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你有百万漕工,朕有百万大军
“孙先生,你的意思就是放弃大运河,全力经营两淮,将两淮的土地控制在手里,想办法养活老百姓?然后把南方的粮食通过海运弄到北方来?”
崇祯皇帝看着李靖提交的方案,还是非常满意的。
现在崇祯皇帝已经不怕满清和不吃猪肉了,满清的核心人口被他干死了一大半,不吃猪肉也被明军各种花式吊打,看样子很快就要被杀光了。
外患暂时得到了控制之后,长达七年的“崇祯大旱”还是一个巨大的内忧!
从崇祯十年旱到崇祯十七年,而且灾情遍及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在干旱最严重的河南和陕西部分地区,许多土地都旱成沙漠了,纵览史书,恐怕都很难能与之相比的天灾了。
直接丢核弹,可能都达不到这种效果!
现在的崇祯皇帝虽然有兵有将有地盘,而且天气控制仪也在加快建造,最多两三年就能完成。
中原地区所缺的可不是几百万石,而是上万万石啊!
如果天气控制仪的效果不理想,那么他必须要有能够充当后手的办法。
两手准备,都做上的好!
所以两淮的粮食必须增产,陕西、北京的人口也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一进一出之间,就是每年上亿石的粮食啊!
养活三四千万的汉人都不是问题!
崇祯皇帝恨不得把北京城里那帮不能打的都发送去湖广开荒种地,饭都要没得吃了,还搞什么工商业?
“是的陛下,如果您觉着漕运米粮不够,咱们可以开海运啊!”孙传庭一直在推海运替漕,现在瞅着机会,赶紧推销海运,“走海运北上,成本低,运量大,途中的损耗也小。北京的百万人口,一年最多消耗400万石,交由海运,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啊!以我大明现在的运输能力。别说400万石,就是一年4000万石都不成问题!”
“陛下,臣附议,”工部尚书徐光启也支持以海替漕,“我们的运输能力不成问题,缺的是粮食,如果真有祖宗托梦所说的大旱灾,那么两淮的粮食就是汉人的救命粮!”
“对,对,就是老祖宗朱元璋给朕托梦了。”崇祯皇帝连连点头:“那么以后漕运也不需要再开了,南方的粮食一律海运北上,不仅要从上海、淮安起运,还要从广东往北京运粮!
而且为了发展海运,朕可以让造船厂出售大量的民用船只给老百姓,而且从现在开始解除海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四大洋都是我大明的,我大明的老百姓以后想去哪里抓鱼都可以,为了准备囤积粮食度过灾年,老百姓想怎么抓鱼就怎么抓鱼,有司不得阻拦,如有违反,直接流放琼州府!”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在场的官员们都吃了一惊。
这步子也太大了吧?直接解除了海禁,废漕运,开海运,全面搞以海替漕,连个缓冲都没有!
“陛下不可啊!”几个奸臣连声提醒道:“漕运干系重大,沿漕各州县靠漕吃漕之人何止百万?就连朝廷的运粮军也有十二万之多,如果漕运废弛,这百万生民当如何活命?”
崇祯皇帝扭头杀气腾腾的看着他们:“什么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他们有百万漕工,朕还有百万大军呢!
等到淮河水患缓解,虽然沿漕生民和运粮军会受点损失,但是朕会给他们授田,相比收益,还是得足以偿失。
现在朕意已决,卿等不必再议!
哪怕是百万漕工一起造反,朕也有百万大军,足够杀光所有的反贼了!
让洪承畴调集税警总团南下镇压,如果镇压失败,朕就亲自带兵前去镇压!
谁敢鼓动造反,就灭谁的九族!
把这些鼓动造反的地方利益集团都杀了,就没有人造反了!”
一众奸臣顿时就怂了,他们是真的觉得,崇祯皇帝做的出来这件事!
别的不说,明军到现在为止已经杀了超过四百万不吃猪肉了(这几天又杀了一些),崇祯皇帝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至于汉人高层,崇祯皇帝也是给杀的七七八八,一点都不
手软。
而且现在,他是真有把南方的士绅阶级全面杀光的武力。
既然如此,一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奸臣,就只能纷纷道:“陛下圣明!”
没办法,兵强马壮者圣明嘛。
满清都能“无一昏君”了,崇祯皇帝还能不是“天下第一圣君”?
......
随着时间来到春天,修养了一整个冬天的明军重新活跃起来,开始疯狂的追杀不吃猪肉的邪教教徒。
绿洲,是贴近沙漠区域最大的水源,在整个干旱的西北也是名列前茅的。
两条河流在这里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
如果绿洲周围肥沃的土地如果完全开发,可以养活十万人。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财富的地方就有流血争夺,毕竟邪教教徒里面也是有异端的,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嘛。
最终的结果,就是绿洲周围的土地只有小片成功开发。
至于粮食,依然要靠往来商队从汉人那里千里迢迢的运过来。
和其他邪教教徒的区域一样,绿洲也是诸般势力混杂,共同统治着这片土地。不过这里的势力更替十分的快,从来没有形成稳定的架构过。每次势力更迭,都自然伴随着鲜血。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夜晚,大片雾气从湖中升起,再弥漫到绿洲周围,逐渐扩散。绿洲旁的城市、聚居点和营地都笼罩在浓雾里,植被茂盛的地段更加严重,有的地方可视距离甚至不超过十米。
浓雾,夜晚,是杀人放火的好天气。所以绿洲也就经常发生杀人放火。
当浓雾升腾到最大范围时,一名高大的黑甲骑兵缓缓从雾中踏出,庞大的体形、胯下的魔驹,以及手中巨大的陌刀,看起来宛如魔神!
一名又一名黑甲骑兵从浓雾中踏出,列成一排横阵。每名骑兵都沉默着,各式沉重兵器指着地面,除了偶尔甲叶碰撞发出的铿锵声外,再没有其它声息。
两名军官从骑兵阵列中穿出,站到骑阵的前方。
看着远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建筑群,明军指挥官的呼吸明显开始变得急促,脸上也渐渐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谢天谢地,终于找到这些邪教教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