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二百六十章 藩王爱南京

辽镇能做到养好兵马这件事,一方面是在和满清对抗的前线,另外一方面是崇祯皇帝把王在晋这个究极诸夏主义者派了过去。

现在崇祯皇帝去哪里找一个和王在晋一样不爱钱,不爱名,特别有能力,还专门就和蛮夷过不去的大臣?

就甘、固、临三镇的军事废物,他们只会坏事!

所以崇祯皇帝就准备把他们统统带走,没了这几十万的废物,就能省下不少粮食给农民吃。

如果有可能,再把陕西的秦、肃、庆三系诸王以及下面的中尉、将军也都迁走,一年剩下的粮食,还是可以多养活几十万汉人的。

再说了,崇祯皇帝还帮着汉人收复了一大堆故土,可以去种地,还能缓解一大波。

更何况,崇祯皇帝还能干死上千万不吃猪肉的反贼,可以把这些反贼的粮食都喂给汉人吃,又是可以养活上千万汉人的粮食。

如此下来,陕西和甘肃等地的汉人,基本上就能活到崇祯五年。

到了崇祯五年,有了天气控制仪,就不缺粮食了。

所以崇祯皇帝非常强硬的道:“就这么定了,要么跟着朕走,要么跟着先帝走,就把这句话传下去!”

......

“你们看,朕的兵马如何?”

站在长安瓮城的城楼之上,很有一点得意的崇祯皇帝正笑吟吟的在向两位刚刚赶到长安的王爷发问。

这俩王爷就是肃王朱识鋐和庆王朱帅锌。其中朱识鋐年纪比较轻,才二十多岁,长得高大儒雅,还真有一点王者之锋。而朱帅锌则是上了年纪的大叔,虽然名字当中带个帅字,但是长得却一点都不帅,相貌平平,是那种扔在人群当中就很难再找出来的人。而且他的目光总是有些闪烁,给人一种胆怯怕死的感觉。

“万岁爷,”朱帅锌开口了,“您的宝剑实在太利了,臣佩服万分。臣年老体弱,家里有没什么人,实在镇不住封地。臣愿意内迁,去哪里都行。”

崇祯皇帝一听,就得意的笑了起来,这是给本皇帝的雄兵给吓着了?

其实朱帅锌并不是因为害怕崇祯皇帝才想要离开宁夏的,而是因为害怕宁夏饿兵而想要跑路的。发生在万历20年的哱拜之乱对他的打击太大,以至于成了笼罩他一生的阴霾。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乱之中,庆王府被乱军攻破。当时还是少年的朱帅锌被生母藏在地窖当中才躲过一劫,而朱帅锌的母亲则自杀身亡。经过这次变乱,朱帅锌这个王爷就对宁夏这块地盘产生了恐惧。他觉得自己虽然贵为亲王,却犹如置身死牢,随时会因为又一场哱拜之乱而丧了性命。

而且随着这几年西北气候越来越干旱,宁夏边军的生活越来越穷苦,庆王朱帅锌觉得自己再遭遇一场哱拜之乱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如果他还是个“权崇制命,势匹抚军”的真塞王,倒还能想点办法安抚宁夏边军。再不济,也能喂饱了自己的几个护卫,依靠他们去镇压企图造反的边军。

当年太祖高皇帝封朱帅锌的祖宗庆靖王朱?的时候,可是给了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两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这可是一万七八千户的精锐军户啊!如果经营好了,两万精兵都能拉出来。

如果能有老祖宗庆靖王时候的水准,就庆王府的护卫拿出来,也能去复辽平辽了!

可是现在朱帅锌有什么?被一帮饿的眼睛都红了的宁夏兵困在王府里面,天天提心吊胆,说句不怕人笑话的话,他在长安府的这些天,真的是他有生以来最安心的日子。

因为长安府这里有崇祯皇帝的中央军,各种反贼躲都来不及,再安全不过了。

所以当他听说崇祯皇帝想要把藩王挪走的时候,他的眼睛都红了。

他要走,这该死的地方,他是一刻都不想待着了。

毕竟他的王府没有实力,就只能靠那点神圣威严震慑人心。可是一个被乱军屠过一次的王府,还能有什么神圣威严?

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威严可以吓唬人的庆王也真是机灵,今天主动出手,希望能够去南京享福!

“好!”崇祯皇帝觉得宁夏也挺好,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嘛!所以就想答应了。

肃王朱识鋐很清楚,他家虽然没有被乱军屠过,但是甘肃边军兵变成风,早在嘉靖年间就闹出过兵变杀巡抚的事情,巡抚杀得,藩王就杀不得?

而且这几年随着甘肃边军缺粮少饷,生活困苦,小规模的兵变军乱时有发生,虽然没有闹大,但谁知道下一次兵变会闹成什么样?

早就想离开兰州的朱识鋐也不等崇祯皇帝把话说完,立即就抢着进言道:“万岁爷,宁夏地处偏僻,两边都是大漠戈壁,要从宁夏出兵西征北伐,就得走沙漠,很不方便。所以臣也想一起去南京城享福。”

他倒是想得开,连藩封之地都不要,去南京当个逍遥王爷就行了。

崇祯皇帝看着这个肃王,直接就答应了:“行啊,那么你们就去,都去,朕再多给你们赏赐一点金银财宝,就在南京好好的当个快活王爷也挺好。”

“陛下,”庆王朱帅锌也跟着加码道,“臣也要去南京享福,臣还要请在庆府一系实行‘定子女’之法。”

他那一系在哱拜之乱死了好多人,活下来的也都心有余悸,如果能让他们去南京生活,情愿不当这个随时送命的天家贵胄了。

“臣也请定子女!”肃王朱识鋐也不相让,也拿出了“定子女”的条件。

所谓“定子女”就是自郡王以下,只封嫡长,而不封庶幼。那些中尉、将军家的庶幼就当平民百姓了,当然也没什么限制了。

这样郡王以下的宗室贵胄最多就只能“一传一”,实际上会有许多中尉、将军家因为没有儿子而断绝。所以宗室的规模就会在未来出现缩减,禄米的开支也就不会恶心膨胀下去了。

崇祯皇帝笑了起来,看了看两个王爷,然后又对跟在身边的三个巡抚、五个总兵道:“你们觉得怎么样?朕觉得应该让宗室都去南京城享福!”

“谢陛下......”

“臣谢万岁爷成全!”

两个藩王都是喜出望外,多年的夙愿终于成真,以后可以过安心舒适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