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崛起时光抽奖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帝国军校

大明,大明帝国军校。

崇祯皇帝开办的这所军校,已经变得越来越正规了。

当前明军的战术有三大特点:一是进攻靠精兵,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整编明军,训练量和装备都是极佳的,在全世界都碰不到多少对手。

二是防御靠工事,主要是挖护城河和挖土堆壕,反正汉人的人力无穷无尽,只需要花点银子,崇祯皇帝想修什么工事就能修什么工事。

三是火力输出靠火药,依仗自己人口多,火炮多,崇祯皇帝根本不怕对拼人力,拼火炮,更何况明军一直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么一套战术,主要原因是明军本就是由几十万精锐战兵加上大量汉人动员兵和独步天下的火力构成的。

虽然汉人的精锐战兵选拔和训练都是格外严苛,导致他们的比例一直不算多。

但是叠加汉人的人口优势,汉人的精锐战兵总数就不少了。

更何况这些精锐因为训练量大,还能熟练掌握各种火药武器,战场经验也非常丰富,在大明特色军功爵的刺激下又极其勇猛主动。

而且还有崇祯皇帝会经常亲自带着他们上战场上猛打猛冲,所以士气也极高。

其实作为开国君主,这种冒险的战法非常常见。

从刘邦开始,再到大魔导师刘秀,哪怕是被称呼为刘跑跑的刘备,也是天天上战场的。

更别说李世民,朱元璋,朱棣之类的马上天子了。

而崇祯皇帝,有那么多汉人精锐护着,冲锋陷阵根本没多少风险,这才是他这么勇猛的根本原因。

李靖在战争结束后进行的战场总结时,给崇祯皇帝的报告就是,明军的战斗力过强,特别是在可以使用火枪的时候。

以前之所以打不好,纯粹是装备,战法落后,腐败过多导致的士气低下,不懂军事的文官瞎微操,导致进攻的时候有气无力,防御的时候被动龟缩,各单位之间还经常脱战,战场总指挥调度起部队来更是非常吃力。

很多情况下,没有军饷的明军部队走着走着就乱了。

在萨尔浒战场上,满清就是利用明军调度时候的混乱打出来漂亮的反击战!

敌在紫禁城,这话还真不是瞎扯。

而现在消除了一大堆debuff的明军,真正做到了横扫亚洲,做回自己。

皇帝其实不大会打仗不要紧,但是架不住明军部队的组织,训练,指挥等方面都比满清强的太多,真是优势在大明了。

只要不微操,当真是怎么大都能赢。

更何况因为一直打胜仗,部队的士气高昂,再加上后勤充足,火力更是有压倒性的优势。

用后世游戏界的术语来说,明军就是纯粹的氪金的土豪玩家!

由于装备和士兵的素质过于强悍,以至于经常和满清打出一比十以上的战损比。

碰到其他的弱渣,比方说蒙古或者不吃猪肉的反贼,战损比普遍在一比五十以上。

如果考虑明军强大的医疗能力,和崇祯皇帝全国搜刮大蒜榨取大蒜素的特效药,大量轻伤兵可以治愈后归队,这个战损比还能更夸张一些。

但是这种优势,完全是建立在明军的装备和士兵素质上面(1.5%的志愿兵肯定比100%的渣渣兵要强),随着战线的不断扩张,明军的优势正在变得越来越弱!

因为战争规模扩大后,战场上的军队也多了起来,崇祯皇帝再也不能依靠少量精锐的猛打猛冲就奠定胜局了。

纯粹用志愿兵精锐的话,完全填不满战线。

所以崇祯皇帝就必须要尽快地帮助自己的老兄弟们从优秀的战士成长为合格的军官!

也就是军队正规化,标准化。

所以崇祯皇帝亲自来当校长,选拔了一批可用的老师,来开办军校。

有了李靖编写的一大堆教材之后,明军的训练和组织就按照这个标准来。

这套东西虽然谈不上多完善,但已经是目前能够搞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所以崇祯皇帝就把教材下发给部队,还召集许多军官去“补课”,用来

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工作,崇祯皇帝还为他们在新北京城城内盖了房子,还把他们的家里人从全国各地接过来,没有成家的还给想办法给他们做媒,当真是好校长了!

起码光头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

进过这么一番学习后的军官,素质比之前有了极大的进步,而且因为在新北京城都有房子和妻儿老小,对崇祯皇帝的忠诚度也比光头的手下强多了。

他们比起名将来说肯定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也别指望他们会犯蠢给对手留下明显的空挡了。

从军校进修完之后,水平大涨的军官们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好好的借鞑子的人头领个军功。

如今,朝鲜那边也加入了反对满清的战争,而且还要和大明合并,变成大明的省份,那么大明的出兵就是必然的。

他们这群校长的好学生,当然得跟着建功立业了!

目前大明的武将一共有九级,对应文官的正一品到正九品,还有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等三个“兵衔”,都是授予士兵的。

理论上,是可以依靠无限杀敌立功晋升,但如果不是特别特别能杀人的话,最好还是杀敌立功后进入军校进修,然后按部就班往上爬。

故而虽然承受了海运的颠簸,但是刚刚完成仁川登陆的明军军官们,个个都精神抖擞,挺胸凸肚,笔直站立。

这种在军功爵刺激下的精神面貌,当真是恢复了汉唐雄风。

杨镐看着这么精锐的明军,顿时都有些愣神。

几十年前,他也带着明军入朝作战。

只是当年的明军,别说装备的差距了,就是精神气完全比不上现在的明军啊。

如今的明军,完全是闻战则喜,闻和而哀,简直是秦汉时期古典军队的士气了!

看着这么多想去痛打满清的明军,杨镐点了点头:“弟兄们,朝鲜一国已经归我大明。但是野猪皮却贼心不死,豪格已经率领八旗兵入朝!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杀鞑子,保大明!”

底下的明军一片欢腾,人人都摩拳擦掌,就等着建功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