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是。”

而德顺帝下朝后没有回后宫用早膳,带着闲王站在宫墙之上,身边跟着蒙义。

“你说,朕是不是老了?”德顺帝望着辽阔的上京城全貌,语气带着悲凉。

闲王微微抬眸,眼底闪过一丝精明,很快消失不见,笑着道:“陛下这才多大年纪,正是精力充沛之际。如今国泰民安,朝中大臣忠心耿耿,官民一片祥和。”

德顺帝轻笑一声,“你就是爱说笑。朕知道,太子和凉王在朝中分庭抗礼,朕以为他们年纪尚小,即便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能力,更没这个胆子。”

“今日,朝中的局势分得明明白白,这些朝臣还是朕的朝臣吗?莫不是都成了太子和凉王的家臣?”

闲王脸色一怔,慌张跪下,“微臣和朝臣都是对陛下忠心不二,绝无异心!还请陛下明鉴!”

“朕又没说你不忠心,你跪什么跪?快起来。”德顺帝瞥一眼闲王,“你是朕的皇弟,怎么能和外人比呢。你向来是富贵闲人,从不参与党争,朕都知道。”

闲王听后,舒口气,缓缓起身,擦着额前的汗,一脸窝窝囊囊样子,“多谢陛下的信任。臣弟这就放心了。”

说着,闲王还长长呼口气。

德顺帝笑了,“今日朝中连番出事,不少官位都是空缺人手,不知皇弟有没有可推荐的人才?以解朕的烦恼?”

闲王无辜地抬眼,“陛下您是知道的,臣弟向来是不喜管理政务,对朝中大臣的情况不是很清楚。推荐人才这么重要的事,着实是有些为难臣弟。”

“你呀你呀,谁让你从朝中挑人了,朝中都是些什么人朕会不清楚?”德顺帝看一眼闲王,暗示道,“家中亲朋好友可有合适的人选?”

闲王想了想,面色更是为难,“夫人娘家几乎没 剩什么人,有的也都是老弱妇孺,难担大任。陛下您是知道的,臣弟膝下唯有一女,便没有其他亲人了。”

德顺帝眼眸微亮,“女婿也是家人。”

闲王恍然,“方东身子虚弱,只怕是今非昔比,不能为陛下效劳。”

德顺帝却说:“朕听太医院的院正说,许方东恢复得很好,武功只留下一成,可其他的都没问题。朕又不会让他劳累,皇弟这就心疼女婿了?”

“臣弟不敢。可……臣弟就这么一个女儿,好不容易他能恢复,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德顺帝又道:“为朕办事,谁也不能欺负了他。”

闲王下朝回府,将朝中发生的事与许方东说了一遍。

“秋闱案交给张首辅和周大人,便不会出差错,定能查个水落石出。”许方东眉眼舒缓,也没那么吃惊,似乎早知道这个结果。

“你不意外?”闲王问。

“科场舞弊定涉及太子,朝中支持太子的一党定不会出面赞同,而凉王为了避嫌,也不会最先出面。您和周大人在那个时候出声,对于陛下来说,就是正直忠心之人。”

许方东接着道:“陛下俯视群臣,一切掌握在手中,他自然是觉得放心。可一旦所有的朝臣都脱离他的掌控,只听命太子或是凉王,那么他的危机感也就来了。”

闲王也明白,只是惊讶于许方东看的如此透彻,没有出门,只在府中,就能将皇帝的心思猜得一清二楚,实在厉害。

“你说得没错,陛下放任太子和凉王争斗多年,突然发现,已经慢慢脱离他的掌控,自然是不能再继续下去。他需要培养自己的人。”

“陛下,想让你回朝。今日特意为了此事把我叫到宫墙之上,我想,任命的圣旨不日就会下来。”

闲王话音落,许方东更是淡定自若。

“这你也早想到了?”闲王问。

“陛下如此关心我的身体情况,每每都要楚御医禀告,我就知道,只要我能好,早晚要回朝堂。”许方东眉眼微动,“您可会怪我?若我入朝堂,喜喜往后的日子便不会如此清闲。”

闲王只轻轻叹口气,“你的身子能恢复已是很好,想瞒着一辈子也是不可能的。你有如此才华和心机,我相信你入朝堂只是更利于我们。你得陛下信任多一份,王府就多一份安全,喜喜便多一份安宁。我也不是老糊涂,陛下看似对喜喜宠爱,若王府不受他待见,喜喜也就失了这份偏爱。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您放心,我不会让喜喜受伤,我会护好喜喜。”许方东承诺。

闲王很是欣慰地点了一下头,“以后,终是你陪着喜喜走最后的路。我和他娘总是要先走一步的。”

当天下午,放榜的单子就被揭下来,换成了另一份文书。

秋闱试题泄露,此榜单不作数,等查明真相,再做通知。

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更多的人是欢喜的,他们还有机会。

沈喜喜操办的鹿鸣宴也就此搁置,但沈喜喜没让人挪了布置,因为她相信,无论如何,许复是举子,早晚要庆祝。

孙令仪的私塾也在顺利展开,沈喜喜空了就同她一起招收学生。

一开始都因为孙令仪是女先生而拒绝的,可因为孙令仪不拘男女,只收取书本费,便陆陆续续来了很多百姓家的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

家里几个孩子的课堂就改到了状元巷,清晨后,府里突然就变得安静。

沈喜喜梳洗装扮后,准备出府。

“夫人这是要出去?”许方东看到沈喜喜走出屋子,上前问道。

“城南庄子有些事情,田里的庄稼无故枯萎,管事的怕是有人故意找茬,特意来报。今日得空,我便亲自去一趟。”沈喜喜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