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战略物资!
“老朱头,老朱头……”
这货一进来就开始嚷嚷!
朱元璋:“……”
“你嚷嚷什么?”
“啊?没有一点规矩!”
朱雄英这没规矩的毛病让朱元璋头疼不已,想要教他做人,奈何又有马皇后宠着。
实在是……
唉!
“咋啦?”
“孙子见自家爷爷,儿子见自家父亲,还有各种限制不成?”
“唉!原本还想跟你说个好消息的,看这样看来是不需要了。”
“既然我这么不受待见,那就算了!”
“我走!我走还不行嘛?”
朱元璋:( ̄o ̄;)
“少他娘的阴阳怪气的,有屁就放!”
“嘿嘿……”
“我有一样东西,可以说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甚至能改写一场战争的走向。”
朱元璋听后,与朱标对视一眼,笑了笑。
“什么东西这么厉害?”
“你又研究出什么厉害武器了?”
朱雄英摇摇头:“不不不不!”
“不是武器,是糖!”
“糖?”
两人疑惑的看了看他。
朱元璋把手放到朱雄英额头上,道:“发烧了?”
“怎么开始胡言乱语?”
朱雄英:“……”
“我没发烧,我正常的很!”
“你怎么能说出这话?”
“糖有什么稀奇的?”
“还能改变战争的走向?”
“如此夸大其词,你也不破牛皮吹破了?”
一旁的朱标淡淡道:“雄英,我大明有的是糖,而且技术水平相当高,不用你来。”
“回去吧!”
“我与你皇爷爷还有事要谈!”
“不是?你们怎么就不信呢?”
“真的!”
见两人不信自己,朱雄英有些急了。
“糖而已,大明多的事!”
“而且咱还没听过史上有那场战争是因为没有糖而失败的。”
“一边玩去,没空理你!”
“北方草原刚刚平定,一堆事呢!”
朱元璋开始下逐客令。
“你们说的那些糖,大多都是红色,那是红糖。”
“我说的是白糖,是白色的。”
(明嘉靖年间,才有白糖!)
“白糖?”
“有白色的糖吗?”
朱元璋看向朱标,后者摇摇头。
“没见过!”
“你们没见过,不怪你们,可是不代表他没有。”
“今天我就让你们,让你们涨涨见识。”
说着,掏出一个罐子,打开盖子,在朱元璋的龙案上倒了一点。
那细腻的白色晶体,闪烁着柔和而诱人的光泽。
它如同冬日初雪般纯净无瑕,又似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细腻且均匀地铺展在眼前。
每一粒白糖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既独立又和谐地共存于这一片洁白之中。
看着眼前这些白糖,两人有些好奇。
“雄英,这真是糖?”
朱标疑惑道。
“你尝尝不就知道了?”
朱标用手指沾一点在手上,放入口中。
“嗯~”
“还真是糖!”
“真是糖?”
朱标连连点头,朱元璋立马也尝尝,发现还真是糖。
“是糖!”
“没骗你们吧?”
“是糖!”
“可是雄英啊!”
“它再怎么变颜色,它也是糖!”
“没你说的这么厉害吧?”
朱雄英摆摆手:“这可不一样!”
“首先打仗,需要粮草吧?”
“将士们在战场上厮杀,一场战斗下来,消耗体力甚大。”
“如果这时候能喝上一碗糖水,能够给将士们补充不少体力。”
“而且为玩意,不用像粮食那样需要烹饪,直接仍水里化开就能喝。”
“如果要秘密行军,生火做饭很容易被人发现,还有,被人追击的时候。”
“又累又饿,还要生火做饭的话,那不是暴露自己的位置吗?”
“还有一点很重
要,那就是这玩意方便携带,不占地方。”
“如果粮草断绝了,就要靠它来补充能量。”
“一个人只喝水,能活七天,如果有糖,能活二十多天。”
“在这段时间,说不定,援军就能赶到,可以说是救命稻草啊!”
“而且人最饿的时候,最科学的办法,不是马上吃饭,而是喝一碗糖水,补充能量。”
“这玩意,能长时间储存,如果放在干燥、卫生的地方,能放上三年。”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它还能止血。”
“止血?”
“你确定?”
朱元璋不可思议的看着朱雄英,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糖能够止血。
“骗你做甚!”
“千真万确,当然那只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出此下策。”
“先保命要紧!”
“这还不是它最厉害的地方。”
“还有更好的用途?”
“当然!”
“它能制作炸药!”
“制作炸药?”
两人顿时感觉不可思议。
“雄英,这就有点夸张了吧?”
“能止血,还能制作炸药,这夸张了。”
朱标满脸的不相信。
“不信?”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今天我就让你们涨涨见识。”
“随我来!”
两人相视一眼,随后跟着朱雄英来到外面。
只见朱雄英往白糖里加入一些黑不溜秋的东西,然后搅拌均匀。
“看好了!”
“见证奇迹的时刻!”
只见朱雄英掏出一个火折子,放到混合物之中。
当即就发生了剧烈燃烧,把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呆了。
我尼玛!
真他妈的烧起来了!
跟火药没什么区别啊!
两人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这这……”
“真的烧起来了!”
朱元璋惊愕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糖也可以烧起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太匪夷所思了!
“父皇我没有眼花吧?”
“糖真的烧起来了?”
朱标惊愕道。
“小兔崽子,你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这个!”
朱雄英晃了晃手中的小瓶子。
“这是何物?”
“高锰酸钾!”
“什么甲?”
“高锰酸钾啊!”
“把它跟白糖混合,就能燃烧,如果装入容器里,放入引线。”
“那就是一个炸弹!”
“就这样的,如果被围困,就能手搓炸弹,突出重围。”
朱元璋紧紧盯着朱雄英手中的小瓶子。
“好东西!”
“好东西啊!”
“还有呢!”
“如果白糖和硝酸钾混合,加热溶化,就能产生一个推进器。”
“就能远程冲击了!”
“现在知道白糖的重要性了吧?”
两人木讷的点点头。
“好东西!好东西啊!”
“咱第一次发现原来糖还有这么好的用处,小兔崽子你算是立了大大功了。”
朱元璋强忍着内心的激动。
“雄英,这个白糖,还有那个什么甲的方子,你可有?”
“有!”
“呐!”
说着给朱标递上三份资料。
两人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片刻后。
“二虎!”
朱元璋喊了一嗓子,毛骧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
“把这三份资料送到大明基建,切记!”
“此乃绝密!”
“是!”
毛骧接过东西,转身离去。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雄英,道:“小兔崽子,说吧!”
“什么条件?”
以往朱雄英都是先拿出一点东西,然后再谈条件。
“嘿嘿……”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三叔了。”
“想去看看他!”
“咱看你是想去辽东吧?”
朱元璋仿佛看穿了朱雄英一般。
“没有!我是真想三叔了。”
“想去找他玩玩儿!”
“是吗?”
“真的!”
“我要是骗你,就让我成为孤儿!”
一旁的朱标一愣!
“你这小兔崽子,你说什么?”
一把揪住朱雄英耳朵,气不打一处来。
“哎哟……”
“疼疼疼疼……”
“轻点轻点……”
“小兔崽子,你就这么想你老子死是吧?”
“怎么?看我不顺眼?”
“太子爹,没有没有!”
一旁的朱元璋看到一幕,眼中全是笑意,内心别提有多爽了。
“臭小子,口无遮拦!”
“知道错没有?”
“错了错了!”
朱雄英连连求饶,看到朱雄英认错态度还不错,朱标这才撒手。
“咳咳……”
“小兔崽子,想去找你三叔可以。”
“但是别给咱偷偷的跑去辽东,不然你回来有你好受。”
朱元璋板着脸说道。
“老朱头,我给你这么好的东西,你就偷着乐吧!”
“还跟我讲什么道理?”
“嘿?小兔崽子!”
“咱管不了你了是吧?”
“能能能……”
“你这次去,顺便也在晋地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吧!”
“知道了知道了!”
“没事我走了!”
说完!
朱雄英拍拍屁股走了!
“这个小兔崽子!”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的背影笑骂道。
…………………………………………
东宫!
朱雄英立马吩咐人帮他收拾行李,打算明天就出发。
这时外面有太监来报,说有人想见他。
“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两道人影走了进来。
正是几个月不见的罗飞和李川。
“参见殿下!”
“你们怎么来了?”
“殿下,此行能……能带上我们倆吗?”
罗飞悻悻道。
“怎么?”
“这么快就收到消息了?”
“嘿嘿……”
“大帅刚刚在下令,让不良人准备,我们不小心听到的。”
“呃……对了!”
“殿下,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已经进步很多了。”
“就是缺乏实战,所以想借助这次机会,跟在殿下跟前,能够有实战的机会。”
“我们保证不给殿下拖后腿。”
朱雄英看着两人,笑了笑。
“你说你们已经进步很多,我咋不信呢?”
“要不试试?”
“允熥!”
“哎哎哎……”
“殿下,跟允熥殿下就算了吧!”
上次的痛,他们记忆犹新啊!
李川看了看,看到一旁的蒋瓛。
“殿下!他……就他吧!”
朱雄英看向蒋瓛,这可是锦衣卫的二把手,他们就这么自信?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不知道!”
“他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二把手!”
“你们确定能赢他?”
“就算不能,我们二人合力,也能打个平手吧?”
其实就是不想跟朱允熥打,毕竟那可是袁天罡的亲传弟子。
变态程度仅次于袁天罡,单论战斗力,现在的朱允熥足以胜任校尉。
“蒋瓛,你的意思呢?”
“全凭殿下做主!”
蒋瓛心想这两个之前就是一守城门的小兵,能厉害到哪里去?
就算接受了不良人的训练,那也就过去几个月而已,能有多大变化?
“好!”
“那你们就比一场!”
“只要你们能跟蒋瓛打成平手,我就带你们一起。”
“多谢殿下!”
“哎!别急着谢!”
“你们要是输了,训练翻倍!”
听到这话,两人顿时露出一脸苦笑。
“殿下,这就不必了吧!”
“就这么定了!”
“好吧!”
…………………………
院子内!
双方相视而立!
一边是锦衣卫二把手,一边是朱雄英新提拔的人,接受过不良人训练的。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蒋大人,请!”
罗飞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小觑的自信。
他摆开架势,双脚微开,双手握拳置于腰间,身体微微前倾,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
蒋瓛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对手的尊重,也有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他缓缓踱步至场中,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并未急于进攻,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对手的破绽。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比武正式开始。李川与罗飞几乎同时发动,一左一右,如同两道闪电般向蒋瓛扑去。
他们的配合默契无间,一招一式都显得训练有素,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战术。
蒋瓛见状,身形微微一侧,轻松避开了两人的第一波攻势。他并未急于反击,而是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不断在两人之间穿梭游走,寻找着反击的时机。
李川与罗飞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开始采用更为紧密的合击战术。
两人一攻一守,相互配合,试图将蒋瓛逼入绝境。
然而,蒋瓛却如同游鱼般灵活,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化险为夷。
随着时间的推移,场中的气氛愈发紧张。
李川与罗飞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们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然而,他们并未放弃,依然顽强地与蒋瓛周旋着。
就在朱雄英以为这场比武将陷入僵局之时,蒋瓛突然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