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二百七十三章 法外狂徒罗汝才

为了活命,罗汝才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比方说,他现在改名叫法外狂徒了。

“呵呵,曹操你别害怕,额们的弟兄都打听清楚了,现在崇祯皇帝已经把主力部队都调去前线作战了,他自己还亲自带着预备队去前线压阵。”

闯王高迎祥得意一笑:“崇祯皇帝以为自己打赢了外战就能万无一失了,他就做梦去吧!

我们现在已经捞了不少财物,都换成了黄金随身带着。

如果这次扑长安能得手,我们就再发一票,不能得手就转进秦岭落草谋个招安,再不行就扔了匪号去南方享福去!”

“可是长安有新兵!”

罗汝才还是有些担心的。

“不过就是些新兵蛋子,”高迎祥大手一挥,笑着说,“而且也没多少人,有什么好怕的?”

原来高迎祥他们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新兵是什么水平。

所以这群农民军领袖就想当然的以为驻扎长安城的明军没几号人了!

其实他们这些农民军现在手上也没有多少人了,他们对流民的控制是很有限的,就是流民当中的壮丁,也大多不在他们的控制当中。

这些人的基本盘,就是从山上下来的千余“老贼”。

山上的义军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几万人,但是后来因为没前途也没吃的,就散去了大半。

等高迎祥,罗汝才他们“大举出山”的时候,就只剩下几千人了,刨去老弱家眷,能打的壮丁不过500人,还留了100看“家”,跟着到这里的也就400余人。

高迎祥等人就以这400余人为基本,又掌控了2000多不知道底细的“新贼”,拢共也就3000左右的丁壮。不过能有一件兵器防身的,也就那400老底子,剩下的只有棍棒,简直就是个丐帮。

靠这些人偷袭长安,不得不说高迎祥和罗汝才的胆儿够肥的!

崇祯皇帝做梦都想不到,他们这点武力也敢去打长安城。

.......

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又是一个让人烦恼的艳阳天,晒得长安府城周遭的一切都打了蔫儿。

长安府城所在的关中平原并没有陕北那么干旱,开春以来总是落了几场雨,所以放眼望去还有看见绿色。不过地里面的庄稼看着就萎,一副快要渴死的模样儿。

环绕着长安府城的大小河流也没多少水,虽然没有干透,但也都只剩下了细细一条。护城河则是早就断了流,已经干得见了底,如果有人要来攻城,直接走过去就行了。

而长安府的守军却压根不在乎护城河干涸的事儿,现在的陕西虽然在闹旱灾,但是周边的形势却是一片大好!

榆林边墙之外的河套草原,现在已经被崇祯皇帝收复了,因此困扰大明二百年的北虏、套虏问题,就这样被崇祯皇帝皇帝给解决了,所以长安府这座西北军事重镇也就高枕无忧了,防御也就松懈了下来。

别说护城河干了没人管,就连护城河上的吊桥也不再收起来了,长安府的四座城门也都一大清早就开了,直到天黑才关上,而且也没几个人守着。

守门的人不多,进出的人却不少。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到了长安四门之外,等着入城。他们中有些人是挑着担子入城卖菜的菜贩,有些是从长安府附近的“流民营”跑来长安府想寻一份工的。

以崇祯皇帝精打细算的性子,当然不会白白管这些饥民的饭吃。他在管饭的同时,还搞起了以工代赈,经常放出一些兴修水利和堤坝的差事给身强力壮的饥民。

反正除了去参军,汉人也能有一份去工地搬砖的工作,只要肯干活,就业率就能达到100%。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参军和干活,跟着高迎祥和罗汝才等人的,就是几百铁了心要造反的家伙。

可不能小看他们,毕竟当年小猎宁在选举失败后造反,他的手下也就是1000多人。

而现在长安城附近正在招募和安置无数灾民,给予他们工作和粮食。

当然,有时候也会有成群结队的丁壮跑了来,这些都是想从军吃粮的。

而且由于孙传庭招募的秦军在击破不吃猪肉的反贼上屡立战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大力赏赐,可以说混的非常好产生了财富效应,因此愿意跟着崇祯皇帝的老秦人也不少。

所以长安府这边,就经常能瞧见一群群的勇健之士,有些人还带着趁手的兵器,有些还是从五镇军

队里带出来的家伙(他们是被五镇裁员的)!

不过这些人基本都不会闹事,他们到了长安就投军,哪怕选不上中央军,一个整编明军的士兵还是能当上的。

有了这么多人,而且长安城中的不吃猪肉也被干死了,自然就不用戒严了。

崇祯皇帝又不是尹卡卡那个大傻春,天天没事干戒严干什么?

在熙攘来往的人群当中,一队汉子,推着堆满了破烂包裹的独轮小车,朝着长安府的西门安定门挤过来了。这些汉子还议论纷纷,都是在说自己的武艺如何,投军以后一定可以杀敌立功云云,都是边镇的口音,看他们的样子也还粗壮,任谁也发现不了破绽。

当先是一条长大汉子,一身白袍,看着就是条好汉。

吊桥两边都没人看守,只有城门口才有几个懒洋洋打不起精神来,这几个兵不是中央军,也不是整编明军,而是长安城防部队的民兵。

崇祯皇帝也不指望这些民兵能干什么,能够守一下后方的城门,维持一下汉人民工的秩序就可以了。

毕竟他们之前就是明军,也没有别的本事,崇祯皇帝还得给他们一碗饭吃啊。

不用说,这些都是老弱,要是不老不弱,早就跟着崇祯皇帝去前线杀敌或者运粮去了。

这些老兵弱兵精神是没有的,但是活还得干。看见饥民模样的就拦下来,让他们沿着城墙去东廓新城。

崇祯皇帝在那里设了个特大的粥厂,用来收容这群饥民,让他们先吃一顿,然后再分流去各处流民营。

如果来得是健勇之士,也不能放进城,而是打发他们去细柳军营投军,细柳军营外面设了演武场,是骡子是马,当场比试!

有什么本事,当什么兵。

要是没有本事,就只能去当壮丁或者运粮的民夫了。

看着那些老兵弱卒在城门口盘查,那白衣大汉稍稍放缓了一下脚步,等着身后跟上来的人凑得紧一些,然后才缓缓迎上前去。在门洞里面的明军士卒也看见他们了。

当先一个老兵看见这帮汉子都生得结实,就迎上前招手让他们站住:“你们是那个镇过来的?是要去细柳投军么?你这穿白袍真是高大,会骑马吗?马上功夫如何?要是马上功夫了得,当个骑兵没有问题,天子骑兵更是出名的军饷丰厚,天天都有牛肉罐头吃,而且升官发财的机会不少!怎么样?动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