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基文明无疆伯爵

第25章发现水源星

2089年,第二地球

星系外围的水源星勘测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至今尚无任何发现。

但是,在第二地球上其他项目却发展的突飞猛进。费舍尔通过对细胞再生强化剂多次取样检测后,在即将消耗完毕时有了重大突破。经过活体动物测试,表现出生命特征与汪大毛发完美重合。并且按照实验结论并配合人类基因科技,改良培育出一剂完全适合于人类的试剂。当即又经过几次活体测试后,终于宣告研发成功。

虽然各种数据表明,这款由最高科学院研发的延年益寿的药剂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为避免发生不可预知的风险,在投入使用到人体前,还是谨慎的对实验的活体生物进行漫长观察,以排除各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第三次决策委员会大会上,肖然与众人正在探讨一年来的文明发展成果。

“肖长官,细胞再生强化剂已经进入第二个月观察期,尚未发现有副作用”

“辛苦了费舍尔院长,强化剂不急于投入使用,一旦要确保没有任何遗漏。观察期可以长一些,之前研制的延寿药剂还能勉强维持现状。”

“好的,肖长官”

“杨总长,基建工作进度跟大家通报一下吧”

“好的,肖长官。目前在建的大型基建工程有三个。第一个是轨道船坞,设计规模一共有十条装配线,目前已经有一条投入使用,年内还可以再交付使用一条。第二个是13号升级版城市群广州的建设工作,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工,明年初即可交付使用。按照目前内政部统计的10%人口出生率,升级后的城市群刚刚可以容纳”

在听杨硕报告的时候,肖然与众人也在心里盘算着,尤其内政部总理马靖瑶。按照升级版城市群三百万人口的容量,当前是满足人口出生率的需要,但是以后呢。

“这样不行,杨总长。现在每年人口死亡率降到了千分之一,第二地球在几年内城市群就将会变得十分拥挤,必须打好提前量。需要的矿产给吴华要,必要时动用储备库”

“收到,肖长官,保证完成任务。第三个就是天幕城水源星基地的建设,按照预测水源星的体量所修建的蓄水专用临时基地,目前已经封顶成功,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辛苦了杨总长。陈院长的水源星勘测项目进度如何,有什么需要跟大家同步的?”

“肖长官,水源星还没有任何消息”

“恩,不着急,慢慢来。这一年找到的水质碎片倒是不少,虽然不足以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使用倒是绰绰有余,要好好犒劳勘测队的兄弟们”

“肖长官,有心了,我替兄弟们谢谢肖长官”

“好,其他人有需要同步的都说说吧”肖然看向吴华、马靖瑶、艾娃等人。

“矿区汇报工作比较简单,每年按照预定20%幅度提升,星城的人没有任何怀疑”

“内政部的事情,刚刚杨总长在报告时说了。未来七年年内人口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人口数量将达到六千万人,至少需要十座升级城市群。配套资源、教育、医疗我们会按照人口数量进行超前配置”

“外事方面已跟汪星人达成联盟关系,我们以十年内提供两亿吨成品金属为条件,帮助第二地球完成重力场建设项目。此外熊星文明也愿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交易区打造新的贸易城。我们负责场地基建,他们负责招租或自营,效益五五分成”

“真是个老牌资本家。不过也算差不多,谁都不吃亏。至少,我们还能半价买到科技产品”

“是的,肖长官。另外他们还同意我们输送两个名额到熊星进行深造,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科学家敢不敢去”

“哈哈哈”

现场笑声一片,现在都能想象到,一个人类扎在熊猫堆里学习,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

突然“砰”的一声,会议室大门被重重的撞开。

“报告诸位长官,我们找到水源星了!”

中心大厦指挥中心

众人盯着量子通讯器传回来的信号,屏幕中一颗灰黑色小行星被锁定并打上第二地球的印记。而此时,附近所有的猎犬级和鳗式都已经聚集在小行星周边,较远一些的正在赶来的路上。

“他不应该是一个冰球吗,怎么是暗黑色?”马靖瑶有些怀疑。陈江伟则乐得合不拢嘴,他不是笑话马欣欣,而是真的高兴。

“欣欣,他就是水源星,内核检测结果已经确认过了。也许是它在星系飘荡的时间太久,身上吸附了厚达一千米的太空碎石,所以才是你看到的样子。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过了那么久还没有被其他文明发现的原因吧。”

“原来如此!”

“好了,时间紧迫。命令舰队形成护航编队,马上牵引水源星返回!”

三十天后,舰队返回第二地球。

在同步轨道的工厂上,又花了十天时间敲掉了表层的太空碎石层,这才露出了水源星幽蓝的本体。那是一种非常纯净的蓝,让人联想起了地球时代的大海,为此众人兴奋不已。

最后,将水源星搬移到水幕城又花费了十几天时间。不过要想彻底自然融化,估计至少还要几个月的时间,为此人们只有静静的等待。在这期间,生物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等等众多科研机构都对水源星做了样本的检测,与地球上的水质结构吻合度达到了惊人的99.9%。

“肖长官,此次勘测除了水源星,我们还有重大发现!”陈院长这话意味深长。

2089年,木星同步轨道

木卫三临时基地建设完毕,主要用途是作为太空城项目指挥部及临时中转点。现在它由两个相连的泡状城市组成,目前驻扎了三十万华夏支援的熟练工人。

位于木卫三轨道的船坞,一刻不停的生产着。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就已经向太空城交付四艘三代改进型马克舰。至于汤臣的第四艘齐云舰配套舰队,则要等待新的轨道船坞投产才能满足。

“谢谢肖老的慷慨”

此时太空城总工程师史密斯教授,在位于太空城项目前沿指挥部中。在他的带领下,肖烨与其他随行人员参观了建设现场,目前的太空城只能看到一个主舱体建构轮廓。

“你们老星资人很能给人意外的惊喜,这么庞大的项目也能想象出来,让人佩服”

“肖老见笑了,联邦和帝国的木星加油站一样具有史诗般壮举”

说着史密斯用羡慕的眼光,瞄向侧下方距离此处一百多万公里的木星氘氚采集平台。这个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届时巨大的氘氚能源将源源不断输出,足以满足所有太空动力引擎的燃料供给。

除此之外,华投继续增设的二十万平方公里的戴森云也铺了一半。现在整个戴森云的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公里,文明发展的所需能源已经没有任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