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见冠军侯如见本王!囡囡兵伐西岐
不过好在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第四日早上,文王姬昌身体好了些,便令众臣升殿。
众文武以及四贤、八俊,姬昌百子皆到场(雷震子除外,尚未下山)。
姬点如刚出生时一般,坐于姬昌怀中。
姬昌不顾朝堂威仪,逗着小不点玩。
下方的姬发看到这一幕,心中的恨意滔天。
嫉妒之火在胸腔之中熊熊燃烧。
姜子牙揪准时机,启奏道:
“大王,臣有本启奏。”
姬昌听罢,说道:
“丞相请说。”
姜子牙道:
“大王,臣要启奏的,是关于立储之事。”
闻言,姬昌眉头皱了起来。
“丞相,点儿刚回来,此事...容后再议。”
姬昌说道,颇有些推脱的意味。
实际上姬昌也实在不愿意去考虑这个问题。
他想要立姬点,可是姜子牙却一力反对。
姜子牙直言道:
“大王!”
“事关西岐未来,事关国祚延绵,臣不得不冒死谏言!”
姬昌无奈,说道:
“丞相请说。”
姜子牙继续道:
“臣闻: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王如今身患重疾,恐不日即薨。”
“届时,若是还未立储,西岐必乱!”
“臣虽知此言不妥,但国事为重,不得不言。”
扑通一声,姜子牙俯伏跪拜在地:
“恳请大王立姬发为储君!”
看到姜子牙如此,其爪牙们也是跪拜下来,一齐山呼道:
“恳请大王立姬发为储君!”
姬发见此,心中大喜。
眼中的喜色怎么也遮掩不住。
姬昌见此,脸色有些难看。
但众臣逼宫,他也无可奈何。
只能开口说道:
“既然诸位执意立发儿为储君,本王...答应了!”
闻言,姬发喜形于色,激动不已。
不过姬昌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的心提了起来。
只听姬昌说道:“但是...”
姜子牙皱眉,问道:“大王,但是什么?”
姬昌目光扫视众人,片刻之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本王可立发儿为储君。不过,本王还要另立一职,监督储君!”
“诸位若是答应,本王现在就立储。若是不答应,立储之事今后休要再提!”
看到姬昌态度坚决,姜子牙也知道,再坚持己见,已是不能。
于是说道:
“大王,您要另立何职?立何人?”
一旁的姬发也是脸色微沉,一种不好的预感在心中升腾而起。
暗暗捏紧了拳头,心中切齿深恨。
这姬昌老匹夫,明显就是不信任自己。
老不死的。
只见姬昌摸了摸小不点的脑袋,然后笑着说道:
“丞相,本王打算,立点儿为西岐冠军侯!”
“冠军侯,位同本王。见了冠军侯如见本王!”
“发儿虽今后若是登基大典,要受到点儿的监督、制约。”
“并拥有先斩后奏之权力。”
“下可斩黎庶、奸佞,上可斩天子、诸侯。”
“丞相,以及诸位大臣,同意否?”
姬昌话落,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姬发更是怒火滔天,咬牙切齿。
姬昌此举,与立姬点为储君有何区别?
而自己不过是名义上的储君罢了!
也就是一尊傀儡!
简直岂有此理!
姬发恨不得姬昌立马暴毙。
不得不说,姬昌虽然贪生怕死,羁囚羑里七年,为活下去甚至不惜生啖子肉。
可是他的的确确是为西岐百姓着想,为西岐未来着想。
“大王,臣...同意!”
姜子牙道。
对于姜子牙而言,只要是姬发为下一任国君即可。
什么冠军侯的,到时候等姬昌一死,他为丞相,西岐还不是他说的算。
姬点虽然战力逆天,但始终是个孩童。
凭借姜子牙的智慧以及三寸不烂之舌,难道还不能拿捏区区一个孩童?
而姬发看到姜子牙如此,顿时急了。
频频给姜子牙使眼色。
姜子牙只是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姬发这才心中好过一些。
“丞相已经同意,尔
等呢?”
姬昌又将目光落到众人身上。
“吾等谨遵大王旨意!”
众臣见姜子牙答应自然也是没什么意见,异口同声地说道。
闻言,姬昌这才哈哈一笑,抚掌道:
“既如此,明日便替点儿赐封冠军侯大典!举国再欢庆三日!”
翌日。
在众目睽睽之下,姬昌亲自替姬点加冕冠军侯。
又过了一段时间,文王薨。
姬发顺利登基,继承西岐国主之位。
姬发登基当日,在姜子牙的怂恿下,自立为“武王”。
天下诸侯震惊。
这是要反的节奏。
不过纣王无道,已是天下皆知之事。
诸侯震惊过后,也就释然。
甚至一些诸侯巴不得有人出来举起反旗。
乱世之中,是浑水摸鱼的最好时机。
消息传到朝歌,立刻引得闻太师震怒。
“姬发小儿,安敢如此?”
闻太师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于是星夜赶往九间殿,觐见囡囡。
三年时间过去,囡囡如今已是六岁半。
闻太师觐见,囡囡睡眼惺忪地起来,问道:
“太师,伱这么晚了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闻太师俯伏道:
“启天策上将军,姬昌已死,姬发自立武王,实属大逆不道。臣请出兵伐西岐!”
囡囡听罢,不禁瞪大眼睛:
“啊?姬发造反了?哈哈!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快快快,太师,马上调兵符,我亲自出征,伱跟武成王跟随!”
囡囡意气风发:“灭西岐!片甲不留!”
闻太师:“......”
闻太师道:“天策上将军,兵伐可不是儿戏,您已经想好了,要亲征吗?”
囡囡点头,认真地说道:
“当然!”
闻太师道:“可是如果天策上将军,还有我,还有黄飞虎元帅都出动,朝歌势必空虚,无人坐镇。恐西岐趁乱袭吾朝歌,届时大事不妙。”
“啊?”
囡囡一呆。
她就是想杀杀杀。
哪懂什么兵法。
“那怎么办?”囡囡问道。
闻太师沉吟道:
“如今朝歌止有三人可坐镇。一是我,二是武成王,三是李靖将军。”
“若是天策上将军执意要吾与武成王一起出征,那就只能让李靖镇守都城了。”
闻言,囡囡说道:“那就让李靖将军镇守都城吧?”
“对了,还有当时姐姐派来的方相、方弼,他们两个随我们一起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