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国立教育
实际上,清朝的老百姓识字率低得令人发指。
很多一直以为这是封建时代的常态。
后来看的文献多了,就会知道,这特么是清朝的特色。
古代社会,老百姓虽然没有条件都去接受长期教育,但也会接受蒙学教育。
所谓的蒙学教育,就是基本的识字和常识教育。
自从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后,中国人的教育意识就越来越强了。
到了汉代,中国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无论官办教育,还是私立教育,都欣欣向荣了。
汉代,建立了中央-郡-县的多层次官办教育。
汉朝的公立学校,学生的读书名额虽然不多,一个县往往只有几百个名额,但是免费的。
而且汉朝的公立学校,教学形式非常的自由,甚至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都会根据学生的生产,生活来调整——因为平民需要帮家里干活。
而汉朝的私立教育就更普遍了,一个学校几百上千人,很常见,上万人的也有。
就算是家里很穷,即没办法把孩子培养到公立学校,又没办法送去私立学校的,也会接受一定的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是汉代政府大力推广的基础教育。
具体方法是由政府推出官方蒙学教材,由乡政府组织吏员对儿童进行不定期、非长期的蒙学教育。
这些蒙学教材,一是让儿童掌握一些基础的汉字;二是让儿童掌握一些基础的地理、生物、医学等科学常识。
所以汉代的文物,经常会有工匠的刻字,用来作为质量溯源凭证。甚至有的文物还会发现工匠们写的打油诗和蒙学教材里的句子。
综上,汉朝虽然不能保障所有人都识字,也不能保障识字的人都能掌握很多的汉字,但政府仍旧是努力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老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就是国家的第一战斗力啊。
所以在大明时期,全国识字率在汉唐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10%-15%,发展到现在的超过30%,全国两亿五千万人口(算上朝鲜人),汉人的识字人口超过了七千万人,粗通文墨者(会写自己名字的)有一亿人出头,其中超过八千多万是男性,只有不到两千万人是女性,这也是封建时代的特色了。
由于采用了高薪招聘的志愿兵制度,故而崇祯皇帝手下的明军素质强的可怕,平均识字率超过了80%,他的中央军更是能实现全部都识字,可以顺畅的书写信件并充当教官。
别的不说,就这种识字率带来的优势,可比校长强多了。
毕竟满清统治下,大搞愚民统治,汉人识字率不到1%,全国粗通文墨者不超过三百万人,比明代暴跌了超过二十倍。
后来这些反贼的子孙占据了宣传口岸,大肆宣传和丑化古代汉人,让古代汉人几乎人人不识字,以掩盖他们自己剃发易服,文字狱,消灭汉人私塾和受教育权的罪证!
搞笑的是,因为清朝在最后,很多人想当然以为社会在发展进步,觉得清朝各方面在古代都是最棒的
要知道,哪怕是秦始皇时期,汉人都有10%的识字率,军队识字率更高。
著名的黑夫家书,就是一个底层士兵写给自己家庭的信件。
但是在满清的文字狱统治下,汉人的文明被毁灭了。
但现在满清还没来得及入关,崇祯皇帝又比较喜欢普及知识,所有的士兵都能得到完整的教育权,可以学习上古先贤,主要是卫青,霍去病,岳飞等汉人英雄的事迹,才让他手下的老兵几乎人人都识字,就是新兵也基本上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在明军士兵当中,最受欢迎的教材居然是《三国演义》,不少士兵为了看懂《三国演义》,学习的劲头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士兵马上就看懂了反贼的信件,然而开始往上上报。
作为前线的士兵,他们只需要把弄到的情报上交就可以了。
也许这是真的,也许这就是周瑜糊弄蒋干的把戏,就看崇祯皇帝怎么判断了!
......
大明,长安城。
“陛下,我们的士兵截获了白严虎向叶尔羌汗国求援的急报,请您过目。”
孙传庭拿着紧急送回来的信件道:“我们的士兵误打误撞的遇到了白严虎的使团,截获了这些信件和使者,使者已经抓回来了,正在审讯,可能要点时间才能出结果。”
“叶尔羌汗国?就是那些占据了西域的蛮夷?”崇祯皇帝冷笑一声,
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了起来。
“好好好,在出卖我们汉人的利益换取叶尔羌汗国出兵帮助这件事上,白严虎还真是舍得啊。
也对,他压根就不是我们汉人,出卖我们汉人会有心理负担才是见鬼了!
不是汉人,还怎么当汉奸?
就像满人也当不了汉奸,不是吗?
孙先生,你觉得这些蛮夷会出兵吗?”
孙传庭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道:“陛下,我认为,很有可能!”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那好吧,你详细说说。”
孙传庭指着地图道:“陛下,我们和叶尔羌汗国的冲突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调和的,必定会爆发战争的!
您看,这里,可都是我大明的故土啊。按照您的理论,这里都是汉人的祖宗之地,是必须要收复的地方。
而西域,那就更是我们汉人的故土,从西域都护府开始,这里就是我们的土地了。
只是历代先帝不重视这里,才导致国土沦丧。
可以说,只要我们大明还想收回汉人的故土,那就必须和叶尔羌汗国开战。
这些该死的蛮夷,他们把国家建在了我们汉人的土地上,这怎么可以呢?
而且这该死的叶尔羌汗国,和白严虎这些反贼信奉的可是同一个邪教!
按照他们这种邪教的说法,他们才是兄弟姐妹,我们才是要被消灭的外人!
可以说,只要这种邪教存在一天,我们之间的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
而这个邪教打败和消灭我们汉人能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从经济和思想的角度讲,他们都有干死我们的动机。
在它们看来,不供养它们就等于压迫它们,而如果去供养它们,它们则会认为欠它们更多。所以,宁可被它们仇恨,也绝不能给它们输血,否则就是在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