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农民军
几轮激烈的战斗后,原本安静祥和的大地,此刻早已是面目全非。
明军小型火炮留下弹坑,邪教教徒的尸体,鲜血,还有被炸弹翻出的泥土,让整个战场凌乱不堪。
更让人感到压抑的,还是那山脚下的尸体。因为高地斜度的原因,许多尸体都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到山脚,然后以千奇百怪的姿势随意叠加在一块,绝大多数都是邪教教徒的,也有少部分明军战士的,那尸体之多说是堆积如山一点也不为过。
哪怕是打过仗的明军老兵,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尸体。
没办法,明军毁了桥,反贼基本上都不会冬泳(少量会冬泳的已经逃走了),剩下的邪教教徒可不就是要来想办法拼命?
好在明军的火枪优势和地形优势极大,要不然这种兵力差距早就顶不住了。
穿插过来的明军战士,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几乎就没有什么重型装备,就连小型火炮的数量都是少的可怜,所以打阵地战,就只能依靠炸药包,手榴弹和火枪来作战。
好在对面的邪教教徒也没有什么火力,他们的文明太落后,根本造不出像样的高级装备。
眼见又一轮邪教教徒的进攻被明军打退,明军指挥官笑道:“现在好了,敌人也没有火炮,凭那些邪教教徒的战斗力我们还对付得了。这不,他们几次冲锋都被打了下去。只要天一黑,他们就要自求多福喽!”
这话倒是真的,在所有的战斗当中,邪教教徒们最怕的就是与明军打夜战。
因为只要天色一黑,他们人数上的优势就完全体现不出来,相反明军战士想要与他们近身搏杀就容易得多。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纯粹是明军能吃到橘子罐头,有充足的营养保障,而且还经受过夜战训练,自然比天一黑就看不清路的邪教教徒要强的多。
在大西北的战场上不是流传着一句话么:黑夜是属于明军的。
现在,在孙传庭带着的明军大部队随时都会赶到的情况下,天黑几乎就标志着这场战斗的胜利。因为到了那时,明军就可以用一整晚的时间静静地等待着援军的到来了。
甚至还可以发起反击,将一众邪教教徒折磨的睡不着觉。
很简单,他们防备了明军,就别想睡觉。不防备明军,那夜袭可就要成功了!
“不对啊团长!”闻言一个明军军官不由一愣:“我们在等天黑,那邪教教徒们等的是啥呢?”
很快,他们就知道邪教教徒在等什么了。
无数从前线败退下来的邪教教徒,直接疯狂的对明军的防线发起了猛攻。
......
“连长,我没子弹了!”
“手榴弹。”
“手榴弹也没了!”
“上陌刀!”
明军的弹药并不少,每个火枪兵标准携带三个弹药筒,总计九十发子弹。
然而这些明军一路杀穿邪教教徒的防线,然后赶来这里阻击,又消耗了大量子弹,到了现在已到了弹尽粮绝的时侯。
但是邪教教徒还是不断地往高地涌来,依仗着自己的数量优势,源源不断的对明军发起猛攻。
“弟兄们,为了汉人,为了我们的妻儿老小,杀!”一名战士抱着一个炸药包,突地跃出了战壕冲向了敌人。
随着一声巨响,二十多名邪教教徒被炸上了天,炸药包爆炸的气浪把整个邪教教徒队伍都震得趴倒在地上。
“弟兄们。”明军军官一扬手中的陌刀,大声吼道:“杀啊!”
“杀!”
明军战士挺着雪亮的陌刀朝邪教教徒扑去,他们的眼睛里迸射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他们的吼声尽显一往无回的气慨,他们的陌刀无情地斩碎了敌人的胸膛。
邪教教徒被这一幕吓傻了,他们个个都身不由已地往后退去,这时出现了让人无法相信的一幕,人数处于绝对少数明军仅凭着陌刀就追着成倍的邪教教徒跑,在那些邪教教徒的后面,还有无数的兵力押阵。
一开始,邪教教徒们以为这只是一支负隅顽抗的弱兵,但是当明军发起反冲锋的时侯,他们才知道他们错了。
真正让这些邪教教徒感到恐惧的,不是明军手里的步枪,而是他们口中发出的吼声、是他们眼神中闪烁着的勇气。
“疯了,他们都疯了。”
邪教教徒们不可思议地望着那些与他们搏杀在一起的明军战士,这样的听说过不止一次,甚至多得都可以用麻木来形容,但是当自己真真切切地站在这里,真实地看着明军一路疯狂追杀的时候,内心的震憾却是难以形容的。
他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但邪教教徒们分明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对这个世界的留恋和不舍。
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吗?但为什么又会这样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为了信仰而战了!
崇祯皇帝对于汉人降兵,主要是农民军的降兵是非常温和的,只要不是罪大恶极,都能活命。
没办法,这些人是实在没吃的了才去造反,这种穷苦士兵俘虏,把他杀了,又有什么用?
要是不杀,确实会造成一些漏网之鱼,有些人转头又去造反,还是一样的死硬。
但是绝大部分人享受优待俘虏后,哪怕继续被农民军裹挟,他在打仗的时候也会抱着摸鱼的心态,只要军官看不见,他就躲起来,看见明军冲来了,直接投降。到时候不仅能保性命,还能吃几顿好饭。
假如,如果没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不少被裹挟的人,会上下一致,死扛到底。
要是有了优待俘虏的政策,曾经被优待的汉人会觉得,不如打死农民军的军官投降,自己不仅可以保命,还能得到几块银元的路费。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崇祯皇帝四处铺桥修路,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让很多准备当农民军,甚至已经当了农民军的汉人放下了武器,加入了去干活的队伍。
很简单,加入农民军造反不仅吃不好,还很容易被打死,如果不是实在吃不上饭,谁肯去造反?
同样都是卖力,换不如给出价更好的崇祯皇帝干活。
在崇祯皇帝将工资从二十个钢镚,提高到了三十个钢镚之后,西北的农民军就几乎全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