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基洛夫飞艇
看到那队明军步兵疲惫的脚步,崇祯皇帝才想起自己的战士们已经战斗了整整一天。
残酷的现实终于让他打消了一战功成的想法,对身边的骑士说:“传令,撤军。”
片刻之后,凄厉的号角声响彻大地,明军终于从城中续续地撤了出来。
可是看到一个个浑身浴血,疲惫不堪的战士,崇祯皇帝几乎不敢相信那些是自己亲自带来的战士。
但再怎么难以置信,那些的确就是大明的军队,而且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战士。
虽然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战斗力却绝对不低。
他们带回来的人头并不少,但是里面老少都有,甚至有些非常残缺。
从战损比来说,这肯定是胜仗,但是对手的抵抗依旧非常顽强。
“救治伤员,清点战损,作好防御。”
李靖无奈的叹息了一口气,只能暂缓攻城的进度:“陛下,八旗兵学会了我们的战术,他们也学会用炸药包了,虽然伤亡非常惨重,但是他们还是挡住了我们的进攻。
今天一天死亡的满人超过了三万多,我军损失也超过了三千人,他们,尽力了。
想要彻底拿下沈阳城,最糟糕的估计,恐怕要伤亡两万人,甚至更多。”
崇祯皇帝叹息了一口气,巷战难打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满清居然这么疯狂。
因为一旦开始打巷战,如果对方下了决心愿意跟你换命,那么无论如何你都要承担巨大的伤亡。
很很多人理解的不同,巷战时候,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双方的科技水平,而是士气。
一个视死如归的战士,他就藏在死人堆里,缩在废墟里,甚至埋土里。就等着敌人过来的时候突然爬起来一起完蛋。
他肯定是死定了,他准备好了,也愿意去死。
你呢?
有满人妇孺愿意一命换一命,甚至他们愿意10命换1命。
这伤亡就很大了。
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明军几乎全在打野战,压根没打过什么正儿八经的巷战,就在沈阳城里吃了大亏。
现在沈阳城里有多少火药?
只有天知道。
满人往废墟里一钻,大炮的作用都不大,明军进去能不能出来全靠祖宗保佑。
巷战的残酷程度在于,它能最大程度抹平双方在火力、作战素养、制空权以及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把对手拉到和自己一样的水平,然后用人命对决,明军就算赢了也是惨胜。
事实上,军事实力越强的国家越讨厌打巷战,因为引以为豪的火力、机动、侦查优势会被狭小、复杂、隐蔽的城市地形折叠,导致技术代差荡然无存。
而由此产生的恶果,就是花更多钱,死更多人,挨更多骂。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崇祯皇帝对于满清的这种战术也没了办法,只能询问李靖的意见。
“陛下,我们可以饿饭饿死他们!”
李靖咬牙切齿的道:“这是成本最低的办法!沈阳城里的粮食最多够吃三个月,如果我们能用基洛夫丢燃烧弹,他们的粮食只会更少。至于我们的补给,可以多运点山东的汉人民夫来推车!”
崇祯皇帝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明军在锦州有大量补给,可以用汉人民夫运过来。
不管是饿饭还是上燃烧弹,看样子都不会让明军出现重大伤亡。
他已经点出了“基洛夫飞艇”的国策,现在明军也有空军部队(装备了基洛夫飞艇)可以用了。
不管是杀伤敌军,还是打击士气,都是不错的选择。
......
“这是什么?”顺着那位惊呼士兵呆滞的目光望去,所有望向那里的满清人也都呆住了,很多人嘴中不自觉的低声喃喃道。
已经对生死都有些免疫的满清人觉得很难再有让他们吃惊的东西了,但空中出现的金黄色的庞大大物彻底塞满了他们昏昏沉沉的大脑,再把他们的眼球挤爆出来。
周围的人们的目光都有些麻木了。
本以为明军
畏惧伤亡退下去之后只开炮和饿饭是示弱,没想到居然是在等这种恐怖的武器。
当空中连续不断的出现几十个这种庞然大物的时候,颠覆了他们世界认知的感觉已经让他们的肺泡窒息,嗓子里再难以发出惊叫。
即使是在高空,十几个看似缓缓飘来的黄金色的巨型飞艇,也足以把半个天空遮蔽,只有漏下来的夕阳照满了仿佛一瞬间陷入了寂静的沈阳城。
“我们来了!”站在项羽号艇艏的飞艇兵放下望远镜,伸开双臂迎着风狂呼着,“迎接我们的末日审判吧!”
但没有人在意被风吹散的呼叫,炸弹落地的尖啸声已经刺激了每个人的耳膜。
基洛夫冲在了最前边,一下子扔出了五吨多的炸弹,点爆了沈阳城大轰炸的序曲。
开始散向沈阳城各区域的几十艘二级基洛夫飞艇,一起把炸弹的尖啸变成了充斥天空的主旋律。
而地面上的声音依旧是更加激烈的爆炸声。
就像是岩浆从地下滚出,沈阳城到处都是火焰在升腾。
一股股的烟柱连成了一片,携裹着巨量的尘土一起被火焰挤上了天空,逐渐的遮挡住了飞艇的金黄色。
但飞艇的阴影下,满清人依旧能在炸弹的尖啸声中感受到了死神的降临。
不同于轰炸机的快速掠过,飞艇一直悬停在头顶,炸弹就像是扔不完一样的持续轰炸。
二级基洛夫飞艇百吨的载弹量,要是装满了100公斤的炸弹,怎么也得扔上大半天。
在准备炸弹的时候,飞艇装载炸弹的主力已经换成了250公斤级和500公斤级别的了,之上就是800公斤级别的,甚至搭载了不少的高脚柜。
无声无息中,一处巨型堡垒消失在一片火焰中,随着火红色的波浪涌起无数的烟尘,高脚柜炸弹落下发出的噪音才在巨爆声中隐现。
高脚柜落下的末端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众多满清人的灵魂就在不知不觉中沉积在了一处处直径30米宽的墓穴中。
整个沈阳城在巨爆中颤抖。
一连串印在飞艇上的巨大汉字的名字沐浴在金黄色的夕阳中,让沈阳城的满清人感受到了基洛夫飞艇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