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巡星计划
几天前出发的四支科考队,乘坐践行者战舰相继达到指定坐标。
除了巴纳德星科考队是直接一次跃迁抵达外,天狼星a、罗斯154和田苑四都是经过连续两次跃迁才到达目标恒星系。也就是说在蓄能完成之前,巴纳德科考队还有两次跃迁机会,其他三个科考队只剩下一次跃迁机会。
按照原定计划,四艘践行者战舰在抵达目标恒星系后,首要任务就是进行跃迁充能。跃迁引擎充能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打开太阳能帆板直接吸收恒星能,但是这种充能方式很慢,充满所需能量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另一种就是通过可控核聚变充能,由于燃料仓存储的液氘是引擎动力来源;如此一来充能期间战舰是不能正常航行的。这就是跃迁科技的尴尬之处,所以跃迁航行的前提是能量的补给要跟得上。好在联邦文明已经为此在做准备了,第二块戴森云就是为跃迁提供能量的加油站,而早已投入使用的木星液氘提炼平台则是舰队的加油站。
四支科考队在抵达坐标后,就关闭了动力引擎开始进行跃迁充能。并且为了节省时间,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无人机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先行对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
天苑四科考队带队的是冯以沫院长,是四个科考队跃迁距离最远的一个。与联合舰队的任务不同,“新家园”计划第一阶段更多的是技术工作,所以带队的都是最高科学院的院长或教授。
“冯院长,这个天苑四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嗯,说的不错。恒星很稳定,两颗行星也都有岩质行星,两个陨石环带金属含量也高。最重要的是陨石环带有大量冰质碎片,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啊!”
“那冯院长,我们是不是开始进行行星登陆作业”
“好,开始安排吧。践行者就留在原地继续充能,咱们乘坐登陆舰就行”
“收到,我这就安排一个星际陆战编队随同前往”
这组科考队基本上都是冯以沫亲自带出来的人,之前没有什么客套话,上来就是开干。虽然践行者舰长之前试图说服不让冯以沫亲自去,但是被他严厉拒绝了。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联邦总督级别的,他这个小小的少校舰长差太多了。但是为了确保安全,舰长另外又安排了一百架无人机紧紧跟在后面。
登陆舰上,冯以沫望着后面跟上来的无人机编队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小子,真会耍滑头!”
经过两天的登陆作业,冯以沫基本摸清了两颗行星的地质情况。天苑四一号行星距离恒星1.5个天文单位,昼夜温差偏差不大,最高温度二十度,最低温度零下一百四十度;大气层比较厚,不过二氧化碳含量太高。天苑四二号行星距离恒星3.3个天文单位,虽说是岩质行星但是地壳活动频繁,大气层被被浓厚的炙热云层覆盖,就像一个气态行星一般。除此之外,科考队还在最外围的尘埃盘中发现正在凝聚的一颗中等行星。
“二号三号行星暂时不用管它,一号行星探测结果有了吗”
此刻他们正位于天苑四一号行星的上空
“院长,根据陆战队在星球上空的探测,没有发现任何生命迹象”
“地表以下找了吗?”
“找了,蚁型机器人深入到地下一百米处;从十个不同方位取样,没有任何发现”
“好,很好。我们下去会会天苑四一号星”
“对了,马上将信息报告给最高科学院和联邦议会”
“好的,院长”
……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天狼星a和罗斯154上。这两支科考队也都有重大发现,找到了至少一颗可以改造为人类宜居的行星。尤其是罗斯154,证实了大量稀有矿的存在。
另一支科考队,一艘践行者凭空出现在巴纳德星。
正如所料,巴纳德星有两颗行星在绕行。一颗比地球略大的岩质行星和一颗较大的气态行星,十分简陋的恒星结构。巴纳德唯一的岩质行星暂命名巴纳德一号行星,距离恒星有0.8个天文单位。固然距离恒星十分的近,但毕竟巴纳德属于一颗小型的红矮星,表面温度也只有3000k。
此时践行者战舰距离巴纳德一号行星一千万公里,已经观察了将近二十多个小时。
“陈院长,好像已经有文明存在了,我们要不要上报给艾娃总长?”
“先不用,巴纳德一号行星的文明程度非常低,估计刚刚步入科技时代。目前还不具备建立星际外交的条件,先派遣无人机抵近近地轨道看看情况”
“好的,陈院长”这支科考队带队的是陈江伟院长。
“这是主控室,飞行甲板释放一架无人机进行近地探测”
“收到,舰长!”
两分钟后,一架蚊式无人机从践行者战舰驶出。
无人机小心翼翼的接近巴纳德一号行星,以避免引起这个文明的恐慌。作为从低等文明发展过来的人类文明,陈江伟对此感同身受。即便是进行接触,也是要跟对方提前预热一下才行。
在一个科技含量很低的球状卫星前,无人机在释放干扰信号的同时快速掠过,在对方的视角里也仅仅留下一道残影。如果它的内部没有这个文明生物的话,他们是不会发现的有东西经过的。无人机的目标是在同步轨道对地表进行扫描,得出这个文明的初步概况,以便做出下一步行动策略。
陈江伟通过无人机传回来的影像,近距离观察着整个星球的地貌和建筑。
生态良好,是个相对人类宜居的星球。受水源数量稀缺的限制,星球表面只有少量植被覆盖,大部分都是荒漠。有限的城市零星分布在植被所覆盖的绿洲附近,除此之外,荒漠上也有少量土黄色的低矮建筑,沉浸在狂暴的风沙中。
陈江伟凭借经验推测,因为水资源的匮乏,这是一个阶级十分明显的文明。甚至因为争夺资源,还会存在很多有利益冲突的部落;如果放在人类社会,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
“差不多了,让无人机回来吧”
“那陈院长,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看着期待答案的践行者舰长,陈江伟略带深意的笑了:“没关系,这么办都行”
“哦,陈院长您这是有什么计划了吗?”
“不一定行,但是可以一试。巴纳德一号行星先天条件非常适合人类移民,但是已经有文明存在了,看似我们不应该鸠占鹊巢。但是你们想想,他们的资源短缺就是最大短板,限制了整个文明的发展,我估计他们的数量不超过一个亿”
众人点头,看了无人机传回的荒凉影像,想大规模发展人口是不可能。即便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伴随的资源的争夺,也会在战争中进行大量损耗。
“我们有改造星球的科技,可以将附近冰质行星碎片搬到巴纳德一号行星上,他们会怎么想?”
“高兴!”
“欢迎!”
“奉若神明!”
“对,全都对!我们不求统治他们,但是可以共处,金刚族人和汪星人不就是很好的先例吗。目前看,这颗行星至少可以发展成一个容纳五十亿民众的子基文明,这是我们现在所急需的。与其舍近求远,不如以利换义”
“好一个以利换义,这个词用的很恰当!”这位舰长也是个会拍马屁的老手。
“那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将情况用快子通讯器汇报给艾娃总长,他在这方面有经验”
“好的,我马上去联络艾娃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