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筹粮
裴乐瑶以为来的是安怀恩,也就是安家的老五。
裴乐瑶一早已经派人去告知安怀恩来见她,不过此时来的是廖五娘子。
“裴娘子。”廖五娘子来到裴乐瑶身前,翻身下马。
“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裴乐瑶说道。
廖五娘子神色肃然,抱拳行礼,“裴娘子,粮食还没运到。”
“来的路上也遇到了雨天,虽然雨不大,但道路泥泞格外难行,粮食又重,走的很慢。”
现实原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没事,这件事不怪你。”裴乐瑶说道,“这边粮食还能坚持两天,你督促他们快点将粮食运过来。”
廖五娘子点头应下,“我已经吩咐他们以最快的时间将粮食运到。”
“我提前赶过来,是想看看娘子这边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情。”
“下一个居民安置点就能见到段县令。”裴乐瑶说道,你随我一起去。
廖五娘子点头应下,随即翻身上马。
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的郑少杰心中疑惑,这位廖五娘子是不知道裴乐瑶的身份。
如果这位娘子知道她是六公主,还能这么简单直接吗?
几人向下一个灾民安置点赶去。
“那位娘子知道你的身份吗?”郑少杰压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询问。
“当然知道。”裴乐瑶说道,“我们已经认识六七年了。”
郑少杰情不自禁露出惊讶的神色,既然知道这位是六公主,这位娘子还能这般随意。
来到第三个灾民安置点,裴乐瑶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段鹏程。
在金水县赈灾的时候,廖五娘子就是当时的大管事,她对赈灾也格外有经验。
既然廖五娘子来了,就出力一段时间,将乐阳县的灾情稳定之后再离开。
“接下来一段时间,那就辛苦廖五娘子。”段鹏程说道。
“段县令实在是太客气了,这都是草民应该做的。”廖五娘子也客气的说道。
介绍段鹏程与廖五娘子认识之后,裴乐瑶就抽身出来,让他们自己交流,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就在此时,几人快步向她走了过来。
“公主……”安怀恩来到她近前,抱拳行礼。
“五舅舅……”裴乐瑶笑着伸手将安怀恩虚扶住。
“听母妃说你在均州,只能辛苦你了。”
“公主实在是太客气了。”安怀恩笑着摆手。
“是需要粮食,还是人手?”安怀恩问道。
“粮食需要,还有药材。”裴乐瑶说道。
“天气炎热,现在还是阴天,这两日如果太阳出来,马上便是暑热,很容易产生疫病,需要大量的药材,如果有大夫就更好了。”裴乐瑶既然将安怀恩叫过来,便不再客气。
“我可以将均州这边的粮食全部都调过来,药材也没问题,只是大夫手头没有多少。”安怀恩说道。
“有几个就找几个吧。”裴乐瑶说道。
临时的诊所已经建立起来,但只有乐阳县的几位大夫在坐诊。
廖五娘子来了之后,诊所的效率会大幅提高,毕竟有金水县的经验在。
“好,我这就吩咐人去把他们从各地都找过来。”
安家做药铺的生意,每一个药铺都有几个坐诊大夫,医药资源十分的丰富。
有了安家出手,乐阳县这边的疫病应该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此外还需要五舅舅帮我演一场戏。”裴乐瑶说道。
安怀恩知道裴乐瑶鬼点子多,挑眉看向她,“要演什么戏?”
“这两日我调查发现,乐阳县这边的乡绅和富户不愿意将他们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
当然,在这种时候,乡绅们如此做也可以理解。
当然,他们也不敢哄抬物价,如果被衙门查到,那是要严惩的。
只是,等这一段灾情过去,他们将粮食的价格稍微抬高一些,就能获得很高的利润。
价格在合理的幅度内提高,即使官府查下来也无可厚非。
*
“林老爷你可知道,咱们乐阳县来了一位安老爷,正在大量往外捐粮食,帮助官府赈灾。”邱老爷悄悄地来到林老爷府上,说道。
林老爷翘着二郎腿,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整个均州有一半受灾,咱们乐阳县的灾情最重。”
“洛阳县的库房里有多少粮食你我都心知肚明。”
“就这点粮食能够维持几日?”
“你没看到那粥棚里的粥,稀的只有汤水,根本看不到米粒。”
“林老爷,这你可说错了。”邱老爷郑重其事,“昨日我去看了那粥,可是稠得很,与我们平日喝的粥也差不多了。”
林老爷挑眉,“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听说就是这位安老爷将自己家的粮食全部都捐给县衙去赈灾。”邱老爷说道。
“而且我听说,京城的一位老太妃薨逝了,一位皇妃,还有一位皇子抬棺回乡,也恰好困在了洪水中。”
“皇帝特别关注乐阳县,让户部拨了很多的钱粮,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么秘密的消息你是如何得知的?”林老爷挑眉。
如果朝廷拨付了足够的粮食,那么灾情过后他的粮价也不能太高。
如果赚不到银子,在背上骂名,那就不值当了。
“就是这位安老爷说的,我跟你关系好,所以才悄悄告诉你一声。”
“安老爷还说……”邱老爷压低了嗓音,“如果谁家在这次震灾情中捐了粮食和银钱,名字就会刻在县衙的功德碑上。”
“只要上榜的人家,名字越靠前,将来家族中有人考上了秀才,举人就可以得到关照。”
“举人就可以谋得官位了。”
“这可是县令老爷说了算。”
大周太平多年,进士在京城有的等三五年都谋不上差市,举人想谋一个好差事,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县令以下的县衙官职却是由县令老爷说了算,有极大的权利。
“您家三少爷是读书的材料,已经中了秀才,如果秋闱能中举人,就能在县衙谋一个差事了。将来可就是改换庭面的事情。”
乡绅虽然不缺银钱,但是在大周这个社会层级来说,属于末流。
谁家都想改换身份,谋得一个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