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基文明无疆伯爵

第12章火星去哪了

2085年,地球

今年人类文明有两大科技成果问世,一是恒星炮建成进入试射阶段,另一个是火星环球高能粒子对撞器落成,两个月后开始对撞试验。

恒星炮作为“攀登者计划”核心项目,三方组建了庞大的观摩团,整体规模达到了上万人。

为确保达到最佳观赏效果,观测点设在恒星炮发射的垂直面,距离一万公里的地球轨道上。两艘马克舰及各个元首定制隼级元首舰一字排开,谁也不遮挡谁的视线,都满怀激动的等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此时的恒星炮已经开始蓄能,但距离8光分的观测点上,此时还什么也看不到。

但马克舰大屏幕有实时近拍的量子传输信号,在太阳表面一个肉眼可见的亮点逐渐变大,很快就变的有些刺眼。二十分钟后蓄能结束,这是现场听到了解说员播报的声音:

【各位观众,恒星炮能量束已经蓄能完毕并成功发射,现在距离到达观测点还有八分钟时间。由于光速原因,运气好的话能看到一道细细的丝线。十三分钟后它将击中小行星带一颗直径一千公里的靶星,所以想要看到最壮观的一幕,还是要通过中途设置的探测器拍摄画面】

【能量束抵达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倒计时结束,一条长长且匀称的细线从众人眼前一扫而过。不是说威力巨大吗,怎么感觉好像人畜无害一般。

但是这不妨碍观摩团的好奇心,于是人们马上将视线移动到大屏幕上。远远看去好似一条细线,但是通过高速摄影机捕捉到的慢镜头,却是直径达到十公里的高能光束,它如刚出炉的圆形铸铁急速喷出。

由于靶星体型较小,试射只是激发0.5秒钟所形成的15万公里能量束。

剩余的五分钟在人们期盼的心情下,过得尤为漫长。期间只好通过大屏幕,不停的观看着观测点传回实时影像和一些慢镜头。

五分钟后能量束抵达靶星,太空依然安静如初。十分钟后被击中的靶星爆炸所产生的一个亮点传送到观测点。

【各位观众,恒星炮试射成功,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测试效果】

伴随着解说员的播报,恒星炮接触小行星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

那一刻,众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与眼睛看到人畜无害的景象相反,能量束如同一根通红的铁棒直捣靶星。不等所有的能量灌入,这颗直径达一千公里的小行星便顷刻间崩裂。

【恒星炮威力超过预期杀伤力,根据近距拍摄数据反馈,像这样一颗靶星仅仅需要0.1s激发便能达到摧毁的效果。如果遇到成群物体,通过摆动角度就能实现清扫射击】

说罢,人群瞬间欢呼起来——人类终于有了星系主动防御系统。

操控室内,肖然和伊万诺夫等一众科研人员一起盯着实验数据,此时的伊万诺夫却神情略带遗憾。

“实验虽然达到预期,但是仍有很大缺点”

“伊万诺夫,详细说说你的分析结论”肖然心中不解,测试结果不是挺好的吗。

“能量束在击中靶星后,由于光速太快,八成的能量依然释放到尚未解体的残骸上,形不成贯通伤害以及实现多目标串联打击,只能在一个平面的进行扫射。如果敌人以小型战舰或者牵引小行星形成一道屏障,将会消耗掉第一轮最佳攻击机会。第二次充能时间,敌人可能已经突破小行星带,对火星形成威胁”

“可以像机枪一样点射,设置成三种或四种火力打击模式,比如100毫秒的速射、1秒的正常射速、和1秒以上的扫射。”

“我想表达的关键点不在于此。如果在不了解对方的舰队布局情况如何选择?如果对方有更强的装甲或力场护盾,点射只能是饶痒痒,消耗完第一波能量仍然形不成实质性伤害。”

“这个我到没有想到,在发现对方之前我们已经是对方的目标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只有1-2次攻击机会”

“是的,武器没有问题,在于如何有效使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否则真就成了摆设。所以刚才我在想还需要两个配套设施,第一在柯伊伯带布置大量隐秘性高的量子探测器,他们可以通过吸附陨石碎片伪装,在第一时间探明敌人舰队大致布局情况。第二在小行星带布置火力校准级打击评估系统,缩小打击范围校准打击误差,自动调整火力配置实施精准打击”

“没错,但是这个工程量很大啊,尤其是在柯伊伯带散布大量的量子探测器。这个工程估计要超过了恒星炮自身了吧”

“枪炮威力再大,打不中都是废品”

“你对自己的项目还真敢评价。行,同意你的意见,但是十年内必须完成!”

“谢谢肖长官!”

两个月后。

观摩团再次齐聚到对高能粒子对撞观测中。此次观测点设置在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距离火星大概有五千万公里。这个位置一是满足观摩团的好奇心,其次是观测高能粒子对撞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空间状态。马成功同上次一样,与各国元首一起抵达观摩点。

这种级别的对撞可能产生的奇观是不可预测的,在实验室内观察的是微观状态的数据,而观测点则是宏观状态的数据,所以与恒星炮设置观测点存在实质性的不同。

长度达到2.2万多公里的超级对撞机,如同细线般缠绕火星一圈。它会将两团粒子束加速到光速后进行对撞。之前虽然进行过多次无限接近光速的对撞,虽然差距极其微弱,仍与光速对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一个实验性项目,自然不会如恒星炮一样产生直接成果,但探究宇宙的本质能大大加快越阶发展的速度。

基本粒子,形成本宇宙所有物质的基础,是所有“攀登者计划”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可以说一旦完成基本粒子的研究,材料、能源、武器、生物等等项目都将得到飞速发展,甚至可以凭空对任何物质再造。

此时的实验室内气氛异常严肃,可以说这是人类第一次挑战宇宙规则。激动、忐忑、恐惧是在场所有人不同的表现。

“所有人员对仪器和对撞机进行实验前最后一次检查”

“对撞机一号位正常”

“对撞机二号位正常”

“加速装置正常”

“正常”

……

随着各单元陆续回复正常后,总指挥长下达命令:

“火星高能粒子对撞,启动!”

下达命令的声音快速传递到实验场地的每个角落,并且每个观测点上的人也都听到了这声命令,所有人屏住呼吸静等神奇现象的发生。

“嗡!”

一阵轻微的引力波以火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观测点的人顿时大脑感受到一丝嗡鸣声,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症状。几分钟后地球及轨道上的人类也都有同感,不知道缘由的人们并没有在意,只当是出现片刻幻觉。如果此时有人能够俯瞰整个太阳系的话,会发现一道以火星为中心的涟漪向四周以光速蔓延。

只是片刻,观测点的人便恢复常态。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不停的揉搓着自己的双眼。不可置信的瞪着舷窗外。甚至有人发出恐惧的惊呼:

“火星呢?”

原本火星所处的位置突然变得一片空荡荡,就连一片宇宙尘埃也没有,轨道卫星、近地警戒的舰队全都不见了。

“天啊,我的火星去哪了!”马成功此刻近乎疯狂。

共和国一国领袖马成功亲眼看着他的火星凭空消失了,那是他的领地,是他一生所为之拼搏的硕果。而现在,他彻底的失去了火星和他的家人,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其他领导人也一时惊呆的不知所措,人类二分之一的顶尖科学家也都在火星上啊,还有尚未完工的恒星炮配套设施研究成果。这不仅仅是马成功的损失,更是整个人类的损失!

接下来,更大的恐慌席卷而来——火星的消失势必会影响太阳系运转,所有天体的运动轨迹即将发生巨变,地球也可能因此会带来极大的气候变化。

不过仅仅过去半天后,一批沉稳老练的天体物理学家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才平息了这场没有爆发的恐慌。

【人类同胞们,在地球历2085年9月1日上午11时。由于高能粒子对撞出现意外,火星及星球常驻移民全部消失。针对火星消失后可能引起的太阳系内天体轨迹变化,请大家切勿恐慌,我们的科学家在火星原本的位置,发现了一个与火星相当的力场,所以不会出现预想中的结果】

【有人会问,火星去哪了。说实话,我们的科学家目前还没得到有效的结论,让我们为火星祈福,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有关火星消失的直播画面,以及专家解读覆盖所有频道,甚至在未来的十年里一直是置顶的热议话题。有人说火星已经量子化了,有人说高能粒子对撞形成了黑洞吞噬了火星,也有人说高能粒子对撞打开了一个虫洞,火星被传送到其他星系了……。

民众热议的同时,政府的会议也在不停讨论火星消失后的善后问题。科学界则是围绕火星消失的原理以及可能去向,展开了一次次专题会议……。

马成功是这次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为此他备受打击。他不仅失去了毕生的心血,还有他最重要的家人、他的子民。留给他的只剩下一支舰队、第四艘齐云舰和一百公里的行星矿。好在,此时帝国和联邦并没有落井下石,将原来星资集团所在地球总部,归还给马成功作为落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