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几分愤怒。
“母后,我才是您唯一的亲生女儿啊,她是夺走我身份的小偷,您怎能让我与她姐妹相称?呵,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双眼,顺着脸颊滚滚而落,每一滴都似砸在人心上,让人揪心不已。
王后此刻脸上阴云密布,怒容尽显,身为王后,平日里在宫中说一不二,哪里容得下自己的话被人公然挑衅,更何况这忤逆之人还是自己亲生的女儿。
她凤目含威,直视着晴善,声音冷硬地说道:“晴善,黛山养在我身边多年,我是亲眼看着她从咿呀学语的孩童长成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样,她父母犯下的过错,怎能怪罪到她的头上?在我心里,你们皆是我的亲生女儿,并无差别。”
王后又怎会不知这般安排对晴善而言有失公允,可黛山是她耗费无数心血与精力一手养大的。
这么多年的朝夕相伴,在她心底,黛山与她更为亲昵,行为举止、气质仪态都与她这个王后如出一辙,带出去哪都有面子。
反观晴善,初入王宫,身上还带着乡下的土气,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显得格格不入,她甚至都觉得有些羞于将晴善带出门去见人。
不过再怎么说,晴善到底是自己的亲骨肉。
王后想着,只要精心调养些时日,总归能将她身上的乡土气去除,养出公主该有的风范来,况且皇家富甲天下,也不差晴善这一口吃食。
黛山原本还绞尽脑汁思索着该如何稳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公主之位,此刻听到王后这番袒护的话语,眼眶瞬间红了,豆大的泪珠簌簌滚落,那模样看起来既感动又委屈。
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母后,多谢您这些年不离不弃,对女儿的养育之恩,女儿没齿难忘。妹妹如今刚回宫,心中有怨,不接受我,我也绝不怪她,女儿心甘情愿将公主之位让给妹妹,往后便过回普通人的生活,绝无怨言。”
黛山心中暗自冷哼,她最是了解父皇和母后的脾性了,他们向来吃软不吃硬。
哼,就算晴善是亲生的又如何?
她在父皇母后身边相伴多年,这日积月累的情分,哪里是一个才进宫的乡下丫头所能比拟的。
她倒要瞧瞧,父皇和母后到底是要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知书达理的公主,还是会选择一个什么都不懂、浑身土气的村丫头。
黛山这一番以退为进的言辞,无疑是狠狠往南诏王和王后的心口上扎了一刀,两人顿时心疼不已,手忙脚乱地将黛山从地上扶起。
王后轻抚着黛山的后背,柔声安慰:“女儿啊,你这说的是什么傻话,我们怎会舍得让你离开,在我们眼中,你永远都是我们最疼爱的女儿。”
南诏王亦是一脸不忍,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满是愧疚地望向晴善,斟酌着言辞。
“好孩子,我们都清楚这些年你在外面吃了太多的苦,受尽磨难,父皇母后心中愧疚万分。只是黛山毕竟在我们身边生活了这么多年,这深厚的情分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割舍的。这样吧,朕封你为似锦公主,将似锦那块富饶的地盘赐予你作为封地,往后你与黛山姐妹相称,定要好好相处。”
晴善静静地站在原地,冷眼瞧着面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心中只觉无比讽刺。
在乡下养母那儿,她饱尝了世间冷暖,受尽了苦难折磨,原以为寻回亲生父母,便能重新沐浴在父母的关爱之下,弥补多年缺失的亲情,可如今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令人心碎的笑话。
她用力咽下满嘴的苦涩,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清冷。
“多谢父皇,女儿日后自当与姐姐和睦相处。”
那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她满心的不甘与愤恨。
王后见晴善终于妥协,松了口气,脸上随即绽出欣喜的笑容。
“来人,速速去通知下去,明日精心筹备宴席,为晴善接风洗尘,务必办得热热闹闹。”
南诏王亦是开怀大笑,声震屋宇。
“对,明日定要大摆筵席,让天下的百姓都知晓,朕又多了个宝贝女儿,南诏王室愈发昌盛了。”
晴善微微抬头,轻声开口:“父皇,母后,女儿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请女儿的救命恩人参加明日的宴席?女儿此前险些被养母强行嫁给村里那个六十岁的懒汉,幸得救命恩人出手相助,女儿才得以脱离苦海,女儿实在想当面酬谢恩人。”
南诏王微微眯起那双饱经世故、透着几分污浊的眼睛,神色略带疑惑。
“你说的可是昨晚上将你送进宫中的那位蒙面女侠?”
晴善连忙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正是,父皇,倘若没有这位女侠仗义相救,女儿恐早已深陷泥沼,父皇和母后便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女侠?哼,原来是有人多管闲事。
黛山垂首,看似低眉顺眼,可眼底却悄然划过一抹冷然。
她倒要看看,这多管闲事、坏她好事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午后,阳光洒在王宫的金砖地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晴善带着两名宫女和几个侍卫准备出宫,她本意是想独自出门,图个自在,可父皇和母后说什么也不答应,生怕她在宫外遭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