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险死还生
太子回过神来,瞧见是她,俊朗的面上溢出温柔的笑,“你外祖母可好?”
“很好,几个舅母也好,还商量着年后咱们一起去庄子上猎兔子呢。”慕岁宁比了个手势,“那庄子上的兔子有这么大!”
太子听她活泼的语气,笑起来,“好,年后我们一起去看看。”
慕岁宁顿了顿,往常这个时候,父王一定会说也去祭奠母妃,但他这次却只字未提。
她作为女儿,并不好问,待同太子一道用了晚膳,问了边境的事,得知东宫也没有具体消息时,才从太子院子出来。
高伯一路送她道门口,慕岁宁询问了几次他都闭口不言,慕岁宁只得作罢,先回了公主府。
“去请三夫人来。”
慕岁宁解下斗篷,站在炭火边暖着手,吩咐,“不要惊动其他人,只叫三婶一人来即可。”
小丫环应下,飞快去了。
巧雀替她端了热热的茶水来,见她神思不属,乖巧的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吵她,直到三夫人进门。
巧雀关上门,示意门外的丫环们都站远些,才替三夫人也端了茶来。
“三婶,我不在这两日,我父王去了哪儿,见了什么人吗?”
慕岁宁轻声。
她不该盯着父王行踪的,但金陵发生这么多事,她为了稳妥,便是祁云宴她都安排人跟着了,但也知道,根本盯不住就是了。
三夫人有些诧异她会问这个,但还是道,“太子殿下我们的人跟的不紧,且太子殿下不常出府,只今日上午进宫了一趟,下午便出来了,并无甚特殊。”
“那他一路上都遇见了什么人?”
“要说遇见了什么人……”
三夫人凝神想了想,道,“好似也就离宫时,与荣福长公主的马车打了个照面。至于他在宫内,或是东宫见了什么人,我便不清楚了。”
慕岁宁觉得或许是自己多心了,父王虽然贤仁宽和,却并不是个毫无城府之人,想来不会有什么事。
下半夜,祁云宴回来了。
慕岁宁没睡沉,干脆坐起身,等着他洗漱更衣过来,才问他边境的事。
“的确出事了。”
祁云宴将她抱在怀中。
慕岁宁还未问下去,就感觉贴近他怀中的一瞬间,他声音陡然干哑了起来。
她立马清醒了些想后退,惹得他低笑不止,“放心,今夜不闹你。我只能躺一会儿,一会儿便要出去了。”
他说起边境的事,“谢问死后,本是立了大功的祁天逸暂时跟随主将出征,但他不知为何突然从马上坠落,士气受损,一同出战的武将身受重伤。”
慕岁宁一听便道,“肯定跟莫穗穗有关系,可查到莫穗穗还在营中吗?”
“查了,已经不在。”
朝廷送莫穗穗去当棋子,当然会盯着,但到底是边境,鞭长莫及,莫穗穗又诡异的很,即便慕岁宁确定她身上那枚坠子被她打碎了。
祁云宴还有一点没说,便是受伤的不仅是大晋的武将,还有秦王。
秦王的营地突然被偷袭,秦王也不知为何半夜独自骑马出去,等陈萦发觉不对带人追出去时,找到的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秦王了,若是他再晚一些,秦王的头颅可能都被苏曼提在了手里。
才说完,外面便传来了秦一的声音,“王爷,该走了。”
祁云宴要去城外见他驻扎的亲卫军队,此事不便宣扬,他与慕岁宁说了一声,怕她夜里思绪太多睡不着,点了她的睡穴,便起身离开了。
来到城外,亲卫首领已经在等候。
“皇上此番会让王爷去边境征战么?”
“不会。”
祁云宴淡声,但慕正则可以准备准备年底上战场了。
他吩咐,“你们沿途做好接应准备,那幕后之人或许会在路上出手。另外,再派一队人马去百越。”
“百越?”那样一个穷酸地方,有什么好盯的?
祁云宴想到慕正则出宫时,说的有关于上次东宫办宴,雍王脸上带伤单独来见岁岁的事,冷声,“盯住雍王府。”
亲卫首领从不过问祁云宴为何这样做决定,“属下遵命!”
……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所幸只下了几日就停住了。
各家各户也都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不论今年收成如何,要过年了,大人小孩都是喜洋洋的。
公主府更忙,年轻慕岁宁和祁云宴要大婚,府内外要细心打理,每一个流程都要演练几遍,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但府里上下都不觉得麻烦,反而高兴的很。
而这样高兴
的人里,显然不包括如今的汪家人。
这日一早,慕岁宁的制衣绸缎庄开张,鸳娘母女早就过去了,她作为东家,自然也要去看看。
大街上,没人知晓边境的节节败退,慕岁宁撑着下巴从车窗看去,金陵城的百姓们都裹着厚厚的棉衣,戴着裹住耳朵的帽子,搓着手喜气洋洋的与人说着话。
马车将要到制衣店时,一片喧嚷传来。
“你们这些畜生!你们敢,你们就不怕皇上砍你们的头!”
“啊,救命,救命啊!”
哭嚎声传来。
慕岁宁掀开帘子,就看到了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汪德,和正被几个地痞笑嘻嘻撕扯衣裳的汪家女眷。
汪阁老离开后,整个汪家势力迅速倒台。
但汪德这一支还不想走,觉得基业在金陵,他们只要留下疏通疏通关系,总能东山再起,却不想吃尽了闭门羹。
慕岁宁轻轻蹙眉,“洛白。”
话音刚落,洛白已经出手,几脚将那几个地痞踢翻了出去。
“你们——!”
地痞们刚要出声,就见后头来的马车,当即赔着笑脸打算走,便见一只素手掀开车帘,清凌凌的声音道,“没有官府管大街上无故欺人之事么?”
汪德一下听出慕岁宁的声音,又是惊又是怕,怕她是来找自己的麻烦的。
但慕岁宁压根懒得看他,她并非仁慈要救他一家,汪德汲汲营营,其父也没少做贪赃枉法之事,这群汪家小辈也是在父辈贪污的民脂民膏上长大的,不值得同情。
但她们不值得同情,这群地痞无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金陵的地界儿,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
没多久,京兆府的人就诚惶诚恐的过来了。
“负责金陵治安是你们的责任吧?”
“是是,小人知错……”
“说一句‘知错’容易,可这失察之罪却不能轻饶,回去叫负责这一片的人自领而是杖吧。”
至于这几个地痞,呵呵,平日里偷鸡摸狗,敲诈勒索,
欺凌老实人,抓回去关个三五天,叫上几句爷,自然就给放出来了。
可这次因为他们,爷们挨了打,他们还能全须全尾的出来?
做梦呢!
那几个地痞当即就腿软跪了地。