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三百四十九章 朕可以指着小凌河发誓

所谓门道,就是双方之间的近战次数很多少,而且是满清的骑兵躲着明军的骑兵!

那些满清骑兵的马术极佳,控马的本事可算是出神入化。

连崇祯皇帝这个“马上天子”都比不上他们。但是这样的马上功夫却不是用来和敌人战斗,而是用来躲避战斗......这明显不是满洲人的作风啊!

“都是蒙古人?”崇祯皇帝放下望远镜,低声问了一句。

“陛下英明,那些都是蒙古人,而且还不是勇士。”

回应他的是王在晋,对于蒙古人,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陛下,”王在晋又道,“这两年豪格大肆扩编八旗,组建了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朝鲜和蒙古四盟,所属牛录从原先的不足300扩充到了1400多个。

不过乌合易得,精兵难养。豪格虽然扩军至1400多个牛录,但是奴贼的精兵还是那点人,散在大股乌合之中更显得精贵,自然不舍得放开手脚使用了。

而不舍得用精兵,又让奴贼在战场上处处受制,实在是失策啊!”

崇祯皇帝一笑,心说:那是因为遇上了朕!是朕让大明和奴贼交兵的战场从辽西、辽东扩到燕山和草原,而且朕的精兵杀起奴贼来又快又狠!满清兵力不够,满洲人又经不起消耗,不扩编八旗牛录还能怎么办?

王在晋顿了顿,又道:“这豪格将八旗军制推广到蒙古诸部虽然可以得到一些可用的乌合,但隐患却是极大的!”

崇祯皇帝笑着点点头:“八旗制度打破部落限制,又打开了军功上升的通途,的确可以补了蒙古的不足......豪格将这套制度推广到所属蒙古各部,扩编出40个蒙古旗,的确是有隐患的。

因为八旗军制可以使奴贼强盛,一样可以壮大蒙古的实力。

如果奴贼本部强盛,这40个蒙古旗自然只能由其驱使,可一旦奴贼本部衰弱,或是豪格有所不测,40个蒙古旗怕是要喧宾夺主啊!”

没办法,汉人的数量优势也不容忽视。汉人有两亿多,而满洲人顶天就是百万不到。

前者可以不断补充兵力,而后者自己的本部都不够充实,哪里还能往外分散?

所以豪格是没有办法排除黄金家族在40个蒙古旗中的主导地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子嗣派去这40个蒙古旗当旗主——因为他压根没那么多儿子!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笑着点点头,“这些八旗兵还真是黔驴技穷,是要好好的杀他们一波了!”

......

“什么?万岁爷想同豪格议和?”

“是啊!现在中原、西北连年闹灾,民不聊生啊......朕虽然有守辽西、燕山和漠南草原的力量,但是却拿不出复辽的兵粮。所以朕就想着能够以战谋和,如果能让豪格割地请和,做大明的藩属,朕就愿意止戈熄兵。王都督,你久在辽西,一定和奴贼颇多接触,你觉得朕想议和有没有可能成功?”

回到小凌河北岸渡口大营的崇祯皇帝,顾不上吃晚饭。只是拿了个肉夹馍一边就着米酒啃食,一边和王在晋说起了议和的事儿。

不过他说的头头是道,但王在晋却是一个字儿都不信——你要和谈干嘛还拉那么多大炮过河?你该不会是想着用谈判为借口,把豪格骗出来打黑炮吧?

王都督心里明镜儿似的,但是嘴上可不能明说,要不然就不像个忠臣了。

“很难,陛下!”王在晋斩钉截铁道,“不过奴贼这些年倒是不止一次投书请和......但臣从没有回应过!”

崇祯皇帝笑道:“奴贼都提了些什么样的条件?是不是太过苛刻,所以卿才不加理会?”

“万岁爷英明,”王在晋道,“奴贼痴心妄想,想和陛下平起平坐,还想让咱们把燕山、大宁、辽西山地还给蒙古人。”

崇祯皇帝点点头,“平起平坐倒也无所谓......这天下之大,国家之多,是超乎过去所想的。我大明本就是天下诸国之一,和朕平起平坐的人多着呢。不过燕山、大宁、辽西是不能还给蒙古人的!王卿,你觉得朕如果不割燕、宁、辽西山地,还想要锦州和营州前后屯卫。这豪格还肯议和吗?”

“这个......”王在晋想了想,“应该是肯的,索要燕、宁、辽西山地本就是狮子大开口。而且如今明强奴弱,能得个高句丽的局面,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好!”崇祯皇帝道,“王卿,你写封亲笔信,约豪格出来面谈!”

崇祯皇帝其实是有议和的诚意的,但他也要试一试豪格的诚意!

用大炮去试——这就叫诚意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如果大炮打不死他,那么就让王牌骑兵们一拥而上,狠很的把豪格骗出来杀!

崇祯皇帝可以指着小凌河发誓,他的和谈是很有诚意的!

哪怕要割地、纳款、和亲,都是可以商量的。

只要豪格肯出来谈判,诚意什么的好说啊!

如果明军的炮弹轰过去把豪格给炸死了,或者明军的王牌骑兵们把豪格给捅死了,那崇祯皇帝就没法和豪格谈了,就只能让豪格下去找朱元璋谈了。

有什么话,去和朱元璋谈!

但是要试一试豪格的诚意,就得把他从大营里面约出来......约出来才好杀啊!

要不然豪格不在诚意的射程之内可怎么办?

崇祯皇帝现在也没有什么间谍卫星,给他看看豪格这小子到底在哪里啊!

没有间谍卫星,就只能瞎开炮,鬼知道能不能打中豪格。

......

“大汗,王在晋派来了使者,还带来了他的亲笔信!”

豪格正忧心忡忡的在自己新立的大营当中巡视的时候,他的心腹索尼兴冲冲的就来了。

而且还带来了一个让豪格意想不到的消息。

“王在晋的使者和亲笔信?”豪格问,“他想干什么?”

索尼笑道:“使者嘛,当然是来和咱们谈判的......奴才亲自问了,来人叫祖可法,是祖大寿的干儿子,挂着参将的衔儿,是说有关系到两国数百万生民的大事要谈!”

“数百万生民?”豪格迟疑了一下,“王在晋是想......和咱大金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