朱元璋一眼:“就你那什么都想揽在手里的性子,还有以前我俩那你为君我为臣的关系,这些事儿,我能提出来”

“说句不好听的,但凡你不是确定要禅位了,这些事情我同样不会提出来。”

“因为我走的,压根就不是你们这家天下的路子!”朱元璋闻言皱了皱眉头,没再继续阴阳怪气,反倒是深深地看了胡大老爷一眼。而后,冲着一旁再次冒出冷汗的宋利吩咐道。

“去把太子叫来,另外让御膳房准备准备,今儿个我们几人便在这殿内边吃边聊了。”

宋利躬身领命而后赶紧走了出去。

这出了殿门了,才在自己额头上狠狠一抹,看着身后关闭的殿门后怕不已。

娘咧,这两位爷太难伺候了。

啥呀这是!

谁家好人一开口就奔着改革官制、海外立国这些事儿去的

这特么随便哪句漏出去,那都得是天下震荡的大事儿吧

怎么在这两位眼里,就成了家常了呢

算了!

比不过!

他还是老老实实当个端茶倒水跑跑腿的小厮吧。

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事儿,他就当做没听见了。

再次抹了抹额头、脖子上的汗渍,宋利苦着脸朝着东宫小跑而去。

不多时,宋利身后跟着一顶宫中常用的步撵急匆匆的回返了过来。

“殿下,您自去便可,老奴还要跑一趟御膳房,就不陪殿下了!”

规规矩矩冲着朱标一礼,这才转身离开。

而朱标则都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走进了谨身殿。

只不过,临到殿门前,他回头看

了眼站在台阶下一身便装缩头缩脑的毛骧,眼中闪过了几丝思索。

“标儿,你来了!”

“哈哈,你快来,你这位好伯父这都打算海外建国了,却不打算搞家天下!”

“这特娘的是打算当圣人啊!”

“还不赶紧来学习学习”

朱标刚踏进谨身殿,就被朱元璋给招呼了。

胡大老爷看着眼前这爷俩的模样,无语的瘪了瘪嘴。

没出息、没见识!

咱懒得跟你们两个‘古人’计较!

朱标被自家老爹这番话说得一愣。

他其实原本都做好了劝架的准备了。

毕竟,他之前都看到毛骧了,已经想明白今儿个这事儿到底为了啥了。

可不曾想,自己居然猜错了。

格局小了啊。

一个毛骧而已,区区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还没被这两位长辈看在眼里。

他们的格局大着呢,都已经讨论到改革官制的大事儿上去了

朱标先是规规矩矩给自己老爹见礼,而后又跟胡大老爷互相见礼后,这才坐在了一旁。

而朱元璋则是刚见朱标坐下,便急不可耐的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朱标这时候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自己猜测的没错,这俩长辈还真就是为了毛骧的事儿闹起来的。

只不过,胡大老爷这格局比他大多了,一番话自接把他爹给干懵了,所以自家老爹才把自己叫过来了。

可是,所谓的一应权利交付他人,那还叫皇帝么

难道皇帝,就真跟读书人说的那样,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