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八十章 罪己诏?

针对现在年年闹灾的情况,他还应该下罪己诏,向天下百姓,向黄天后土道歉——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儒家世界观!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在做,天在看!这个人君做得不好,上天就降下灾难以示惩罚。

现在大明朝连年闹灾,而且灾害越闹越大,都没个头了。皇帝能说没有责任?能不下个罪己诏向上天认错?

罪己诏的事儿其实已经有不少人明里暗里和崇祯皇帝说了。可是崇祯皇帝不听啊!

他哪里肯承认自己有错?

再说了,天理要真认为崇祯皇帝不好,能让他重来?

这一世,崇祯皇帝是天命之子,不会错的!

崇祯皇帝语气坚定地说:“朕乃天命之君,自有感应,知道如今的天灾实乃大明三百年的大劫,如果能应劫成功,大明国祚当能再延三百年。如果应过不这个劫,那大明朝可就要止步于三百年这个坎了。而三百年之劫,不是那么好应的......这天降奇灾还没开始呢!朕预感到崇祯十年后,当有六七年的奇灾,我们一定要多做准备!”

万岁爷疯了吗?

听完崇祯皇帝的“疯话”,下面的大臣全都给惊呆了。

因为他们觉得万岁爷是疯了!

哦,应该是有可能真疯了,也有可能真的参破了天机......不过还是疯了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

要是不疯,怎么会说出大明要应三百年大劫,应好了还有三百年国祚,应不好就得完蛋,还有什么天将奇灾七八年之类的疯话?

这是天机啊!天机不可泄漏,崇祯皇帝再怎么,也是肉骨凡胎,怎么可能知道?

他如果真的要照着这些疯话去行事,那这位崇祯皇帝可就比他的高祖父,皇帝没当好仙也没修成的嘉靖皇帝还要荒唐了。嘉靖皇帝也就是自己嗑药修仙,并没有拉着全国人民一起跟他修仙玩啊!

对了!大臣们忽然想起了嘉靖皇帝也住西苑......而且还特别喜欢养猫猫!他在世的时候,宫里宫外到处都是猫!其中特别得宠的猫,甚至还封了官职,甚至嘉靖皇帝还为一只死去的爱猫风光大葬,立碑修坟,还亲题了“虬龙墓”(猫名虬龙)三个字,让人刻在墓碑上。

这猫墓如今也还在呢!

而如今这位万岁爷,虽然没有爱猫成痴,但是也在御马监下面成立了一个天猫司,也在宫里宫外养了许多猫猫,说是要抓老鼠,可谁信啊......

另外,当今的这位皇帝也和世庙老爷一样,不怎么理朝政。只是他的兴趣不在修仙,而在充当将帅之上。

崇祯自御极以来,也就的开头太平了不到一年,之后就开始了穷兵黩武。在朝的时间少,在外征战的时间多。

如果不是每战必胜,几年之内破奴贼、平北虏,镇西南、定西北,将一个岌岌可危的大明朝从垮塌的边缘,硬生生的给打了回来,几乎打出了一个太平盛世,崇祯皇帝早给污成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昏君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位因为能打才免于昏君之名的皇帝,现在却很可能已经疯了!

这可怎么办呢?

万岁爷很可能疯了!他们这些当忠臣的怎么办?

是跟着一起疯,从此放飞自我,当个遗臭万年的奸臣?这样干的话,就怕万岁爷的疯病越来越严重啊!

还是苦口婆心的去劝一个疯子别发疯?这样有用吗?疯子会承认自己发疯吗?

又或者干脆学一下海刚峰,当一个犯颜直谏的大忠臣,去换一个青史留名?这恐怕也不容易啊!

当今皇帝玩打仗和世庙老爷玩修仙是不一样的......当今万岁爷打仗打赢了,而世庙老爷修仙没成功。所以世庙老爷底气不足,而当今皇帝的威望却很高。

因此世庙老爷不敢杀海瑞,而当今皇帝......有逼人当忠烈的前科啊!

当臣子的都开始转动心思,琢磨着要怎么应付“疯皇”的时候,崇祯皇帝却从一张张表情凝重的面孔上,看到了君臣同心,共应天劫的希望。

希望当然是有的!

崇祯皇帝这几年一得空就会算粮食账,觉得三亿石、四亿石的缺口看着很大,但也不是没办法补上——因为这不是一年短了三四亿石,而是七年短了三四亿石,一年也就是六七千万石稻谷。折成大米差不多是四千几百万石。进口也许能解决几百万石,还缺四千万石就是两千万人的活命粮.......如果大明各地那些饱读诗书的士绅豪商人能发发善心,拿出他们家里的余粮去救苦救难——崇祯皇帝已经命令锦

衣卫和东厂进行过调查研究了,得出了确切的结论,地主家里总是有余粮的!

当然了,他这个大明皇帝也要一起努力,打发个几百万人出国要饭,这场大明劫也许就能熬过去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冲着下面的大臣们点点头:“诸位都是我大明的重臣和功臣......大明有劫,我们一起来应,没有什么应不过去的劫!诸卿,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唔,下面的臣子全都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万胜殿上,一片死寂!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压抑了,都快让人透不过气来了。

崇祯皇帝的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他看着才二十多岁,可实际上却两世为人,加起来活了一百多岁,已经可以看透一些人心了。

下面这帮大臣......不怎么听话啊!

“陛下,臣温体仁,愿与陛下一起应劫!”

就在这时,终于有人决定当奸佞了!

“好!”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看着张凤翼——你可是“才鄙而怯、工于趋利,巧于避患”的忠臣!

张凤翼道:“臣年纪已老,而且有病,唯愿乞骨还乡......”

果然是怕了“天劫”,想要闪人了。

“也行啊!”崇祯皇帝点点头,“你是老了......回你在兔毛川边的勋庄去吧!你当了多年的兵部尚书,是知兵的,一定能把勋庄经营起来的,也算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基业,为其他得了勋庄的功臣带个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